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由来已经久矣,基本在语言产生的时候,可以说就有最初的音乐了。
在原始社会,音乐更多的是祭神的一种仪式,乐器也很简单,基本以鼓等打击乐器为主,现在在世界上很多还在原始部落的民族中还可以看到音乐这种最初的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音乐也随着发展了,出现了弦乐器和管乐器,比如现在最早的以气发生的乐器之一-埙,就可以说是箫、笛等的始祖。
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发展的进度在最初实际是等同的,但从对待音乐不同的看法上,也可以看出中外性格的差别,也很深的影响了各自音乐的历史发展。
音乐离不开乐器和相应的音乐理论,这些在中外是有很大差异的。我这里说的外国主要指欧洲。
音乐一般都是起源于宗教,也就是说,都是一种需要让人敬畏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中国的音乐走的是宫商角徵羽的五音路径,而且定下后,基本在*的音乐上无发展,虽然有人又加上了变徵和变羽,但在正式的音乐中是绝对不允许使用的,实际也造成了中国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呆板,少变化。
中国人更多的可以说是能工巧将,在一些小技艺小技巧方面,天下无双,对音乐也同样,除了在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上追求一种大气绚烂的效果外,民间音乐走的却是不同的途径,那就是追求曲调的变化和节奏感。在中国,全国各地的民歌其实都秉承一种思想,那就是节奏的变化。在正式音乐中,节奏是很慢的,因为有编钟之类的大家伙,不说别的,编钟的最低音,可以绵长几分钟,如果过分追求高速的节奏,就根本无法成曲了,所以正式音乐听来都有一种闲适的感觉。民间音乐其实很少有乐器伴奏,不受任何的约束,想起来就唱,在曲调上则追求快速变幻,以声音技巧为主。
外国最初走的就是理论化的道路。在最早的时候,希腊人就已经分析出音频和弦长度的关系了,换句话说,在理论基础上,外国可以做出音频相同的乐器,这在中国几乎是无法想像的。造成的后果就是外国的乐器可以一起演奏,这也许听着很好笑,现在不是基本都是众多乐器一起的吗?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中国的乐队,一种乐器只能有一种,比如古琴,由于工艺制造的关系,任何两个古琴的音准都是不同的,单独弹奏听不出来,但是如果两个一起演奏,就立即能分辨出来了。这和小提琴不同,在外国,随便两个小提琴的音准都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很容易的合奏。想想吧,在京剧里伴奏的小乐团,和外国的交响乐团一比较就知道期间的差别在哪里了。
我记得中国唯一适合群体演奏的就是马蹄琴,但那是蒙古族的玩意,追求的是气势磅礴,所以不同音问题也不大。如果提琴的合奏出了问题,则是任何一个指挥都无法原谅的。
中国人的独立,产生了独立的音乐,以单曲调的技巧为主,如《二泉映月》。外国人的理论,产生了乐团这种概念,更多的是以一种宗教性的磅礴气势感动人,所以出了《英雄》这样交响乐。这两种音乐并不能说谁优谁略,只能说各胜擅场。
这帖子是临时打的,都是凭的记忆,没有去查相关的资料,所以可能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