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口变动

时间:2021-04-28 20:15:21

《人口原理概论》第5章 人口变动上

人口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是一个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不断变化的个人生命实体的总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总是在不断地变动着。人口变动是一个社会的历史过程,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是受一定的历史的生产方式制约和影响的。因此,研究人口变动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环境,必须充分认识和分析影响人口变动的诸因素,把握制约和支配这些变动的客观规律。本章所述人口变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自然变动、人口机械变动和人口社会变动。
一、人口自然变动
所谓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所引起的变动,是由人口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它之所以叫自然变动,是因为它与人作为生物的自然属性有关。人口自然变动是与人口机械变动和人口社会变动相对而言的。
制约人口自然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理因素,即生育机能、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等;二是社会因素,即经济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以上两方面因素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生理因素是人口自然变动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谈不上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也就无所谓人口的自然变动。但是,人口自然变动要受人口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为人和一般动物不同,一般动物繁殖是通过简单的两性结合而实现的,而人口生育则是要通过一定的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才能进行。婚姻、家庭关系不是自然关系,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道德、风习、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生人数的多少,出生率高低,决不能简单地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所具有的生育机能、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去加以说明,而必须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变化中寻求正确的答案。所以,人口的自然变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而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
(一)人口出生率变动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在人口死亡率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出生率高低是决定人口的自然变动的主要因素。控制人口的增长,主要是指控制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的承担者是育龄妇女,人口出生数是由妇女生育率和女性人口所占比例决定的。女性人口所占比例大,育龄妇女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大,从而引起人口出生率增高。而育龄妇女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又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就较多,出生率也较高。而高人口出生率又反过来形成人口年轻型结构,从而产生人口出生的惯性作用。
人口出生率变动是个历史过程,它的变动总趋势是不断下降的,即由高出生率阶段,经过高出生率下降阶段,最后过渡到低出生率阶段。由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人口出生率变动在世界各国之间表现很不平衡:一些发达国家己经进入人口低出生率阶段,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高出生率下降阶段,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高出生率阶段。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处于人口高出生率阶段,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一系列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到八十年代,人口出生率下降到20‰左右。世界其他一些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国家,现在也都在积极采取控制人口增长和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措施,从而使世界总人口出生率趋向下降。总之,世界总人口出生率,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由高到低最后稳定在低出生率水平,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人口生育率变动
人口生育率是指按一定年龄计算的每个育龄妇女生育的活婴数。影响人口生育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家庭经济职能及儿童经济价值,对生育有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手工劳动者不需要受较高的教育和较深的技术训练,他们参加劳动年龄较早,劳动力培训费用很低,儿童对家庭的经济贡献较大,故生育率高。相反,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受较高的教育和技术训练,参加劳动年龄较晚,劳动力培训费用很高,儿童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很小,故生育率低。
(2)职业因素。一般说来,有职业的妇女生育率较低,无职业的妇女生育率较高;高知识高技术职业的妇女生育率较低,低知识高技术职业的妇女生育率较高。
(3)保障因素。一般说来,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则生育率较低;相反,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低,对子女的依赖程度高,则生育率较高。
(4)文化因素。妇女生育的旺盛期,同时也是工作学习精力的旺盛期,为了自已发展的需要,她们愿意自觉地控制生育。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为了自已的事业,更愿意少生、优生、优育,更易于接受和掌握科学的节育措施。
(5)政策因素。不同的人口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生育率。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会促使生育率提高;相反,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会促使生育率下降。
生育率的变动趋势是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转变。其中,高生育率的特点是:早婚、早育、多育。也就是说,生育高峰期长而分散,育龄开始早而结束迟,生育曲线高而长。低生育率的特点是:晚婚、晚育、少育。也就是说,生育高峰期短而集中,育龄开始迟而结束早,生育曲线低而短。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妇女生育率已进入低生育率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大都处在高生育率阶段。世界人口生育率变动的总趋势是生育率下降。
(三)人口死亡率变动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死亡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死亡是个人生命周期的完结,但死亡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以及死亡人数的多少,死亡率的高低变化,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
人口死亡率变动的趋势是持续稳定地下降,死亡率的下降必然引起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近百年来,人口死亡率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高死亡率降为低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则由低寿命上升为高寿命。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的趋势,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缓慢下降型。这是发达国家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人口死亡率缓慢下降,并稳定在现代的低死亡率阶段。19世纪40年代以后,工业化国家的死亡率发生了根本性下降,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基本上稳定在低死亡率水平,人口死亡率变动甚微。
