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是中国人古话常说的:吃人最短,拿人手软。
那么互惠原理如何发挥有效性呢?
1)互惠原理具有压倒性的力量:
2)能够产生多余的负债感。给予是一种责任,偿还是一种责任,接收也是一种责任。
3)相互退让:当一个人的要求从大变小的时候,人们和可能从拒绝变味顺从。对协议的达成具有更高的责任感和满意度。
这三条各列举了一些例子,基本原则是拒绝--退让。比如你被要求买一个你根本承受不起的东西,你拒绝了,但如果这个时候你再被推荐买一个价格相对低的东西,你很可能被接收。
但个人理解互惠原理其实是一个挺难把握的东西,原因有几点:
1)度很重要,太过则容易被人识别且产生反感。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信任缺失的情况下,使用互惠原理将会更加艰难。
谈一个我遇到的事情,有一天一个自称是升级防盗锁的人过来说要给我家免费升级防盗锁,是什么公司公司的。人家也许是骗子,所以我拒绝了,退一步,及时人家不是骗子,由于信任的缺失,你宁可相信人家意图不良,所以你拒绝了。也许人家的目的只是给你免费升级,然后后面收取服务费之类的。包括现在的美容机构提供的一些免费体验也是,你会去吗?你宁可相信人家不是为了给你免费做美容,而是为了让你购买他们的产品。这中间确实存在互惠原理的作用,但度不把握好,或者由于社会滥用,导致人警惕性加强,有的时候很难起到作用。
2)做到互惠最后能够不让他人识别你的目的。 讲一个小故事,我的眼镜坏了,需要调整一下,于是去眼镜店请求帮忙,我是想着可能要收取服务费的,但是人家一分钱没取,说是小修理,于是我一直惦记着下次配眼镜一定要找人家。 这就是互惠原则的时候,因为接收了恩惠,总会想着偿还。正是因为店家做的不懂声色,没有推销任何产品,纯粹就是为了帮忙修理,所以自己才会觉得欠了人家人情。但如果店家在修理过程中一直给你推销他的产品,把你搞的很烦,最后即使免费,可能你的偿还心里会打折扣,你甚至会厌恶人家。
3)很有用的是在提出请求的时候可以从大到小,把自己的真实目的放在最后。 这点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有用。先提出一个很有可能被拒绝的要求,然后再提出你的真是目的。
互惠原理可能失效的地方:
1)信任缺失,个人防范心理很强,由于一些社会经历或者个人经历,导致对其他人的恩惠都视而不见;
2)极度自私的人:极度自私的人的想法就是别人帮我什么都是应该的,我无需回报。因此互惠原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也行不通。
互惠原理的还一个副作用是:如果你是带着施给人恩惠然后求回报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当他们一旦没有对应的回报给你,可能对人际关系是一种伤害。
因此在恩惠给予之前一定要做好一个决定,没有任何回报也是可以完全接受的,你的出发点是无条件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