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Bean为什么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时间:2023-11-11 12:51:32

引用:http://jzinfo.javaeye.com/blog/519470

Java的"对象序列化"能让你将一个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的对象转换成一组byte,这样日后要用这个对象时候,你就能把这些byte数据恢复出来,并据此重新构建那个对象了。这一点甚至在跨网络的环境下也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序列化机制能自动补偿操作系统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你可以在Windows机器上创键一个对象,序列化之后,再通过网络传到Unix机器上,然后在那里进行重建。你不用担心在不同的平台上数据是怎样表示的,byte顺序怎样,或者别的什么细节。

对象序列化本身就非常有趣,因为它能让你实现"轻量级的persistence(lightweight persistence)"。所谓persistence是指,对象的生命周期不是由程序是否运行决定的;在程序的两次调用之间对象仍然还活着。通过"将做过序列化处理的对象写入磁盘,等到程序再次运行的时候再把它读出来",你可以达到persistence的效果。之所以说"轻量级",是因为你不能用像"persistent"这样的关键词来直接定义一个对象,然后让系统去处理所有细节(虽然将来有可能会这样)。相反,你必须明确地进行序列化(serialize)和解序列化(deserialize)。如果你需要更为正式的persistence功能,可以考虑Java Data Object( 简称是JDO)或Hibernate之类的工具(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

之所以要在语言里加入对象序列化是因为要用它来实现两个重要的功能。Java的远程方法调用(Remote Method Invocation简称RMI)能让你像调用自己机器上的对象那样去调用其它机器上的对象。当你向远程对象传递消息的时候,就需通过对象序列化来传送参数和返回值了。RMI会在Thinking in Enterprise Java作讨论。

我们会在第14章讲到JavaBean。对JavaBean来说,对象序列化也是必不可少的。Bean的状态信息通常是在设计时配置的。这些状态信息必须保存起来,供程序启动的时候用;对象序列化就负责这个工作。

序列化一个对象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让它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就行了(这是一个"标记接口(tagging interface)",没有任何方法)。但是,当语言引入序列化概念之后,它的很多标准类库的类,包括primitive的wrapper类,所有的容器类,以及别的很多类,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甚至连Class对象都会被序列化。

要想序列化对象,你必须先创建一个OutputStream,然后把它嵌进ObjectOutputStream。这时,你就能用writeObject( )方法把对象写入OutputStream了。读的时候,你得把InputStream嵌到ObjectInputStream里面,然后再调用readObject( )方法。不过这样读出来的,只是一个Object的reference,因此在用之前,还得先下传。

对象序列化最聪明的一点是,它不仅能保存对象的副本,而且还会跟着对象里面的reference,把它所引用的对象也保存起来,然后再继续跟踪那些对象的reference,以此类推。这种情形常被称为"单个对象所联结的'对象网'"。这个机制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对象的成员数据,而且还包含数组里面的reference。如果你要自己实现对象序列化的话,那么编写跟踪这些链接的程序将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任务。但是,Java的对象序列化就能精确无误地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它的遍历算法是做过优化的。

---------------------------------------------------------------------

实现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的类是可序列化的。没有实现此接口的类将不能使它们的任一状态被序列化或逆序列化。

  序列化类的所有子类本身都是可序列化的。这个序列化接口没有任何方法和域,仅用于标识序列化的语意。允许非序列化类的子类型序列化,子类型可以假定负责保存和恢复父类型的公有的、保护的和(如果可访问)包的域的状态。只要该类(扩展)有一个无参构造子,可初始化它的状态,那么子类型就可承担上述职责。在这种情况下申明一个可序列化的类是一个错误。此错误将在运行时被检测。就是可以把对象存到字节流,然后可以恢复!

  例如:Integer实现了Serializable,所以可以把一个Integer的对象用IO写到文件里,之后再可以从文件里读出,如你开始写入的时候那个对象的intValue() 是5的话,那读出来之后也是5。这一点体现了用序化类的作用,即用来传送类的对象。

  当一个JavaBean在构造工具内被用户化,并与其它Bean建立连接之后,它的所有状态都应当可被保存,下一次被load进构造工具内或在运行时,就应当是上一次修改完的信息。为了能做到这一点,要把Bean的某些字段的信息保存下来,在定义Bean时要使它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例如:

  public class Button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实现了序列化接口的Bean中字段的信息将被自动保存。若不想保存某些字(这里的Bean中字段的信息将被自动保存是什么意思?这个自动保存是怎么实现的?)

  段的信息则可在这些字段前冠以transient或static关键字,transient和static变量的信息是不可被保存的。通常,一个Bean所有公开出来的属性都应当是被保存的,也可有选择地保存内部状态。Bean开发者在修改软件时,可以添加字段,移走对其它类的引用,改变一个字段的private、protected或public状态,这些都不影响类的存储结构关系。然而,当从类中删除一个字段,改变一个变量在类体系中的位置,把某个字段改成transient/static,或原来是transient/static,现改为别的特性时,都将引起存储关系的变化。

  所谓的Serializable,就是java提供的通用数据保存和读取的接口。至于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和保存到哪里去都被隐藏在函数参数的背后了。这样子,任何类型只要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就可以被保存到文件中,或者作为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到别的地方。也可以用管道来传输到系统的其他程序中。这样子极大的简化了类的设计。只要设计一个保存一个读取功能就能解决上面说得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