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艺》一书即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详情参见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subject/huodong/ry12.23/tyzt.htm。本文是我作为译者为本书所作的序言。)
译序
时隔一年之后,当我再次到AMAZON寻找这本《软件工艺》时,它的评价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变成了四星半,销售排行也已经到了5,000多名——熟悉AMAZON的读者应该知道,在AMAZON能得到四星半评价的已经是精品好书,四位数的销售排行就更能证明它的品质。可是,一年前看到的批评仍然历历在目:“过时的例子”、“混乱的逻辑”、“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当这些尖锐的言辞与“所有软件管理者的必读书目”一类溢美之词并列时,我不得不再次认真地思索: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Pete McBreen说,这本《软件工艺》是一本“极具煽动性”的著作。而在我看来,用“煽动性”来评价它只嫌太客气,或许“颠覆性”会是一个更贴切的词。自1968年NATO会议以降,软件工程的话语就始终把持着软件业(以及软件学科)的言路。一切的软件问题都不由自主地被归咎于“软件危机”,同样自然地,一切的解决方案都不由自主地被划入“软件工程”的范畴。从记事以来……呃,我是说,从上大学以来,我们的一切讨论都围绕着软件工程展开:这样做是否符合软件工程?如何对软件工程加以改进?企业应该如何开展软件工程?凡此种种。在语词的不断重复与变调之间,“软件工程”逐渐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一种信仰,并因此失去了它旧有的价值与意义。君不见,即令是软件工程的反对者,也只能说出“我们不要软件工程”这样的话——仍然未脱软件工程的话语霸权。
Pete McBreen是一个极其敏锐的人,并且对语词背后的意蕴有着深刻的体认,这或许与他年少时在英国所受的教育有关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软件并不是工程,“软件工程”仅仅是一个多少有些不够贴切的隐喻而已。是的,一个隐喻,正如我们常说的“桌子腿”、“针眼”一样,这是一个深入人心、渗透极广的隐喻。但是,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绣花针并没有长眼睛,我们却常常忘记了软件工程作为隐喻的本来身份,真心诚意地把软件作为一种工程来对待了。软件工程的困境与读到这本《软件工艺》时本能的拒斥,殆出于此。
钱钟书曾说,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而对于目前软件工程的反对者们,另一个更恰当的比喻是“反转的胶片”——胶片的颜色与照片完全相反,但两者记载的信息却是毫无二致。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颠覆者,Pete McBreen为软件开发找到了另一个隐喻(以及随之而来的另一套语词),那就是本书的标题——软件工艺(software craftsmanship)。
对于这套工艺学的语词,我一直有着淡淡的隐忧。在西方,工艺学传统多半与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在对现代性的反动中,文艺复兴一直是吸引大众的旗帜。因此,可以想象,“软件工艺”这样一个隐喻对于欧美程序员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而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固有地鄙薄工艺学的实践者,“五四”以降现代性的话语又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我实在不敢乐观地期望这个译本的读者能够让“软件工艺”的思想畅行无阻。好在Pete McBreen并不是一个太喜欢夸夸其谈的作者,书中的论述虽然大胆,却是有理有据。既然Fred *s的“没有银弹”已经深入人心,相信以逻辑思维见长的软件开发者们能够抛开对软件工程的迷信,随作者一道认识软件工程的局限,并由此生发对软件工艺的思索。倘如此,这本书也就算不辱使命了。
在你开始正式阅读本书之前,请允许我给你打一针预防针:这本书可能颠覆你浸淫其中数年甚至十年的软件观,所以书中的很多观点可能让你感到出离惊奇甚至出离愤怒。请你不要马上把它扔到墙角去,阅读的过程也就是习惯一种话语方式的过程。当你逐渐习惯软件工艺的话语方式之后,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为这个译本,我要感谢UMLChina的站长潘加宇,是他把这本书硬塞到我的手上,让我没有与这本精彩的著作失之交臂。我还要感谢我的女友、本书的合译者马姗姗,她优雅的文笔弥补了我言辞的生涩,她的支持与鼓励让我能够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此书的翻译。谢谢你,亲爱的姗姗。
最后,希望你能从这本《软件工艺》中找到别样的触动和欣喜——就像我曾经的阅读体验。
熊节
2003年8月9日星期六 凌晨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