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时间:2021-05-05 17:09:17

一、为什么会有年轻代

  我们先来屡屡,为什么需要把堆分代?不分代不能完成他所做的事情么?其实不分代完全可以,分代的唯一理由就是优化GC性能。你先想想,如果没有分代,那我们所有的对象都在一块,GC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哪些对象没用,这样就会对堆的所有区域进行扫描。而我们的很多对象都是朝生夕死的,如果分代的话,我们把新创建的对象放到某一地方,当GC的时候先把这块存“朝生夕死”对象的区域进行回收,这样就会腾出很大的空间出来。

二.年轻代中的GC

  新生代大小(PSYoungGen total 9216K)=eden大小(eden space 8192K)+1个survivor大小(from space 1024K)

  HotSpot JVM把年轻代分为了三部分:1个Eden区和2个Survivor区(分别叫from和to)。默认比例为8(Eden):1(一个survivor),为啥默认会是这个比例,接下来我们会聊到。一般情况下,新创建的对象都会被分配到Eden区(一些大对象特殊处理),这些对象经过第一次Minor GC后,如果仍然存活,将会被移到Survivor区。对象在Survivor区中每熬过一次Minor GC,年龄就会增加1岁,当它的年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移动到年老代中。
  因为年轻代中的对象基本都是朝生夕死的(80%以上),所以在年轻代的垃圾回收算法使用的是复制算法,复制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内存分为两块,每次只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用完,就将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复制算法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在GC开始的时候,对象只会存在于Eden区和名为“From”的Survivor区,Survivor区“To”是空的。紧接着进行GC,Eden区中所有存活的对象都会被复制到“To”,而在“From”区中,仍存活的对象会根据他们的年龄值来决定去向。年龄达到一定值(年龄阈值,可以通过-XX:MaxTenuringThreshold来设置)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年老代中,没有达到阈值的对象会被复制到“To”区域。经过这次GC后,Eden区和From区已经被清空。这个时候,“From”和“To”会交换他们的角色,也就是新的“To”就是上次GC前的“From”,新的“From”就是上次GC前的“To”。不管怎样,都会保证名为To的Survivor区域是空的。Minor GC会一直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To”区被填满,“To”区被填满之后,会将所有对象移动到年老代中。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三、一个对象的这一辈子

  我是一个普通的Java对象,我出生在Eden区,在Eden区我还看到和我长的很像的小兄弟,我们在Eden区中玩了挺长时间。有一天Eden区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去了Survivor区的“From”区,自从去了Survivor区,我就开始漂了,有时候在Survivor的“From”区,有时候在Survivor的“To”区,居无定所。直到我18岁的时候,爸爸说我成人了,该去社会上闯闯了。于是我就去了年老代那边,年老代里,人很多,并且年龄都挺大的,我在这里也认识了很多人。在年老代里,我生活了20年(每次GC加一岁),然后被回收。

四、为什么要有Survivor区

先不去想为什么有两个Survivor区,第一个问题是,设置Survivor区的意义在哪里?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如果没有Survivor,Eden区每进行一次Minor GC,存活的对象就会被送到老年代。老年代很快被填满,触发Major GC(因为Major GC一般伴随着Minor GC,也可以看做触发了Full GC)。老年代的内存空间远大于新生代,进行一次Full GC消耗的时间比Minor GC长得多。你也许会问,执行时间长有什么坏处?频发的Full GC消耗的时间是非常可观的,这一点会影响大型程序的执行和响应速度,更不要说某些连接会因为超时发生连接错误了。

好,那我们来想想在没有Survivor的情况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可以避免上述情况:

方案 优点 缺点
增加老年代空间 更多存活对象才能填满老年代。降低Full GC频率 随着老年代空间加大,一旦发生Full GC,执行所需要的时间更长
减少老年代空间 Full GC所需时间减少 老年代很快被存活对象填满,Full GC频率增加

显而易见,没有Survivor的话,上述两种解决方案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得到第一条结论:Survivor的存在意义,就是减少被送到老年代的对象,进而减少Full GC的发生,Survivor的预筛选保证,只有经历16次Minor GC还能在新生代中存活的对象,才会被送到老年代。

五、为什么要设置两个Survivor区

设置两个Survivor区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碎片化,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一个Survivor区不行?第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必须设置Survivor区。假设现在只有一个survivor区,我们来模拟一下流程: 
刚刚新建的对象在Eden中,一旦Eden满了,触发一次Minor GC,Eden中的存活对象就会被移动到Survivor区。这样继续循环下去,下一次Eden满了的时候,问题来了,此时进行Minor GC,Eden和Survivor各有一些存活对象,如果此时把Eden区的存活对象硬放到Survivor区,很明显这两部分对象所占有的内存是不连续的,也就导致了内存碎片化。 
我绘制了一幅图来表明这个过程。其中色块代表对象,白色框分别代表Eden区(大)和Survivor区(小)。Eden区理所当然大一些,否则新建对象很快就导致Eden区满,进而触发Minor GC,有悖于初衷。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碎片化带来的风险是极大的,严重影响Java程序的性能。堆空间被散布的对象占据不连续的内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堆中没有足够大的连续内存空间,接下去如果程序需要给一个内存需求很大的对象分配内存。。。画面太美不敢看。。。这就好比我们爬山的时候,背包里所有东西紧挨着放,最后就可能省出一块完整的空间放相机。如果每件行李之间隔一点空隙乱放,很可能最后就要一路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了。

