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与误区19

时间:2022-07-25 19:26:19

 偏要当文盲
在此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传教士们在学其他大部分语言时,对文字的掌握而并
太不费力,就算是放在实现交流之后学习,也没有引起大家多大注意。而在学
习中文 时,大家一年多的时间达到了流利的程度,大部分人根本不认识中文
字,因为他们根本不学认中文字,只学汉语拼音,一心就想着赶快成为汉语的
文盲!翻开他们手 中的圣经和摩门经,居然是用汉语拼音写成的。这一点实
在是太精彩了!这刚好反映出摩门教对外语实现过程理解的正确性,深刻性,
也正是他们语言掌握效率高的 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也正是最值得中国同
学深思的一个现象。因为中文的特殊性刚好能够说明这一点。大家发现无论是
长老们,还是咱们身边的会讲中文的外国 人,很多都是不认识汉字的。(有人
是因为学着觉得很困难,有人干脆懒得学。而学汉字的外国人在学习汉字速度
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正和他们个人的“学习能力 ”有直接关系。)这一简单现
象背后逻辑关系还真比较饶人,我们慢慢地解套。
前提:语言的本质是思维,更准确地说,是以声音为主的 思维,所以语言能
力,首先建立的是用这种语言的声音交流的能力;一般其他语言里文字的掌
握,是通过学习“字母如何代表声音”来实现的对文字的掌握,除了中 文以外,
都是声音的符号,本质上是不学习“认字”的;惟独中文是特例,几乎是世界上
唯一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跟声音没有太多关系;而中文的识别,是需要通过 努
力学习才能会的。非常不同于识别其他文字的原理,甚至使用了大脑不同的部
位。
结论:掌握任何语言,都应该先掌握其语音的交流,然后在学习文字;一般语言

的文字,是可以根据语音的规律自然掌握,不需要学认字。而学认英文字,对
中国同学来说,是实在太容易的事情。
车轱辘话半天,大家云里雾里,我们先看个报道吧:
2005人民日报报道: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
fMRI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揭示,使用表意象形文
字 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障碍区不在同一个地
方,中国人有独特的语言区。研究发现,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常用的是后脑的
威尔尼克语言 区;但使用中文的人,此区几乎用不到,常用的是前脑的布鲁卡
区。中文的语言区更接近于大脑运动功能区。由于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
密相连,要想学好中文 要多看、多写、多说,靠 “运动”来记忆,而学习英文则
应注重营造一个“语音环境”,注重多做听说的练习,因为英文的那一个语言功
能区更靠近听力区。现在很多人学了多年英文却是“ 哑巴英语”,因为用学习
中文的方法来学习英文是行不通的。该研究成果已在世界科技类最具权威的
刊物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公布。
这一报道已经 点明了中国同学不太了解英语的本质是“语音”这一情况(我们
前一阶段主要在分析到底什么样的语音环境最有效和最佳),但可惜,因为我
们说过上面的逻辑比较 饶,该报道就有一点饶住了,并没说完全明白。应该是
这样说:汉语的本质也是语音交流,只是到了文字的部分,中国人才使用了特
殊的大脑部位来记忆。学中文“ 字”,需要多看,多写,靠“运动”来记忆。而英
文的“文字”部分,常用的是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而威尔尼克语言区更靠近
听力区。所以英文无论语音和文 字,并不是靠多看,多写和记忆。所以用学习
中文的方法来学习英文是行不通的。
大家都快看烦了吧,我们还是回到第二期的“悉得”吧。使用了Series Method
和 Dialogue Generation,听的能力逐渐提高。这时候千万不要着急,还差
得远。能力有一定的了,但还太局限,到第三期才会增长和拓展。第二期的总
