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MIPI
D-PHY--主要用于处理器与相机和显示器间的资料传输,
M-PHY---主要用于更广泛的周边应用,有助开发人员克服行动装置内部各种介面设计挑战。
在以往电脑上广泛应用的低电压差动讯号传输(LVDS)介面,采用差动讯号传输,最高资料传输率可达655Mbit/s,在现今资料大量传输时已不敷使用,且要在手持式装置的小空间内纳入LVDS排线也是件难事。幸好,MIPI D-PHY提供问题的解决契机,无论镜头模组或显示介面传输,都可藉由CSI与DSI达到高速资料传特色,并藉由切换低功耗与高传输速率模式,达到更低功耗的效果。
MIPI D-PHY架构剖析
MIPI D-PHY架构主要是一对时脉通道(Clock Lane),像是双倍资料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DR)的双缘(Dual Edge)做资料传输;传输讯号时至少一对数据通道(Data Lane),最多可支援四对数据通道,标准讯号包含低功耗信令(Low Power(LP) Signaling)与高速信令(High Speed(HS) Signaling),前者负责传送晶片至镜头或LCD的指令,后者主要负责资料高速传输,其在资料接收、发射期间可支援单向或是半双工模式;
电气特性上,低功耗摆幅(Low Power Swing)位准约为1.2伏特(V)的单端讯号,而高速摆幅(High Speed Swing)位准约为200毫伏特(mV)的差动讯号,如图2所示。
图2 LP Signaling与HS Signaling
MIPI D-PHY一般传输模式是接收端藉由发射端的数据通道位准,决定各个通道的工作状态,接收端侦测到LP-11、LP-01、LP-00的状态发生后,就会进到HS Mode做资料传输的动作,直到接收端侦测到LP-11才停止HS资料传输,如图3所示。
图3 高速资料传输
资料高速传输时,速度可由80Mbit/s到最高1.5Gbit/s,以提供不同需求的传输量,当然,实际上看到的标准MIPI D-PHY讯号就会像是示波器上的截图,如图4左,有着上述LP和HS的切换,而图4右却不同,该图讯号在1.2伏特的Level上下震荡,表示可以支援在LP模式下传输指令,称为Escape Mode。
图4 HS Data传输和LP Data传输示波器截图
数据通道进入Escape Mode前,接收端会侦测到LP-11、LP-10、LP-00、LP-01、LP-00,如图5,接着才开始以8位元的Entry指令来表示系统中相关的各个动作,在这个模式下运作的数据通道就不是以时脉通道的动作做为依据,而是将正、负数据通道做互斥或运算,做为此模式下的时脉,不再依赖原本的时脉通道传输数据。
图5 Escape Mode的Entry Command动作
[@B]M-PHY满足未来应用需求[@C] M-PHY满足未来应用需求
D-PHY架构足以应付目前大部分行动式智慧型产品需求。针对未来趋势,MIPI也顺势推出M-PHY,满足更多周边介面传输与内部讯号整合需求。MIPI M-PHY架构主要分为Type I和Type II二种模组(Module),区别方式是LS-Mode(Low Speed)时所使用的讯号架构,以Type I为例,讯号传输模式使用的是脉宽调变(PWM)讯号做为传输基础,如图6。
图6 PWM讯号示意图
讯号的逻辑1就是差动正电压(DIF-P)的维持时间大于差动负电压(DIF-N),简称为PWM-b1,相反的情况就称为PWM-b0,从讯号示意图中的逻辑1、0可观察到,PWM其实已内含时脉。若以资料量区别,一共八种传输速度,速率从0.01Mbit/s?576Mbit/s,以图7列举则一目了然。
图7 MIPI M-PHY Module在Type I和 Type II的传输示意图
而Type II Module以不归零(Non-Return-to-zero, NRZ)编码做为讯号传输方式,M-PHY将这样方式表示为SYS。以图8来看,当传输bit 1时就用正脉波表示,传bit 0时就以负脉波表示,并没有振幅大小为零的部分,如此的编码方式本身不具备时脉,也就意味着Type II须供给时脉做为同步与资料复原的用途。
图8 NRZ Encoding示意图
Type I、II二种模组都支援LS-Mode,只取决于讯号是使用PWM或SYS做为传输方式而已,通常M-PHY是以Gear分出速度的等级,以Type I而言,预设传输速度是落在3?9Mbit/s区间的PWM-G1,向上以两倍的传输速度增加,以此类推PWM-G2就会是6? 18Mbit/s,一直到PWM-G7是192?576Mbit/s,也有比预设值低的PWM-G0。
Type I、II模组也支援HS-Mode (High Speed)传输,而资料传输速度就大幅提升到Gbit/s等级,在此只分为二种类别--RATE A、RATE B,两者速度大约相差15%左右。Type I、II模组在RATE A的速度由低至高为1.248Gbit/s(HS-G1a)、2.496Gbit/s(HS-G2a)和4.992Gbit/s(HS-G3a),而RATE B就是1.4576Gbit/s(HS-G1b)、2.9152Gbit/s(HS-G2b)和5.8304Gbit/s(HS-G3b)的资料传输速度(图7)。
不过M-PHY如何进入HS-Mode?为简化说明,不赘述图9中参数细节,本文引用MIPI M-PHY规范中的Type II传送端状态图,Type I会有部分不尽相同;其中就几个状态做说明,STALL是在HS-Mode下的省电状态(Power Saving State),休眠(Sleep)状态是LS-Mode下的省电状态,也是最省电的状态;HIBERN8状态是藉由Configuration和Line的条件状态下,进到极低功耗(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或是一般省电状态,也就是SLEEP或是STALL。
图9 Type II状态图与Line State
由图9可以看到要进到HS-Mode就必须由HIBERN8和SLEEP状态,加上Protocol的改变与Line的变化才会进到HS-Mode,而在STALL下还要满足Line State的条件后再进到HS-BURST做高速资料传输,在Type I Module也是相同,都必须要满足上面提到的条件,才能进到HS-BURST传输,否则就只能在LS-Mode状态下,经由Line State的条件低速传输,而离开HS-BURST和LS-BURST传输的状态也是经由Line State条件改变回到上述省电模式。在这个例子当中,LS-Mode状态下即是使用SYS-BURST(NRZ Signaling)做为资料传输的方式(图8)。
值得一提的是,M-PHY讯号仍旧是四对数据通道,改以全双工传输,在接收端会根据不同终端阻抗值决定讯号电压大小,分为RT(Resistively Terminated)和NT(Not Terminated),传输时的电压值也分为LA(Large Amplitude)与SA(Small Amplitude),不再有D-PHY 1.2伏特Low Power部分,对于整体功耗的部份也可以有更好的表现,而HS资料与指令就必须以8b/10b编码方式表示。最后,将上述内容简单总结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