(2)迅速下降型。这是发展中国家在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由于采取了有力的控制死亡的措施,使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本世纪50至80年代,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变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降低速度快,幅度大,由60年代前的17‰降到70年代12‰。二是进入80年代,世界人口死亡率最低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拉美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化属于迅速下降型。死亡率由1949年的20‰,下降到1957年的10、8‰,再下降到1979年的6、2‰。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死亡率1982年为7‰。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口数减死亡人口数)与总人口数之比。出生和死亡是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的两大因素。当全年出生人口数超过死亡人口数时,人口增加;当全年出生人口数小于死亡人口数时,人口减少;当全年出生人口数等于死亡人口数时,人口处于静止状态,即人口零增长;当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稳定在一定水平时,人口处于稳定状态,出现稳定人口。所有这些数量依存关系,并不以社会生产方式为转移,也不随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水平、速度、结构等,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条件有密切关系,而这些因素归根到底又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方式有四种,即人口正增长、人口负增长、人口零增长、人口稳定增长。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人口增长由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自然调节平衡,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几乎处于零增长状态。到封建社会,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而出生率还维持在高水平,人口有了较慢的增长,人口处于缓慢的正增长阶段。19世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人口死亡率开始迅速下降,虽然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却十分迅速,人口处于迅速正增长阶段。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由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引起人口高速正增长。而一些发达国家,出生率降到很低水平,死亡率也下降并稳定在低水平,因此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口零增长、人口稳定增长的状况。目前,人类正在极力采取措施,阻止人口继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努力,尽量减慢人口增长速度。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口稳定慢增长或零增长。
二、人口机械变动
(一)人口机械变动
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即人口的迁移变化。人口机械变动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们改变常住地址的永久性移动;广义人口机械变动,既包括改变定居地点的永久性移动,也包括临时寄居和暂时移动。人口机械变动是每日每时都进行着的、永无止息的,就某个特定地区来讲,总是经常有人移入和有人移出。人口机械变动会使人口的地区分布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也会改变劳动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配状况。当然,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机械变动并不引起人口总量的增减。
影响人口机械变动的因素主要是:(1)自然因素,即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分布等。(2)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社会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例如一个国家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会引起人口的大迁移;城市的发展,新工业基地的建立等,都会引起人口的大量迁移。在我国*建设时期,人口迁移变动大都是由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引起的。例如,建设新的经济区域、开发边疆资源等,都引起人口的迁移。这种迁移是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统一领导下实现的,它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建设,有利于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二)世界人口迁移
1、世界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
从世界人口迁移的角度,可把世界人口历史分为七个阶段:
(1)公元5世纪以前。这一阶段,人类经历二百多万年,才增长到2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和亚洲。人口迁移的特点是:数量少、距离近、不集中。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相关联的。
(2)5世纪到15世纪。发生世界历史上最早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解体,斯拉夫人从顿河流域迁移到东欧和东南欧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迁移到亚洲南部和非洲北部等地。公元13世纪,亚洲人从亚洲高原向世界各国迁移。
(3)15世纪到18世纪。人类发现美洲和大洋洲新大陆,从15世纪中叶开始贩卖黑奴的活动,使非洲黑人大量流向美洲和大洋洲。
(4)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殖民者闯进美洲和大洋洲,用血腥镇压手段,为欧洲大批移民入境打开道路。同时,继续大规模贩运非洲黑人,结果使非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迅速下降,从1650年的18、34%,降到1850年的8、11%。这次世界人口大迁移的副产品,是开发了美洲和大洋洲,使欧洲人在这两个洲建立了新国家,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5)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个阶段是世界人口迁移的高峰阶段。人口继续从欧洲向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迁移。从1851年到1914年,流入美洲的欧洲迁居人口达4000万人,规模空前,其中迁入美国的人口最多。从19世纪后半叶起,亚洲国家人口也出现了向外迁移的浪潮,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谋生。
(6)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阶段爆发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世界人口迁移虽然数量不小,但逐渐处于低潮时期。例如美国,1900至1909年共接收移民820、2万人,而1930至1939年减至69、9万人。
(7)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又掀起一次大迁移浪潮。这次大迁移的特点与前几次不同,它不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迁移,而是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不是从宗主国向殖民地、附属国和保护国迁移,而是从殖民地、附属国和保护国向宗主国迁移。例如,阿尔及利亚、越南、摩洛哥等国人口向法国迁移,使法国由原来的净迁出地区变成了净迁入地区。
2、世界人口迁移数量概况
世界人口迁出最多的是非洲和欧洲。从1445年到1870年,四百多年里,非洲人口减少了4000-8000万。从1800年到现在不到二百年时间,全世界移民总数达8000万人以上。其中,欧洲移民占全世界移民总数的80%左右。仅从1846年到1939年的近百年时间,欧洲就向外移民5159万人,其中移出最多的是英国和爱尔兰,其次是意大利。欧洲向外移民最多的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详见欧洲向外移民表:

表5——1 1846年至1939年欧洲向外移民(万人)
————————————————————————————————————————————
时 期 英国爱尔兰 德 国 西班牙葡萄牙 俄 国 意大利 其 他 合 计
————————————————————————————————————————————
1846-1850 99、6 18、2 0、2 0、05 0、1 10、2 128、3
1851-1860 177、6 62、2 6、0 0、2 2、2 21、5 269、3
1861-1870 157、2 63、5 9、1 0、2 13、4 39、0 282、6
1871-1880 154、4 62、6 19、6 6、1 26、1 45、6 314、4
1881-1890 221、4 134、3 80、6 31、3 99、1 132、8 699、0
1891-1900 104、7 52、7 155、7 64、0 158、0 73、9 609、4
1901-1910 195、3 27、4 141、5 177、5 361、5 340、9 1237、8
1911-1920 183、4 9、1 170、8 112、3 219、4 190、3 885、3
1921-1930 180、0 54、7 85、5 66、2 110、2 96、0 592、6
1931-1939 31、9 15、0 23、5 20、9 25、9 22、1 139、3
————————————————————————————————————————————
合 计 1505、5 499、7 692、5 478、9 1015、9 972、0 5185、5
————————————————————————————————————————————

世界移民的移入区是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其中,北美洲吸收了世界移民的一半以上。十六世纪以前,生活在美国的土著民族——印地安人只有80万左右。十六世纪以后,外来移民大量增加,到1745年超过了印地安人,1907年一年内移入美国的人口就达128、7万人。从1820年到1977年,移入美国的人口总数为4769万人,平均每年移入数为30、35万人。详见移居美国人口表:

表5——2 1820年至1977年移居美国人口数(万人)
————————————————————————————————————————
时 期 移入人口数 平均每年移入数
————————————————————————————————————————
1820——1840 75、09 3、75
1841——1860 431、14 21、56
1861——1880 521、71 25、64
1881——1890 524、65 52、47
1891——1900 368、75 36、88
1901——1910 879、53 87、95
1911——1920 873、58 87、36
1921——1930 410、73 41、07
1931——1940 52、95 5、30
1941——1945 17、10 3、42
1946——1950 86、14 17、28
1951——1960 251、56 25、16
1961——1970 332、17 33、22
1971——1977 279、63 39、95
————————————————————————————————————————
合 计 4796、00 30、35
————————————————————————————————————————

除美国以外,移入人口较多的国家还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多年来这两个国家平均每年移入人口分别为15万和20万。但这两个国家同时也是人口移出国,因此,每年的净移入数并不太多。澳大利亚在七十年代,平均每年净移入约5万人口。

(此专著出版于1990、9、2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王振岳、聂鸣、石永利。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黑龙江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获中国人口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优秀科研成果奖。)

 


