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杰斯特拉留给后世的远远不止是迪杰斯特拉算法。
关于全书没有参考文献的,迪杰斯特拉是这样解释的:
既不准备解释,也不表示歉意。
让我震惊又佩服。迪杰斯特拉1972年获得图灵奖,2002年逝世,我想有一句话可以用在这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想起来钱伟长的一篇paper里也没有任何参考文献。现在我们任何严肃性的文章都要有点参考文献,否则看起来都不专业,然而那些动辄几十篇的参考文献真的有被参考的价值吗?列出来参考文献能证明什么?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益吗?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课程报告,毕业论文,动辄参考文献不少于几十篇,还要求近五年以内英文文献,意义何在?忙着引用别人的文献了,让别人的关注点带着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还有灵魂吗?如果说是为了证明自己阅读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寥寥几句引用就能证明自己的阅读量吗?这种虚荣又八股的写作风格已经弥漫了到各行各业,在我看来,除了纯粹综述性文章需要大量参考文献,其它的文章习惯性的添加参考文献凑数,只会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
说到参考文献,我想起我看过的一个paper,28篇参考文献里引用了22篇自己的paper,一句话后面引用五六个参考文献,不觉得尴尬吗?这是批量生产论文专业人士吗?
信息时代,我们在学习一些前人的作品时,要有辨别水文章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