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python,就不得不说起解释型语言:
所谓解释型语言,是指程序不需要编译,程序在运行时才翻译成机器语言,每执行一次都要翻译一次。因此效率比较低。比如Basic语言,专门有一个解释器能够直接执行Basic程 序,每个语句都是执行的时候才翻译。
而python也是其中的一种解释型语言,而之所以我会选择学习python,其中之因有:python虽然是用c语言写的,但是它摈弃了c中非常复杂的指针,简化了python的语法,而这也是解释型语言的魅力所在。
每一种语言都会有着其产生之源,而说来也怪,python的产生也有着一个有趣的事件:
Python的创始人是Guido van Rossum(龟叔)。1989年圣诞节期间,或许龟叔是一名不愿在年轻有为时安逸下来的人吧,他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做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之所以以Python(大蟒蛇)作为该编程语言的名字,只因他是Monty Python的喜剧团体的爱好者(这的确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特性)。
而ABC是由Guido参加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就龟叔本人看来,ABC这种语言非常优美和强大,但却是专门为非专业程序员设计的。然而ABC语言并没有成功,只因其非开放性。Guido便在Python中避免这一错误,语言不能太过于‘开放’了,否则只会缺点盖过优点。
那为什么说python简便而优雅呢;以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
一.若你是以英语为母语的,那么写python代码,就好像是在写文章一样,而非像C,C++那样先定义,然后兜圈圈。
二.在队列操作性能上更具操作性
想要在一个数列中插入数用C语言:
int main()
{
int a[11] = { 1,4,6,9,13,16,19,28,40,100 };
int temp1, temp2, number, end, i, j;
scanf("%d", &number);
end = a[9];
if (number > end)
a[10] = number;
else
{
for (i = 0; i < 10; i++)
{
if (a[i] > number)
{
temp1 = a[i];
a[i] = number;
for (j = i + 1; j < 11; j++)
{
temp2 = a[j];
a[j] = temp1;
temp1 = temp2;
}
break;
}
}
}
for (i = 0; i < 11; i++)
{
if (i == 10)
{
printf("%d", a[i]);
break;
}
printf("%d ", a[i]);
}
printf("\n");
return 0;
}
而用python:
queue=['1','4','6','9','13','16','19','28','40','100']
i=0
n=input("请输入一个数\n")
for num in queue:
if int(n) < int(num):
queue[i]=n
break
i=i+1
print(queue)
简单明了而优雅,
有了python,结合java,数据挖掘、后端开发、数据分析、爬虫开发等方向就变得日益简单了。
看到此图,便可以得知python在当今IT中的很多项目中占据着最常被使用的语言之一的地位,python使它们更高速地发展,而它们也让python为世人所接纳传扬!
这就是python——简便而优雅。(71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