时间跨度每个 人会比较不同。如果能够达到理想状态,专家分析应该是三到
六个月可以完成。我们还是保守一些,至少六个月吧。在进入第二期的后段,
我们可以开始可以试着说 一点我们熟悉的外语了(错了没关系,既不要着急,
也不要忙着更正)。然后可以开始接触文字了。接触文字的目的完全不是为了
学习拼写,而是在下一阶段,可能 学要文字资料帮助我们掌握英文理解能力。
因为我们说过,英文是不需要学认字的,会说就会认,而且中国人都是认字高
手。在我们就这一问题讨论之前,我们先讲 一下那个被历史遗忘了的人的故
事吧。

倔强的拉丁文教师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有一个拉丁语教师,他有一个很普通的法国名字,叫做弗
朗索瓦(Francois Gouin)。在法国教拉丁文教得好好的,突然在1878年的某
一天,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德语了,于是决定停薪留职一年,到德国汉堡去学德
语。当时正是在语 法-翻译法统治的时代,而且因为自己是学习拉丁语的大行
家,于是他认为最好的学习德语的方法当然是背诵德语语法书和248个不规
则动词啦。于是他把自己关 在一个房间里整10天。弗朗索瓦太有才了,10天
的时间他背会了整本语法书和全部动词,于是他兴奋地奔向德国大学的课堂,
来测试他的德语能力。“哎呀!怎 么一个字都听不懂?怎么任何语法结构都
辨认不出来?怎么没听出一个刚背过的动词?”老弗没放弃,咱是语言专家
呀,连希腊语都学过。想起希腊语的词根了,于 是老弗又背会了800个德语词
根,当然还有各种相关词汇。他觉得这回至少“基本的德语”应该差不多了吧。
于是他又跑到了大学课堂…“哎呀!怎么还是一个字 也不懂呀?”这回这个可
爱而倔强的老弗终于放下他语言专家的架子,开始上街上学德语去了。可他的
语言能力实在太低,啥也听不懂(无效声音),说的德语还遭 到了那些老外的
嘲笑,于是羞愧难当,又回到的自己的房间里,开始翻译歌德和习勒的作品
(够猛的)。结果还是“哎呀!”又花了数星期背德语对话,结果还是“ 哎呀!”
于是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背下了三万字的德语字典,结果怎么还是“哎呀!”
在德国一年期满,老弗没有学会说德语。他觉得好郁闷,还是啥语言专家 啊。
老弗回国了,见到了久别的故乡和亲人,也见到了一年不见的刚满三岁小侄
子。一年不见,小侄子已经是个可爱的,一直说个不停的小话匣子了。记得去
年自己出国 走的时候,他还只能咿咿呀呀胡比乱画呢,怎么才一年就成这样
儿了。他一定有个学习语言的秘密!老弗开始意识到语言教师可能“都搞错
了”,外语也许不该这样 学。于是他开始天天泡小孩子了,观察和分析他们掌
握语言的奇特本领。倔强有时是有回报的,弗朗索瓦提出了续列法Series
Method,一个直接从听力对话入手,不学语法知识,不背单词,不要翻译的方
法。但倔强有时又限制人的发展。老弗不擅长推销自己,1900年的人们并不
了解和广泛使用他的方法,他的发明的续列法Series Method倒是被狡猾的
同事贝立兹给“拿来主义”了,创立了著名的贝立兹学校而名利双收,结果很少
有人还记得这位说“教师都搞错了”的老弗的功劳。但无 论如何,这位倔强的
拉丁语老师的痛苦没有白费,一个比较合理的语言教学方法诞生了,弗朗索瓦
向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了一个人的战争。今天这场战争在全世 界已经取

得了全面的胜利,但在某些地区至今仍阴魂不散。只要语法-翻译法还存在一
天,弗朗索瓦那孤独的火炬将永不熄灭!
To: hzzasdf
  在下不是摩门教徒,但2000年在加拿大曾在摩门教堂教过英文,和许多长
老很熟识.拼音版的摩门经是在*印刷,他们自己用的,并不对外传播,但您
要想看,他们也不保密.在这以前是否有在下不知道.
   不能阅读(写作放一边)当然会影响语言整体进一步发展,这点我们在第三
四期会讨论.但我们目前探讨的正是如何提高流利交流能力.一年能用外语传
教的水 平,可能是大家希望尽快达到的吧.2000年,多伦多东教区史长老退役,
两年在加拿大,中文程度达到了可以跟佛教高僧探讨"何为陧磐"的程度,只能
用另人 惊讶来形容.
  不会阅读的文盲,不管是什么语,语言交流的水平不能说低吧.
  关于摩门教徒语言教学的成功,是被公认的,当然也正是我们要从中借鉴的.
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没谈到,那就是信心.他们对学会外语的超级信心是一个特
殊因素.他们深信上帝在帮他们学外语.这点我们以后讨论.
