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描述
思路:
首先设一个装数据的总list,元素也是list,每个元素是表示一个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
其次总list按每个元素的终止点为升序排序依据,排好序;
然后比较第一个元素的终止点和第二个元素的起始点,要是第一个元素的终止点>第二个元素的起始点时,就合并这两个list赋值给第一个元素,并且对这个新的list进行排序。同时,在总list中移除被合并的list元素,总list的长度len()-1,进行下一轮的比较,还是从合并后的那个新元素下标开始。要是第一个元素的终止点<第二个元素的起始点时,比较下标+1,进行下一轮的比较。
最后,对每个元素的终止点-起始点+1=移走的路灯,加起来所有移走的路灯=s。(m+1)(即是总路灯数包括0处的灯)-s。
代码:
if __name__=='__main__': mn=raw_input() m=int(mn.split()[0]) n=int(mn.split()[1]) res=[] h=[] ret=[] for i in range(n): a,b=raw_input().split() res.append([int(a),int(b)]) ret=sorted(res, key=lambda x:x[1]) k=len(ret) i=0 while i<k-1: if ret[i][-1]>ret[i+1][0]: ret[i]=ret[i+1]+ret[i] ret[i].sort() ret.remove(ret[i+1]) k=k-1 i=i else: i=i+1 for i in range(len(ret)): h.append(ret[i][-1]-ret[i][0]+1) s=sum(h) print (m+1)-s
2、知识补充:
排序:将list中的元素进行排序,不改变原list。
Python sorted() 函数:
描述
sorted() 函数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
sort 与 sorted 区别:
sort 是应用在 list 上的方法,sorted 可以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
list 的 sort 方法返回的是对已经存在的列表进行操作,而内建函数 sorted 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list,而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
语法
sorted 语法:
sorted(iterable[, cmp[, key[, reverse]]])
参数说明: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
cmp -- 比较的函数,这个具有两个参数,参数的值都是从可迭代对象中取出,此函数必须遵守的规则为,大于则返回1,小于则返回-1,等于则返回0。
key -- 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只有一个参数,具体的函数的参数就是取自于可迭代对象中,指定可迭代对象中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排序。
reverse -- 排序规则,reverse = True 降序 , reverse = False 升序(默认)。
返回值
返回重新排序的列表。
实例
以下实例展示了 sorted 的使用方法:
>>>a = [5,7,6,3,4,1,2] >>> b = sorted(a) # 保留原列表 >>> a [5, 7, 6, 3, 4, 1, 2] >>> b [1, 2, 3, 4, 5, 6, 7] >>> L=[('b',2),('a',1),('c',3),('d',4)] >>> sorted(L, cmp=lambda x,y:cmp(x[1],y[1])) # 利用cmp函数 [('a', 1), ('b', 2), ('c', 3), ('d', 4)] >>> sorted(L, key=lambda x:x[1]) # 利用key [('a', 1), ('b', 2), ('c', 3), ('d', 4)] >>> students =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 s[2]) # 按年龄排序 [('dave', 'B', 10), ('jane', 'B', 12), ('john', 'A', 15)] >>>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 s[2], reverse=True) # 按降序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
3、别人家的算法代码:
def func(): while 1: initVal = raw_input() if initVal != '': m = int(initVal.split()[0]) n = int(initVal.split()[1]) s = set() for i in range(n): rowVal = raw_input() left = int(rowVal.split()[0]) right = int(rowVal.split()[1]) for j in range(left, right + 1): s.add(j) print s print m + 1 - len(s) else: contin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func()
思路:
人家用的是set,去重的性质。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