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一词的由来-单选-斯宾塞准备学知识
“课程”一次源于斯宾塞《什么知识最优价值》,他是最早把课程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术语
(二)“课程”的概念(辨析)
广义: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类型(单选、辨析)
我们需要知道关键词、理解分类
(一)按照内容的属性划分
学科课程–赫尔巴特
知识的逻辑体系
间接经验
活动课程-杜威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直接经验
(二)按照组织方式划分
分科课程-单科体系-知识
学科课程
综合课程
学科整合
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
(三)按照实施要求划分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四)按照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划分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意志
地方课程-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指的是省级教育行政课程
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特点-》老师是校本课程中最重要的主题–》别名:学校课程
(五)按照课程任务划分
基础型课程
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扩展型课程
扩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拓宽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
研究型课程
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
(六)按照呈现方式划分
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
小口诀
三、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赫尔巴特、分科
活动课程-杜威,以儿童中心为中心
社会中心课程-社会问题为中心
课程层次理论-古德莱德
四、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学生在社会上学知识
学生(儿童)的年龄
社会
学科(知识)
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安排合成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
二、课程设计的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
1、确定目标(最关键)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关注过程
鼓励探索
三、课程内容(重点)
(一)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单选)
0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单科、综合
纵向:由浅到深
横向:例如研究杜威,在这个学科,那个学科,再例如小学的科学。综合
0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知识本身的逻辑进行编写
心理顺序:符合学生的心里发展
03: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螺旋式: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二)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单选,简答)
课程计划:国家大计划,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几年
课程标准:课标小册子
教材:天天用教材
*别:国家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依据课程计划
(二)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国家是主体、指导性文件、核心-》科目设置
概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
作用:全面安排
(二)课程标准-》大纲
课程目标
每门学科
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
教师直接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三)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
教科书、讲义
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梳理
表现形式有三种: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课程计划,最大的,主体是国家的
课程标准的主题是:学科、核心是课程目标
教材:主体:教科书、讲义
四、课程评价:
目标评价:泰勒、关注预期
目的游离评价:斯克里文:关注实际、关注非预期
CIPP评价:斯塔弗尔比姆
0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概述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二级简答、单选)-方平的关节有内功
课程功能:两基-》三维—》最突出的,核心功能的改变
课程结构:均衡性(比例要均衡)、综合性(综合)、选择性(个性)–》均综选
课程内容:生活化、时代化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课程评价:甄别-》发展
课程管理: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考点
1、功能: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结构:均、综、选
3、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4、管理:三级管理
5、评价:一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高中:分科
小中高分中过渡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必修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研二社二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自小学1年级开始设置(现在改了,要注意)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
综合实践为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