   另外严格说,摩门传教士就是不先学文字,他们学拼音的目的是要学中文
的"声音",而不是为了学变形文字.这样学不但困难少,最主要是这样才符合掌
握语言 的规律.摩门传教士一般到第二年末才开始自学阅读中文,学习速度明
显参差不齐,跟学说话那效率可不同了,有的还学不会,保持文盲状态.原因我
们讨论过了. 至于英文文盲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就要说了.
第二阶段的策略讲到此处差不多了。总之,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练习听力,
而关键是找“可理解性的入。”这种输入可以来自老师,来自多媒体教程,来自
外语环境的某些特定场景,等等。关键点再给大家总结一下:
1, 千万不要着急学文字,语言掌握的关键解决“声音”。
2, 不依赖语法知识和中文翻译,重点是“猜测”着听。
3, 参考Series Method, Dialogue Generation。
4, 在后期能听懂简单段落和简单对话时,可以模仿和重复一些句子并尝试自
己说。
5, 最后,可以开始阅读一些与听到的对话有关的文字。注意一定要在听之后
才能读,千万不能一发现听不懂马上去翻看文字来帮忙。
这一阶段的结束,应该可以听懂生活中简单的语言。如果非要与词汇量挂钩,
应该是2000到4000。用知识量来衡量,应该也就是高中毕业左右的量,当然
听力程度相对高。

在进入第三阶段之前,有两个迟早要讲问题先探讨一下吧。一个是单词,一个
是拼写。
最香、最亲、最爱,也最臭、最烦、最恨
大家对英语单词就是这一感觉,听着跟有的女孩子对老公的感觉似的。大家对
单词的感情实在太复杂了。
不过到了这里,谁还再问:“那到底要不要背单词啊?”或还在说:“背单词很重
要!”就太不应该了。因为到现在应该知道“背单词”这一说法本身就存在问
题。 背单词指什么?如果是指单纯背英文单词的中文解释,词性和拼写的话,
那是在背知识,结果一定是哑巴英语,背多少又有什么意义?弗朗索瓦在100
多年前都证 实过了。如果“背”下来的是这些单词的全部“声音”(可不是音标)
和实物或概念的直接联系,那对交流才可能有帮助。但大家已经知道这种能力
不是靠背来的。 但无论如何,单词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对单词有正确的了
解有助于语言的掌握。
英文到底有多少单词呀?韦氏字典上是四十五万个,牛津字典上五十万个,英
国伯明汉大学曾编纂的单词集有两千万个。这就是英语的特点,单词量巨大。
那一般 Native Speaker掌握多少单词?有人认为是50000,这显然有问
题。让一般Native Speaker考GRE单词,才20000以内,大部分人已经很困
难了。一般认为Native Speaker应该在15000到30000单词量之间。跨度如
此之大,跟个人受教育程度十分有关联。这一点很有意思:在中国,尽管个人
文化程度有差异, 很少会出现在交流中听不懂对方词汇的现象(专业术语不
算),而这在英文中是常发生的事情。另外在中文中,谁要是使用了一个文雅
的词汇或成语,听者大多都能 懂,也没人会有意见。在英文中确不同,说一个
“大词”,经常有人听不懂,不是让别人感到惭愧,就是让人反感,有人还会不
客气地说一句:“English please!”。另外我们看中文小说,很少有不认识的
字或词,但Native Speaker看英文小说,碰到不懂的词是常事。我们一般能
有15000以上的单词量,应该算可以了。当然Native Speaker除单词外还掌
握了大量的短语,这一点我们先不讨论。这15000左右的单词,出现频率和非
常不同。某个统计资料显示:
最常用的200个单词,出现几率或使用频率达10%。
最常用的2000个单词,出现几率或使用频率达80%。
最常用的前5000个单词,出现几率或使用频率达97%。
最常用的前10000个单词,出现几率或使用频率达98.5%。
最常用的前15000个单词,出现几率或使用频率达99.5%。
统计的背景和条件不同,这一数据会有所不同,但大致比例如此。大家发现单
词量越大,使用频率增长百分点越小。经常有同学说:“一般英语交流就使用
5000 个单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是使用中97%的单词就
是这5000个,另一面是假如你就流利使用就这5000个单词组合的句子,完成
复杂交 流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阅读还有困难。
最前200个单词,虽然量少,使用率最高。这些单词是:hello, bye, good,
bad, this, that, he, she, is, are, come, go, before, after, on, in等。
