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冰火两重天 互联网金融巨头“天价”冲刺上市

时间:2022-10-15 17:12:37

多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估值浮出水面。风投机构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格局初定,大平台的估值在数百亿元至数千亿元之间,规模巨大。较早发展起来的单一业务平台如网贷类平台的前景不被投资机构看好,估值缩水甚至机构不再愿意投资。互联网金融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可谓“冰火两重天”。

估值冰火两重天 互联网金融巨头“天价”冲刺上市

  近日,蚂蚁金服IPO计划曝光,估值预计2000亿-2500亿元人民币(约350亿-400亿美元),市值堪比上市的股份制银行。此前,陆金所、京东金融以及微众银行均传出上市前的融资计划,互联网金融机构估值浮出水面。风投机构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格局初定,大平台估值规模从几百亿到几千亿,规模巨大。与此同时,较早发展起来的单一业务平台如网贷类平台,其前景已不被投资机构看好,估值缩水甚至机构不再愿意投资。互联网金融发展格局初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可谓“冰火两重天”。

  行业巨头估值高企

  互联网金融的估值神话还在继续,各路巨头已经开始在登陆资本市场的海面暗战厮杀。蚂蚁金服计划书显示,公司拟于2017年实现在A股上市。陆金所、京东金融也屡屡传出上市计划。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有关人士表示,陆金所也在积极备战IPO,不排除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市。不过,一些券商等机构人士则表示,基于互联网,此类平台的业务跨度很大,囊括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多部门。此类新兴金融机构想要登陆A股资本市场仍尚需时日。毕竟如何对这类依托于互联网具有庞大金融业务版图的机构进行有效监管还是摆在各部门面前的难题,金融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风险的防范,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上市之路的障碍就还没扫清。

  “按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的情况分析,从近期市值来看,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市值在2500亿-3500亿元之间。而蚂蚁金服的估值在2000亿-2500亿元左右,已经可以媲美国内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新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十分被市场看好。”深圳一家风投机构人士说,此类新兴金融机构被看好的原因在于其强大的互联网基因以及多年累积的巨大可变现的流量,如阿里、腾讯、京东。

  目前,蚂蚁金服正在进行B轮融资,金额或超100亿元人民币,公司估值预计在2000亿-2500亿元人民币。2015年7月,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引入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国开金融、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等在内的8家战略投资者。此前,京东金融宣布A轮融资66.5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融资完成后京东金融估值为466.5亿元人民币。据报道,腾讯旗下微众银行将达成4.5亿美元融资协议,投资人包括美国私募基金华平投资、新加坡淡马锡等,估值达5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362亿元。

  2016年初,陆金所对外宣布近期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B轮投资者9.24亿美元投资和A轮投资者行使认购期权投资的2.92亿美元,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达到185亿美元。2014年12月陆金所引入战略投资者大摩时,市场对其估值还在100亿美元左右,一年多的时间,陆金所的估值已接近翻番。2011年9月陆金所初始注册资金仅为8.37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场估值却高达185亿美元,按美元市价计算,约是初始投资额的145倍。广发证券(000776,股吧)认为,陆金所依托平安集团在行业内奠定了互联网金融的领军地位。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贷交易平台。经过几轮融资后,估值大幅提升。在剥离P2P业务后,陆金所将主要朝平台化业务转型,专注提供一个宽广持续的网络金融产品交易平台。未来陆金所的大平台战略将进一步推动平安品牌和其他业务的联动效应。

  国信证券(002736,股吧)认为,从现阶段来看,资本市场给予互联网金融公司估值比较乐观,处于历史高位,未上市互联网金融企业估值高企。投行人士认为,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这类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想象空间大,几乎能够覆盖全金融产业链,如支付、信贷、征信、证券、基金、保险等不同的业务,而这些业务此前是被分化到不同金融牌照下的机构里。同时,行业竞争市场化,对未来市场也有更强的敏锐的嗅觉,能通过技术去发掘新的市场因而更被投资机构看重。

