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业化趋向与产业发展政策
实现我国农村工业化,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迫切愿望。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所决定,在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重重难关。为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工业化必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而且要在工作上选择和贯彻一套有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倾斜的产业政策。
一、农村工业化的中国特色
所谓农村工业化,就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以发达的工业武装农业和其它各部门,使整个农村经济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先进的工业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农村工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1)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比重超过50%;(2)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比重超过50%;(3)在农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比重超过70%;(4)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基本上采用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即实现社会化、商品化和专业化;(5)农村各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1987年末,在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9041亿元中,非农业产值4594亿元,占比重为50、08%,首次超了农业所占比重;在农村工农业总产值6407亿元中,工业产值为1060亿元,占比重为35%。这些指标,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虽然相差还很远,但是它标志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序幕拉开了,八亿农民迈向工业化的征程开始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古今中外其它工业化模式相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1、时间上的滞后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而我国35年前提出的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至今还没有最终实现。
2、空间上的局部性。如果从全国工农业产侄的比重来说,我国早在1965年时,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就达到71%。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工业化已经实现了。但是,由于我国的原始积累是靠剥夺农村和农业实现的,因此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3、资金上的自费性。我国城市工业是靠农村和农业“输血”发展起来的。然而农村工业的发展资金,却不能奢望从国家和城市挤出多少油水;而主要是依靠农村经济的自我积累,靠农民自己掏腰包,自费搞农村工业化。
4、经营上的民办性。我国五十年代工业化以建立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而目前的农村工业化则是以建立个体或集体所有制小型企业为主。如果说前者具有官办性的话,那么后者便具有民办性特点。
5、调节上的市场性。国家对农村工业化的调节,不是靠行政计划,而是靠市场。农村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项目及数量,都由市场供求决定。因此,它们比城市工业有更多的灵活性。
二、影响农村工业化的双向因素
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同时受到两类相反方向因素的影响:一类是有利因素,它使农村工业化向正方向前进;另类是不利因素,它使农村工业化向反方向后退。
影响农村工业化的有利因素是:(1)我国城市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据1987年统计,在全国工农业总产侄中,工业产值占比重为75%。这样,便为农村工业化积累了技术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经验。(2)我国农村在改革十年来,已产生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它们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在竞争市场上发育。尽管它们还十分薄弱和落后,但毕竟是农村工业化的基础和温床。(3)农村一大批剩余劳动力已经从农业中闲置出来,正在寻找就业门路。他们在城市产业难以大量容纳的情况下,必然将开发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就业的主要手段。(4)广大农民在初步摆脱了贫穷得到温饱之后,迫切要求走向小康和富裕,要求缩小三大差别,而实现农村工业化则是变美好愿望为现实的必由之路。
影响农村工业化的不利因素是:
(1)农业长期停滞,资金严重短缺。农业是农村工业化的主要资金来源,而我国农业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60年。美国农民1人供养60人,而我国农民1人只供养4人。1984年以前,我国粮食一直不能维持十亿人口的温饱。1984年粮食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人均占有400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此以后的几年中,一直处于徘徊和倒退的状态。由于农业停滞,农民的农业收入很低,其它收入又少,因此,农民拿不出多少资金用于发展工业。
(2)市场体系未形成,竞争条件不平等。我国*统一市场处于残缺不全的未成熟阶段,国家在重要生产资料的分配方面还实行“双轨制”。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物资保证和平价供应,而对包括农村工业在内的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不仅物资不予保证,而且在价格上实行大大高于平价的议价。这样,处于弱小状态的农村工业在与城市大工业的竞争中,就处于一个明显的不平等地位。
(3)农民素质普遍较差,人才资源先天不足。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很差,全国两亿多文盲绝大多数在农村。由于文化素质差,导致技术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等都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这种状况的存在,导致农村工业化所需人才资源先天不足。
(4)城乡之间森严壁垒,物质基础严重薄弱。农村工业同城市工业一样,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交通、邮电、服务等条件,这些条件城市优于农村。但由于城乡区划和户藉制度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把城乡截然割断,使农村工业很难沾上城市优越条件的光。所以,农村工业的物质基础是十分薄弱的。
三、目前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为了巩固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现有成就,扬长避短,不断前进,争取农村工业化的早日实现,我们从现在起,应当着手选择适当的农村产业发展政策。
首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我们要认真记取我国工农业二元结构的沉痛教训,决不再走以牺牲农村和农业为代价换取半个工业化的老路,而要走出一条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实现整个工业化的新路子。为此,应当明确如下政策:(1)国家要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对重点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对农业开发工程的投资和扶贫投资,逐步增强农业后劲。(2)提高农产品价格,消除工农业产品比价的严重扭曲,缩小剪刀差,以调动农民增加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3)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信贷扶持,加速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其次,积极办好乡镇企业,为工业化奠定组织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就是乡镇企业,这是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之后的主要栖身之所,也是农村工业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出发点。。为此,一定要对其采取一系列保护政策:(1)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本地资源开办各种类型的乡镇企业,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保护农民务工的积极性。(2)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对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实行必要的调整引导,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予以扶持,对违背产业政策的企业予以限制。(3)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更新生产工艺和设备。(4)搞好小城镇建设,为乡镇企业提供优良的水、电、交通、通讯、科技、文化、住宅等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以农村城市化推进农村工业化。
最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工业化奠定市场基础。农村工业化要求农村具备一定的市场环境,以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为此,应当建立和完善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网络:(1)资金服务网。除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服务外,允许多种集资和借贷形式。(2)技术服务网。除专业技术队伍外,提倡农民组建技术服务站和技术示范户。(3)信息服务网。乡、村两级应建立信息交流站和信息服务员。(4)储运服务网。坚持集体和个人一齐上的原则,重点发展个体仓库和运输服务,运用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强大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的早日实现。
(此文发表于1992、5、20 佳木斯市经济学会讨论会,署名王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