这些词汇太基本了,使用频率太高,相信大家就算当初是背的,也基本上换成
自己的思维了(he和 she可能还没有)。有的MBA课程上甚至还教给学生,在
去国外谈生意之前,最好能掌握这类外语词汇,在社交场合很有用,特别是去
日本,会得到格外的尊 重。
第二层2000个单词,应该是高中英语范围内的。如果能流利使用,已经可以
听懂简单生活对话了。第三层的5000单词(包括那2000),是无论对话和书
面,使用最频繁的单词,达97%了。所以这5000单词,一定要建立“声音的思
维”,否则交流困难。大家常说的“哑巴英语”现象的表现之一就是已经掌握这
5000单词的知识而没有建立“声音的思维”。建立方法我们已经在第二阶段讨
论了简单形象2000到4000左右的单词。还有一些,特别是一些抽象的词汇
怎么办,我们到第三阶段讨论。

该背时就背吧
从5000到15000这10000个单词,数量巨大,但使用频率低。要依在下的意
见,您愿意背就背吧,不用管什么“英文思维”了。在下的“实用主义的情 节”,
在此可以泛滥一下。凡事不可绝对化。出现几率这么小的词汇,建立英文思维
的条件太不容易实现,强迫自己实在不必要也不现实,反而会降低效率。设想
听 到的大段英语中,每100个词才出现三个是靠中文翻译“背”下来的词,就
算先从记忆中提取,在脑子里再翻译一下,对理解速度的影响实在是太小了。
甚至即使 没想起来意思,也基本上不影响整体理解。要是再抱着严格执行“英
文思维”的要求死教条,那就有走上“极左”错误路线的危险。所以大家就开背
吧。好消息是, 这10000个词汇,实在太好背了,最多三个月就好了。“背单
词”尽管不能解决交流,但“背单词”本身实在是件容易事,怎么老有人喊难
呢?俞老师的方法大 部分同学知道,而且很多人手里有老俞的“红宝书”。在
下只是为重申“认为背英文单词难的观点是个误区”,再讲一下好了。这一讲,
就又要讲革命史了。
威廉大帝
威廉于1027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城镇法雷兹。因父亲罗伯特于1035年意外
丧生,威廉八岁时就当上了诺曼底的公爵。但从幼年起,一直身一个朝不保夕
的危 险境况之中。长大成人的威廉,在与诺曼底的封建诸侯进行了长期连绵
的战争以后,牢固控制住了他的公爵领地。后来威廉决定通过武装入侵英国来
强行夺取英国王 位,于是1066年,在法国境内组建了一支海军舰队和一支陆
军部队。 本来8月初就作好了启航的准备,但是由于呼啸的北风使出征日期推
迟了。而正在此时,挪威国王哈拉尔德•哈德雷德横过北海入侵英国。英王哈
罗德不得不把他布 署在英国的南部准备对付威廉挥师北上对付挪威的进攻,
9月25日在斯坦福大桥之战中打败了挪威军队,挪威国王被杀。就在两天之
后,英吉利海峡上的风向变 化,于是威廉率领数千军队,迅速穿过英吉利海
峡。哈罗德没读过孙子兵法,竟以疲惫之师南下抗击威廉。1066年10月4日
两军在哈斯丁斯大桥交战,威廉以 逸待劳,用骑兵和射手成功地击退了盎格
鲁撒克逊部队,哈罗德国王自己首身异处,两个兄弟也被杀,剩下来的英国领
袖中谁也没有能力招募新军或与威廉争夺王 位。当年的圣诞节,威廉在伦敦
登上英国王位。

诺曼底侵略者虽然数目较小,但他们的征服,不仅为威廉及其继承人摘下了英
国王冠,也深刻地影响了随后整个英国的历史。诺曼底征服以前的五、六个世
纪中,英 国文化基本上是条顿族文化。诺曼底族本身就是北欧海盗的后裔,其
语言和文化属于法国。因此诺曼底的征服起到了使法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密切
交往,结果在英国产 生了一种法国与盎格鲁撒克逊相溶的混合文化。而这一
混合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发展了一种新的英国语言。大量的新词进入了英语之
中,其数量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在 现代英语词典中源自法语或拉丁语的词比从
原来盎格鲁撒克逊语派生出来的词要多。而且在诺底征服以后的三四个世纪
里,英语的语法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大体上是 朝着更简单的方向变化。要不是
威廉大帝,今日英语可能同低地德语以及荷兰语只有细微的差别。威廉的一个
人的行为,致使一种主要的语言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存 在。有趣的是,威廉自己
只会讲法语,而且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当然他的法语交流能力还是很强