那么,顺理成章的,应该建立两块Survivor区,刚刚新建的对象在Eden中,经历一次Minor GC,Eden中的存活对象就会被移动到第一块survivor space S0,Eden被清空;等Eden区再满了,就再触发一次Minor GC,Eden和S0中的存活对象又会被复制送入第二块survivor space S1(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复制算法保证了S1中来自S0和Eden两部分的存活对象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避免了碎片化的发生)。S0和Eden被清空,然后下一轮S0与S1交换角色,如此循环往复。如果对象的复制次数达到16次,该对象就会被送到老年代中。下图中每部分的意义和上一张图一样,就不加注释了。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上述机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整个过程中,永远有一个survivor space是空的,另一个非空的survivor space无碎片

那么,Survivor为什么不分更多块呢?比方说分成三个、四个、五个?显然,如果Survivor区再细分下去,每一块的空间就会比较小,很容易导致Survivor区满,因此,我认为两块Survivor区是经过权衡之后的最佳方案。

六、有关年轻代的JVM参数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1)-XX:NewSize和-XX:MaxNewSize(jdk1.3or1.4)

用于设置年轻代的大小,建议设为整个堆大小的1/3或者1/4,两个值设为一样大。

2)-Xmn(jdk1.4or lator)

用于设置年轻代大小。例如:-Xmn10m,设置新生代大小为10m。此处的大小是(eden+ 2 survivor space).与jmap -heap中显示的New gen是(eden+1 survivor space)不同的。

3)-XX:SurvivorRatio

用于设置Eden和其中一个Survivor的比值,默认比例为8(Eden):1(一个survivor),这个值也比较重要。

例如:-XX:SurvivorRatio=4: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设置为4,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4,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6。

例子:-XX:SurvivorRatio=8,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8,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10。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package com.jvm.study.part3;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GCTe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_1MB = 1024 * 1024;

    /**
* @VM args:-verbose:gc -Xms20m -Xmx20m -Xmn10m -XX:SurvivorRatio=8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Allocation() {
byte[] allocation1, allocation2, allocation3, allocation4;
allocation1 = new byte[2 * _1MB];
System.out.println("1");
allocation2 = new byte[2 * _1MB];
System.out.println("2");
allocation3 = new byte[2 * _1MB];
System.out.println("3");
allocation4 = new byte[2 * _1MB];
System.out.println("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imeUnit.SECONDS.sleep(30);
testAllocation();
} }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结果: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1
2
3
[GC (Allocation Failure) [PSYoungGen: 7136K->632K(9216K)] 7136K->6784K(19456K), 0.0084250 secs] [Times: user=0.01 sys=0.01, real=0.01 secs]
[Full GC (Ergonomics) [PSYoungGen: 632K->0K(9216K)] [ParOldGen: 6152K->6635K(10240K)] 6784K->6635K(19456K), [Metaspace: 2562K->2562K(1056768K)], 0.0092126 secs] [Times: user=0.00 sys=0.00, real=0.01 secs]
4
Heap
PSYoungGen total 9216K, used 2290K [0x00000000ff600000, 0x0000000100000000, 0x0000000100000000)
eden space 8192K, 27% used [0x00000000ff600000,0x00000000ff83c960,0x00000000ffe00000)
from space 1024K, 0% used [0x00000000ffe00000,0x00000000ffe00000,0x00000000fff00000)
to space 1024K, 0% used [0x00000000fff00000,0x00000000fff00000,0x0000000100000000)
ParOldGen total 10240K, used 6635K [0x00000000fec00000, 0x00000000ff600000, 0x00000000ff600000)
object space 10240K, 64% used [0x00000000fec00000,0x00000000ff27afa8,0x00000000ff600000)
Metaspace used 2569K, capacity 4486K, committed 4864K, reserved 1056768K
class space used 277K, capacity 386K, committed 512K, reserved 1048576K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 第18章 finally子句

结果分析:

1、-Xmn=10m,但实际的新生代大小(PSYoungGen total 9216K)=eden大小(eden space 8192K)+1个survivor大小(from space 1024K)

4)-XX:+PrintTenuringDistribution

这个参数用于显示每次Minor GC时Survivor区中各个年龄段的对象的大小。

5).-XX:InitialTenuringThreshol和-XX:MaxTenuringThreshold

用于设置晋升到老年代的对象年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每个对象在坚持过一次Minor GC之后,年龄就加1。

参考:
http://blog.csdn.net/antony9118/article/details/51425581

http://*.com/questions/21476348/java-gc-why-two-survivor-sp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