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2008Server 配置nginx 反向代理服务器

时间:2023-08-08 17:37:20

本案例有用过可行

0、先要在域名官网上面配置域名对应的IP地址,然后要在自己路由器上面将80端口映射到要装nginx服务器的IP地址。

1、从官网上面下载nginx1.6.2   WINDOWS版本的。访问地址http://nginx.org/en/download.html

2、解压缩到C盘根目录下面

3、复制C:\nginx\conf\nginx.conf,保存成一个副本

4、编辑nginx.conf,内容如下

#工作进程数,建议设置为CPU的总核数

worker_processes  2;

#全局错误日志定义类型,日志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记录主进程ID的文件

pid        /nginx/nginx.pid;

#一个进程能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最大值,理论上该值因该是最多能打开的文件数除以进程数。

#但是由于nginx负载并不是完全均衡的,所以这个值最好等于最多能打开的文件数。

#LINUX系统可以执行 sysctl -a | grep fs.file 可以看到linux文件描述符。

worker_rlimit_nofile 65535;

#连接数上限, 单个进程允许的最大连接数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65535;

}

#设定http服务器,利用它的反向代理功能提供负载均衡支持

http {

#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映射表

include       mime.types;

#默认文件类型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日志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 log 记录了哪些用户,哪些页面以及用户浏览器、ip和其他的访问信息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服务器名字的hash表大小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128;

#客户端请求头缓冲大小。

#nginx默认会用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这个buffer来读取header值,

#如果header过大,它会使用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来读取。

#如果设置过小HTTP头/Cookie过大 会报400 错误 nginx 400 bad request

#如果超过buffer,就会报HTTP 414错误(URI Too Long)

#nginx接受最长的HTTP头部大小必须比其中一个buffer大

#否则就会报400的HTTP错误(Bad Request)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32k;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32k;

#客户端请求体的大小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8m;

#隐藏ngnix版本号

server_tokens off;

#忽略不合法的请求头

ignore_invalid_headers   on;

#指定启用除第一条error_page指令以外其他的error_page。

 recursive_error_pages    on;

#让 nginx 在处理自己内部重定向时不默认使用  server_name 设置中的第一个域名

server_name_in_redirect off;

#开启文件传输,一般应用都应设置为on;若是有下载的应用,则可以设置成off来平衡网络I/O和磁盘的I/O来降低系统负载

sendfile  on;

#告诉nginx在一个数据包里发送所有头文件,而不一个接一个的发送。

tcp_nopush  on;

#告诉nginx不要缓存数据,而是一段一段的发送--当需要及时发送数据时,就应该给应用设置这个属性,

#这样发送一小块数据信息时就不能立即得到返回值。

tcp_nodelay    on;

#长连接超时时间,单位是秒

keepalive_timeout  65;

#gzip模块设置,使用 gzip 压缩可以降低网站带宽消耗,同时提升访问速度。

gzip  on;             #开启gzip

gzip_min_length  1k;          #最小压缩大小

 gzip_buffers     4 16k;        #压缩缓冲区

gzip_http_version 1.0;       #压缩版本

 gzip_comp_level 2;            #压缩等级

gzip_types   text/plain application/x-javascript text/css application/xml;           #压缩类型

#upstream作负载均衡,在此配置需要轮询的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max_fails为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

#weight为轮询权重,根据不同的权重分配可以用来平衡服务器的访问率。

#指定要域名对应的WEB项目访问地址

upstream hostname {

server 192.168.33.129:18080 max_fails=0 weight=1;

}

#主机配置

server {

#监听端口

 listen       80;

#自己指定要跳转的域名

server_name  youjie.co;

#字符集

charset utf-8;

#单独的access_log文件

 access_log  logs/192.168.33.129.access.log  main;

#反向代理配置,

#将所有请求为http://hostname的请求全部转发到upstream中定义的目标服务器中。

 location / {

#此处配置的域名必须与upstream的域名一致,才能转发。

proxy_pass     http://hostname;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

#启用nginx status 监听页面

 location /nginxstatus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on;

}

#错误页面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

upstream hostname1 {

  server 192.168.33.129:28080 max_fails=0 weight=1;

}

 server {

#监听端口

 listen       80;

#自己指定要访问的域名

server_name  u-pai.cn;

#字符集

charset utf-8;

#单独的access_log文件

        access_log  logs/192.168.33.129.access.log  main;

#反向代理配置,

#将所有请求为http://hostname1的请求全部转发到upstream中定义的目标服务器中。

location / {

            #此处配置的域名必须与upstream的域名一致,才能转发。

            proxy_pass     http://hostname1;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

#启用nginx status 监听页面

 location /nginxstatus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on;

        }

        #错误页面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

}

到此配置完成

5、启动nginx

开始菜单-->运行-->cmd-->

cd c:\nginx\

nginx

启动完成

6、访问

现在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u-pai,youjie.co访问到不同的网站。

文章参考:http://blog.csdn.net/zxcvqwer19900720/article/details/24991427

http://blog.csdn.net/zhanglujie2008/article/details/24445037

http://blog.csdn.net/Poechant/article/details/725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