的。我们已经知道不会阅读并不影响语言能力)。
这一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在于,大量的英语单词变得十分好背,因为大多是由法
语,拉丁语的词根构成的。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根,可以成倍加快背单词的速
度。用俞敏 洪老师的话讲:“如果巧妙地采用词根记忆的方式,10000个单词
应该在100小时以内解决,很多同学只用大约60小时。”我们大多数考过GRE
的同学都 作到了,他们是在大约200小时的时间里背下了20000个新单词。
不考G的同学根本用不着这么多,再有10000个单词就是高手了。简单重复一
下词根记 忆的原则和方式:

1, 大家希望掌握的英语单词中,80%以上由词根构成,而且刚好是大家现在
不会的复杂词(2000个基础词以上)。越简单越不用词根,比如this, that,
big ,bag.
2, 同一词根使用的单词在几个到几十个之间,会一个就会了一串;
3, 常用英文词根有几百个,大家只需要250个左右就可以了。而且这250个
中,有大约100个大家已经认识了,可能没意识到;
4, 每天不要贪多,用30分钟就记100个,再用10分钟稍微看一下昨天的。三
个月一到,10000个拿下,才花了60小时。
方式嘛,举一组词根大家玩一下吧:pel 推, tract 拉. pro向前或向上, er/or
人或机器, re再次或往回, dis 离开, com/con 一起, ex 出, at去。
Propel, propeller, repel, dispel, compel, expel.
Protract, tractor, retract, distract, contract, extract, attract. 十几个
即使都是生词,三分钟足够了。
社会上很多快速记单词的课程或书籍,大多是这一方法的变种。个别走得太偏
的还有给每个单词讲故事,大家可千万别跟着跑。还有人讲什么词头,词尾,
词中,词 节,词根,词缀,搞得好复杂,一个简单的方法,把250个小玩意分6
类,实在没必要。当然有的词根和词的意思稍有一点远,但关联性还是比较
强,稍饶一下, 还是很好记的。(大家可以参考蒋争老师那本258个词根9000
多单词的那本英语词汇奥秘和俞敏洪的红宝书)
在这里赞一下俞敏洪老师对中国同学加速背单词作出的贡献。大约18年前,
中国同学还在为出国的各种英文考试中天文数字般的英文单词而发愁时,社
会上并没有 出现巧背单词的方法,只有蒋争老师那本蓝色封皮的词汇奥秘孤
独地摆在书店的角落,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俞老师在教TOEFL和GRE课
时,率先在课堂上 使用词根记忆法。当他开始告诉同学们一小时内能背100
个单词没问题时,课堂上发出的是哄笑。老俞耐心地辅导大家如何使用词根,
并亲自录下词根的录音发给 大家听。考虑到可行性,老俞说:即使告诉你们每
天就半小时,估计有些同学也不去做,还是我亲自在课堂帮大家背单词吧。于
是每次课上加讲讲1小时,大约能讲 七八十个单词,大家发现居然下了课全记
住了,于是信心大增,这种方式也逐渐开始在国内流行。俞老师后来又按词根
排列,呕心沥血地编写了32000单词的著 名“红宝书”。该书对单词的词根记
忆讲解既生动又简洁,绝不故弄玄虚,反映出优秀教师的素养和品质。比如
centipede一词,老俞这样描 述:“cent,centi是一百的意思,ped, pede是
脚的意思。Centipede, 100只脚的东西——百足虫——蜈蚣。”只要花半分
钟看一遍这解释就记住了,几乎不需要再看第二遍。当然只要这两个词根别忘
了,总共就那么多,而且使用这 些词根的词还很多,很不容易忘。比如cent,
centi一百,有percent, century, centennial centimeter; ped, pede
脚,有pedal, impede, expedition, pedestrian, pedestal

好了,关于“背单词”就先谈这些。大家千万别激动,还要要嘱咐大家的是:“背
单词”并不提高您的交流水平,所以单词不应该这样背。但因为“背单词”本身
很 容易,尤其是几千基础单词以上的单词,愿意背就背吧。而且这些频率低
词,即使是用中文记忆的,也不太影响大家的听力和交流。比如就说
centipede一 词。本人在国外居住,工作和读书许多年,从未在任何场合听到
过这个词。出现几率太小了,centipede这一词估计也没有能够建立英文思
维。但就算偶然 听到,因为知道它的读音,应该不会听不懂,在脑子里翻译一
下也无所谓。但如果因为出现几率小而放弃认识这个词,还是不应该的。下面
讲阅读和拼写问题。
美国文盲4000万!
