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时间:2020-12-13 16:35:49

不同类型的进程有不同的调度需求

第一种分类:

(1)I/O-bound

  • 频繁的进行I/O
  •  通常会话费很多时间等待I/O操作完成

(2)CPU-bound

  •  计算密集型
  •  需要大量的CPU时间进行运算

第二种分类:

(1)批处理进程

  •  不必与用户交互,通常在后台运行
  • 不必很快响应
  •  典型的批处理程序:编译程序、科学计算

(2)实时进程

  •  有实时需求,不必被低优先级的进程阻塞
  •  响应时间要短、要稳定
  • 典型实时进程:视频/音频、机械控制等

(3)交互式进程

  • 需要经常与用户交互,因此要花很多时间等待用户输入操作
  •  相应时间要快,平均延迟要低于50-150ms
  • 典型的交互式进程:shell、文本编辑程序、图形应用程序等

进程调度算法

(1)先进先出算法:

算法总是把处理机分配给最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一个进程一旦分得处理机,便一直执行下去,直到该进程完成或阻塞时,才释放处理机。

(2)短进程优先

最短CPU运行期优先调度算法(SCBF--ShortestCPU Burst First)

该算法虽可获得较好的调度性能,但难以准确地知道下一个CPU执行期,而只能根据每一个进程的执行历史来预测。

(3)轮转法:

前几种算法主要用于批处理系统中,不能作为分时系统中的主调度算法,在分时系统中,都采用时间片轮转法。

简单轮转法:系统将所有就绪进程按FIFO规则排队,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处理机分配给队列中的进程。这样,就绪队列中所有进程均可获得一个时间片的处理机而运行。

多级队列方法:将系统中所有进程分成若干类,每类为一级。

(4)多级反馈队列

多级反馈队列方式是在系统中设置多个就绪队列,并赋予各队列以不同的优先权。

Linux中进程的优先级是动态的,较长时间未分配到CPU的进程,优先级会升高;已经在CPU上运行了较长时间的进程,优先级会下降。

 

进程的调度时机与进程的切换

 

操作系统原理中介绍了大量进程调度算法,这些算法从实现的角度看仅仅是从运行队列中选择一个新进程,选择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策略而已。

对于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机制,反而是进程的调度时机与进程的切换机制更为关键。

 

进程调度的时机

  •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时钟中断、I/O中断、系统调用和异常)中,直接调用schedule(),或者返回用户态时根据need_resched标记调用schedule();
  • 内核线程(特殊的进程,只有内核态没有用户态)可以直接调用schedule()进行进程切换,也可以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也就是说内核线程作为一类的特殊的进程可以主动调度,也可以被动调度;
  •  用户态进程无法实现主动调度,仅能通过陷入内核态后的某个时机点进行调度,即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

进程的切换

(1)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叫做进程切换、任务切换、上下文切换;

 (2) 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与中断时保存现场是不同的,中断前后是在同一个进程上下文中,只是由用户态转向内核态执行;

进程上下文包含了进程执行需要的所有信息

  •   用户地址空间:包括程序代码,数据,用户堆栈等
  • 控制信息:进程描述符,内核堆栈等
  • 硬件上下文(注意中断也要保存硬件上下文只是保存的方法不同)

(3)  schedule()函数选择一个新的进程来运行,并调用context_switch进行上下文的切换,这个宏调用switch_to来进行关键上下文切换

  • next = pick_next_task(rq, prev);//进程调度算法都封装这个函数内部
  •  context_switch(rq, prev, next);//进程上下文切换
  •  switch_to利用了prev和next两个参数:prev指向当前进程,next指向被调度的进 程

 

 

 

Linux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最一般的情况: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切换到运行用户态进程Y的过程

 

1.      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

2.      发生中断——save cs:eip/esp/eflags(current) to kernel stack,then loadcs:eip(entry of a specific ISR) and ss:esp(point to kernel stack).

3.      SAVE_ALL //保存现场

4.      中断处理过程中或中断返回前调用了schedule(),其中的switch_to做了关键的进程上下文切换

5.      标号1之后开始运行用户态进程Y(这里Y曾经通过以上步骤被切换出去过因此可以从标号1继续执行)

6.      restore_all //恢复现场

7.      iret - pop cs:eip/ss:esp/eflagsfrom kernel stack

8.      继续运行用户态进程Y

 

几种特殊情况

 

  1.  通过中断处理过程中的调度时机,用户态进程与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和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非常类似,只是内核线程运行过程中发生中断没有进程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2.  内核线程主动调用schedule(),只有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没有发生中断上下文的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略简略;
  3.  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在子进程中的执行起点及返回用户态,如fork;
  4.  加载一个新的可执行程序后返回到用户态的情况,如exec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