  单一业务平台遇冷

  券商机构研究报告称,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这类依托于电商起家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高估值主要受益于其庞大的业务版图,而微众银行则有腾讯的技术以及可能提供的相关业务支持,以蚂蚁金服业务体系为例,支付、理财、信贷、保险、证券等板块均有布局。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认为,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分别布局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支付、众筹、理财、保险、证券七大业务。依托于原有的体系和不断增加的金融应用场景,完整的金融生态已经初步形成。

  与有完整生态链的公司相比,单一业务平台在历经早年的喧嚣后已经开始归于平静。“2015年,我们也想投资互联网金融,考察过多家发展得比较早的平台,包括网贷、众筹、理财类平台,但最终还是没有投资。一是考虑到政策风险,二是在大机构发力互联网金融后,这类平台的发展空间有限,草根平台的投资价值已经相当有限了。”国内某知名风投公司负责人表示,国内做得规模比较大的网贷平台的估值已经回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宜人贷的本次募资总额将仅为7500万美元,且一直不被市场看好。截至2月15日,宜人贷股价收报3.68美元/股,而发行价为10美元/股。

  网贷之家徐红伟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市场将由强大的资金或资源支持的公司胜出,毕竟金融的扩张需要强大的支持。以前风投跟进的模式也不可能再出现,不同于电商、团购等业务,金融业务有其特殊性,资金规模有限的风投并不太适合投资金融业。业内人士分析,风投的投资模式要求超高额的回报,同时秉持分散投资理念,且在投资过程中会设置不少条款可能会不利于公司业务长期的发展。“在2015年以前,很多同行拿着买来的注册量以及短期冲高的交投量去获得风投和上市公司的投资,当时风投和一些上市公司也非常热情,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停了,要么沉下去守住和扩展自己的业务,要么出局。”一位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坦承,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平台进入转型,从网贷到综合理财型平台,涉及信托、私募基金的销售等,不过现在监管让平台划清业务,私募类不涉及其他不被允许的金融业务,而网贷平台的运营需要审批等已经使行业进入了清肃期,以前行业内动不动就谈是否获得融资、是否拿到风投的谈论已经匿迹了。

  抢滩资本市场

  前述风投机构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格局初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强者越强,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对于较小规模平台,需要深耕属于自己的垂直细分领域,做到别人取代不了的水平才能发展下去。对于资本支持,中小平台会倾向于跟股东方或者业务关联方获得融资,此前,已经有不少较知名的平台通过上市公司的入股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未来,仍将会有一些平台将引入这类绕道资本。对于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就不仅是以获得资金支持为目的了,将充分考量到未来上市之路需要引入能提供强大支持的股东或者构建金融帝国需要的庞杂的各种资源。

  资料显示,2015年7月,蚂蚁金服融资一共引入的8家机构,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国开金融、人寿、人保、太保、新华人寿、春华基金和上海金浦产业基金。业内人士分析,在投资者方面,蚂蚁金服的投资者主要以中字头国企为主,强大的股东背景有利于公司在A股的上市之路,中字头国企的入股意味着蚂蚁金服可能在国内A股登陆。事实上,想要登陆资本市场的并不只蚂蚁金服一家,中国平安有关人士表示,陆金所分拆上市的计划已经无虞,预计2017年上市。京东金融方面,也传出将于2017年在战略新兴板上市。

  不过,一些券商等机构人士则表示,基于互联网,此类平台的业务跨度很大,囊括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多部门。此类新兴金融机构想要登陆A股资本市场仍尚需时日。毕竟,如何对这类依托于互联网具有庞大金融业务版图的机构进行有效监管是道难题,金融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风险的防范,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上市之路的障碍就还没扫清。

  “如果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不排除一些机构赴海外IPO。一方面,这类金融机构在高速拓展业务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海外上市渠道相对顺畅,宜人贷已经登陆了纽交所,已有先例,对于大机构来说更容易。”券商投行人士认为,考虑到A股的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现在企业还是更倾向于在国内上市,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品牌等方面的支持。

    扩展阅读: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公关营销,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54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