这是一个超级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超级昂贵的问题。美国每年就花费150
亿美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而他们至今万万没有想到的问题是,这对中国人来
说这一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之后中国同学该对自己的大脑感
到自豪了。我们还是先回顾历史。
大家先看下面这段英文:
"We set out early with Intent to Run round the sd. Land but being
taken in a Rain &it Increasing very fast obliged us to return. It
clearning about one o’Clock & our time being too Precious to
Loose we a second time ventured out & Worked hard till Night &
then returned to pEnningtons we got our Suppoers & was Lighted
in to a Room & I not being so good a Woodsman as the rest of
my Company striped my slef very orderly & went in to the Bed as
they call’d it when to my Surprize I found it to be northing but a
Little Straw-matted together without Sheets or any thing else but
only on Thread Bear blanket with double its Weight of Vermin
such as Lice Feas & c. Had we not have been very Tired, Ia, sure
we should not have slep’d much that night. I made a Promise not
to Sleep so from that time forward chusing rather to sleep in the
open Air before a fire as will Appear hereafter."

上面的拼写以及大小写错误不是我打错的,是原作者就这么写的。写这段文字
的人,是美国的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不用专家评判,大家也可以发现他老人
家拼写 和认字有问题。专家对他的评价是典型“诵读困难”或叫“失读
症”(Dyslexia)。在英语国家,“不识字” (Dyslexia)的问题至今仍是非常普
遍,而且根本不是受教育条件差学的缘故。1988年美国“成年人识字调
查”(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简称NASL的结论是:21%-23%的
美国成年人有严重诵读困难,只达到甚至低于Level 1程度。(Level 1的标准
是指会写自己的名字,从一段文章中可以找出一个国家的名字,在驾照上可以
找到有效期,在银行存钱时可以看懂存款总数。)这一调查意味着,美国有
21%-23%名副其实的文盲,而英语国家其他读写字有相对困难的人更多。
大家熟悉的 “失读症”名人,除了乔治.华盛顿,还有丘吉尔首相,Cher,
Orlando Bloom, Tom Cruise。大家在欣赏Tom Cruise屏幕上精彩对白
时,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不识字,他根本无法读剧本,全靠听事先录下的对白录
音来记台词。他们可不是上不起学,而是无法学会掌握识 英文字。(当然,这
些人的英语交流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还是国际著名的演说家,还靠口述写
书。再一次显示语言水平的本质是声音的思维,可以完全不依赖阅 读文字,写
作内容跟说话内容本质上是一回事。)
美国,加拿大,英国,南非等*,为了消灭不识字现象,每年花费大量资金做
各种研究。1992年克林顿拨出27亿美元作为该课题教育专款,并动员100万
教育人员参与。10年后布什*用于此项研究的教育专款上升到50亿美元。
解决该问题的政治态度,已经成为历届美国总统竞选时的重要砝码。但经过这
么多年 高额经费支持的研究后,美国的文盲率居然还在25%左右徘徊,根本
没得到解决。

美国专家们目前对解读英文字的结论是这样的:“解读密码的性质是个令人着
迷的理论性问题。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怎样去测试它:孩
子们是否 掌握了该密码直接反映在他们是否会认读“假词”*的能力上…我们
认为英文解读密码不是能教出来的,只能靠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算啥呀?
