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缓存 1.0 vs 1.1

时间:2024-10-04 12:03:08

在“使用ETag跟踪用户”中有一点被忽略了,因为要用这张小图统计统计uv, 所以要求浏览器必须每次都要发送这个图片的请求。这需要服务器对图片的缓存策略做设置。

http/1.0 和 http/1.1 的缓存策略不同,浏览器缓存这事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容易模棱两可,造成疏忽。

HTTP/1.0

协议文档: https://www.w3.org/Protocols/HTTP/1.0/spec.html

相关字段:

  • Date: 服务器响应的时间
  • Expires: 资源过期时间
  • Last-Modified: 资源最后修改时间
  • If-Modified-Since: 用来验证资源是否过期

策略:

如果Expires设置的时间在Date之后,则浏览器在Expires标记的时间之前都不会访问服务器了,而是使用浏览器缓存,入下图:

HTTP缓存 1.0 vs 1.1

如果Expires设置的时间在Date之前,或者浏览器时间已经在Expires之后,那么再次访问图片时, 浏览器就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但不是重新拉取数据,而是询问服务器该资源是否过期,方法时,把上次response中Last-Modified的时间作为If-Modified-Since的时间,发送请求,服务器对比该时间和资源目前的更改时间,如果未更改,则返回304,否则传输新文件,如下:

HTTP缓存 1.0 vs 1.1

HTTP/1.1

HTTP/1.0缓存机制完全依赖时间,弊端显而易见,服务器、客户端的时钟不同步,文档的 更新周期小于1s, 都会出现问题。

所以HTTP/1.1提倡的缓存机制是,对比文档的hash值,文档内容变,则hash变,用相对时间代替绝对时间

协议文档:https://www.w3.org/Protocols/rfc2616/rfc2616-sec13.html

HTTP/1.1 继承 HTTP/1.0 所以HTTP/1.0的相关字段仍然有效,保留的这些字段就是为了兼容那些仅支持HTTP/1.0的客户端。 HTTP/1.1服务器不应该设置与1.0矛盾的过期策略, 1.1的服务器在没有文档hash值时,也可以使用If-Modified-Since进行判断文档过期。

新增字段:

Cache-Control最容易理解也是最常用的就是:

  • no-cache: 浏览器缓存,但是认为是过期缓存
  • no-store: 浏览器不缓存
  • max-age:缓存有效时间段

如果想要浏览器每次发送请求,还启用缓存,那就使用Cache-Control: no-cache, 每次访问图片,浏览器都会去验证Etag. 过程如下:

HTTP缓存 1.0 vs 1.1

Nginx设置

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expires指令, 它兼顾1.1和1.0, 即所有的字段都会给设置。但是nginx不支持ETag, 需要自己实现。 如果expires -1, 就是我需要的,浏览器既缓存数据,但是每次访问都请求服务器。 详见: 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headers_modu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