每年几十亿美圆的 结果就是这个:只能靠孩子们自己琢磨去!可有25%的人
琢磨不出来呀!2002年小布什总统访问中国时曾在清华大学演讲,有一个同
学当场尖锐地向他提这一 问题,小布一脸难堪地回答说:这是我们国家的一
个危机……对我们国家来说,最悲伤的事实是,有相当数量四年级的学生存在
英语阅读障碍……对于这些学生,他 们没有能力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四年级不能阅读的孩子,到了中学同样不能阅读。如果一个
在中学还不能阅读的孩子,高中毕业以后很可 能不会阅读足够的东西,所以
也很难上大学。非常遗憾在美国会是这样一种情况。
我们中国同学可能不太理解这一现象,咱们继续分析。了解了这一问题,对我
们中国同学学习英文会很有启发。
(*笔者注:“假词”的意思,如果真词掌握了规律会念了,比如会念pig,那么符
合这一规律的“假词”也应该会念,比如gip,尽管这不是真英文词。这样来判
断是否真的会认字了)。
“字母读音法”大战“整体语言法”(Phonics vs. Whole Language)
英语国家对阅读和拼写英文字的教学系统,主要有两大派别:
1, 字母读音法Phonics
Phonics指的是先学会英文26个字母,知道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发音,然后通过
建立英文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达 到看字母就可以
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解决单词会读,会拼的问题。(外国孩子不学国际音标
学认英文,也决不是背下几万个单词的拼写!)
2, 整体语言法Whole Language
Whole Language有时又被叫做“Look and say”。理念是学习阅读者应该
通过看英文字的整体来识别该字,而不是通过字母发音用声音“拼读”而识别
字的。教学者应该提供学生大量阅读资料让他们通过多看,自然学会阅读和拼
写。

举例来说明吧。比如学认family这个英文单词,Phonics的办法是:通过分析
该词中的每个字母应该发的音,family 中的6个字母,(在下只能用中文近似
发音表示意思了啊。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正确音可不是这么读的,大家别挑
眼。)f 应该读“夫”,a读“啊”, m读“摸”,i读短“伊”, l读“乐”,最后 y读短“伊”
。连起来读就是“夫,啊,摸,伊,乐,伊”,听着不是单词,老师叫学生:“再加快
速度。” “夫-啊-摸-伊-乐-伊”。“再加快!” “夫啊摸伊乐伊”“再加快!”噢,有
的学生读出来了,是family。呵呵,对许多外国同学来说,学这套技术太难了。
而且有人最后还是怎么都读不出,到最 后仍然是“夫-啊-摸-伊-乐-伊”不知所
云。
Whole Language的教师可不讲这一套方法,他们靠认为字母“凑”这也太难
了,长字咋办?他们认为既然掌握语言交流都应该通过“避免学习语法知识和
翻译”而 自然实现,那认字也应该象学说话一样“自然”掌握嘛!提供给学生整
个单词family,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字,让他们通过熟悉字型和猜测自然掌握。
结果也是 有人能做到,更多的人做不到。有人甚至指责Whole Language纯
粹是让人“背”上万个英文单词的拼写,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直以来,美国各学校都是在使用Phonics法的。但因为效果不好,不但学生
学起来很吃力,而且有25%的人学不会。于是开发Whole Language的学者
开始鼓噪,要求Phonics*,开始使用Whole Language。于是各种学术研
讨,报纸媒体,政坛辩论,打了个不亦乐乎,成了美国的焦点问题。打得太凶,
最后终于在美国最富有的加州开始试行 Whole Language。十年过去了,结
果是“哎呀!”,加州学生的不识字率涨到50%了。于是Phonics奋起反扑,把
Whole Language骂了个狗血喷头,许多曾支持Whole Language的学者和
政治家都为此名声扫地,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克拉申博士。克拉申这个SLA的
泰斗,终于因搅了这滩浑水而晚节不保。仔细分析老克之 所以被牵连,是怪他
自己犯了“右倾经验主义”的错误。老克的SLA核心理念是反对“翻译语法知识”
的理论灌输而自然下意识地建立语言能力,在取得广泛支持 后,对下意识自
然掌握语言的理念坚信不移。等到了“学认字”这一明显不是自然形成的能力
而应该是知识成分时,还教条地认为要“通过自然实现”,这显然有问 题。而
Whole Language主张的就是自然实现阅读,跟这一教条理念相符,于是被
老克大力吹捧。在Whole Language全面失败的今天,他仍不放弃此观念,每
天在报纸媒体上发表文章支持Whole Language。本人在Krashen的
mailing list上多年了,收到他近几年匆匆写的文章,多是找一些Whole
Language成功的个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显然是掉进了confirming evidence的逻辑误区。该误区大家很容易犯。比如研究表明了一个普遍规律,
但反对者忽略普遍证据,而只注意找一些能证实自己原来观点的个案来作为
自 己的论据。比如说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你们研究结果发现普遍是
这样,可我认识的一个谁谁谁,他怎么就是那样的?你不对。”或者是:“我认识
的一个 谁谁谁是这样的,所以我认为普遍规律也应该是这样的。”哎,老克老
矣!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都落得如此境地,看来年纪大了真应该更老成持重,
没事就不要出来 多讲话了。
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好,给大家讲一下。咱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会在
认识英文字上成了专家了?其实给大家讲完,大家也就专家了。大家还记得前
面提过的 语言专家Pimsleur 对文字阅读的评述吗?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Reading has been defined as "decoding the graphic material to
the phonemic patterns of spoken language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mastered when reading is begun." To put it another way,
reading consists of coming back to speech through the graphics
symbols. In short, meanings reside in the sound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Speaking a language is the necessary first step to
acquiring the ability to read a language with meaning.”大家要深刻
理解。他说的是:“阅读的定义是按说出的语言的声音规律进行图象材料的解
码,而该语言的声音在阅读开始前就应该已经掌握了。 换句话说,阅读是通过
图形符号再回到声音说话。简而言之,含义是存在于说的语言的声音里面。掌
握一个语言阅读能力的前提,是必须先能说一个语言。”关于语 言的能力本质
是“声音思维和声音交流”这一基本概念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这里看一下文
字和声音的关系。全世界大部分的语言的文字,都是通过字母符号来“代 表声
音”或说是“表音的”(目前主要只有中文是例外)。而大部分西方语言,是通过
罗马字符体系表音的。字母和语音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有的语言是可以字母和
声音“一一对应”的。比如俄语,会读字母就会读俄语。但很多西方语言,比如
法语和英语,字母和发音之间不能达到“一一对应”,但关系度很高。通过对这
种关 系的研究学习,就可以很容易学会读文字。这就是Pimsleur想要表达关
于文字阅读和语音的关系,也就是Phonics的思路。
英语国家的统计数字表明:97.4%的英语单词符合发音规则,即英语音形之
间有内在的phonics规律。可在实践上,却遇到了明显困难。其中的一个主要
原因是:人的大脑短期记忆有问题。关于短期长期记忆原理,我们先不讨论,
直接看结论。比如还是上面那个family单词。Phonics的办法是让学生读 每
个英文字母应该代表的发音。它的规律性很强。(辅音很好办,一般简单字一

个辅音字母就发一个音,比如f。单元音一般也不太难,一般是两个音,一个是
字母 本身的读音,比如常见的开音节词,另一个是变音。单元音就只有一个变
音,我们注意一般没有第二个。比如a除了字母本身读音,还有一个扁嘴的
“啊”比如 bag,没别的。大家如果念出了别的音,一般是错的。)family所以外
国孩子很容易念出“夫,啊,摸,伊,乐,伊”来。但问题是这几个音很难连到一
起 去。人的短期记忆一般一次同时只能处理四个元素,超过了就把前面的忘
了。(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如果一边听英文,一边在脑子里翻译中文,一
般只能翻译 处理三到四个字就跟不上了的事吧,这儿同理。)有的人可以不自
觉地把他们连起来了,但仍有很多人“夫,啊,摸,伊,乐,伊”了半天,念了前
面忘后面,念了 后面忘前面,怎么都连不起来,所以有人只能勉强辨认和写四
五个字母以下的字。(大家在看一眼华盛顿写的那段话)。但大部分英文单词是
四个字母以上的。所以 Phonics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但Whole Language的
出现,确实也是有人可以掌握通过辨认字型认字,但更多的人则是更摸不着头
脑了。这回卡住了,没解了。以至于弗吉尼亚大学教授 Tom Estes这样说:
“Whoever can solve this problem will be like Jesus walking on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