《人口原理概论》第5章 人口变动下

3、世界人口迁移的后果
(1)人口迁移促进移入国的经济繁荣。美国获得今天的经济繁荣,移民的功劳十分显著。由于移*要来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因而促使美国成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另外,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西亚石油国家,也是大量移民入境促进经济繁荣的实例。这些国家接受的移民工人数量相当于本国经济活动人口的半数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超过本国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如1971年卡塔尔外籍工人就占本国总人口的59%。这些国家由于大批移入人口,开发了石油资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甚至超过了最发达国家。详见下表:

表5——3 有关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
国家或地区 1977年 1981年 1984年
————————————————————————————————————————
科威特 11510 17270 19870
卡塔尔 8320 16590 21880
阿联酋 10480 15590 23770
————————————————————————————————————————
北 欧 4590 7510 10380
西 欧 6150 10870 12000
北 美 7020 10710 12980
————————————————————————————————————————

(2)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有所影响。人口迁移,可加速迁入国人口的增长幅度。1780至1790年,美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5‰,创造了发达国家有史以来最高的年人口增长速度。同时,人口迁移,还会影响迁入国和迁出国的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使迁入国男性和年轻人口比例增大,使迁出国女性和年老人口比例增大。
(3)人口迁移造成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自20世纪70年代后,接受移民入境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倾向于接受专业技术人员入境。这样,造成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本世纪60至70年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总共外流科学技术人才约30万人,主要流入发达国家。
(三)中国人口迁移
1、中国历史上五次人口大迁移
(1)公元3世纪末至5世纪初。当时,随着晋朝从洛阳迁都至建康(现在的南京),大量人口也就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2)公元10世纪。随着宋朝从开封迁都至临安(现在的杭州),大量人口再次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和珠江流域。
(3)公元13世纪。元朝时期,大量人口再次南迁。
(4)公元17世纪后。清朝时期,大量居民“闯关东”谋生,形成人口从黄河下游流域大规模迁往东北地区。据估计,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迁入东北的人口达2900万人。
(5)公元19世纪后。清朝时期,我国沿海居民大量迁居海外谋生。其人数约为2000万人,迁往的主要地区是东南亚和美国。
2、建国以来人口迁移概况
新中国建立以来,排除人口的国际迁移因素,国内范围的城镇乡之间迁入迁出数均为1900万人。大体可分四个阶段:
(1)1950-1960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人口迁移幅度的高潮时期。这是由于国家进行大规模工业基地建设和农业基地建设,大批农民进工厂,国家有计划地向黑龙江、宁夏、*等地集体移民开荒垦殖,使人口大量迁移。1954年为2200万人,1955年为2500万人,1956年为3000万人,1960年为3300万人。
(2)1961-1965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人口迁移幅度的低潮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发展进入调整阶段,工业收缩,迁移人口降为每年平均1500万人左右。
(3)1966-1976年。这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低谷阶段。十年动乱打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正常的人口迁移。1967至1969年年平均迁移人口500——600万人;1970——1976年因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下放,使人口迁移上升为1100万人至1600万人。
(4)1977年以来至今。这是我国人口迁移的平稳发展阶段。每年人口迁移量平均为1700万以上。
3、人口计划性迁移和自发性迁移
一般说来,居民不经有关部门许可,不允许自行移动定居地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要求人口计划性迁移,例如组织移民和退役军人到边远省区屯垦开荒等。但是,从建国前到建国后,我国始终存在自发性人口迁移的现象,迁移的人口主要是农民。迁移的主要路线是:(1)山东、河北、安徽等省人口向黑龙江、辽宁、吉林迁移;(2)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人口向内蒙古、宁夏迁移;(3)河南、山西南部人口向陕西、甘肃、青海和*迁移;(4)华中和四川人口向云南、贵州迁移;(5)东南沿海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人口向海外特别是东南亚迁移。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动机就是谋生,即从人口多土地少的地区,向土地多人口少的地区迁移。
三、人口社会变动
人口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动。人口社会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动,社会制度变化了,人口的社会构成也要发生变化。同一社会制度下,人口的社会构成也要发生变化。人口社会变动是社会经济条件变动的结果,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研究人口社会变动,必须充分认识制约人口社会变动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预见人口社会变动的基本趋势。人口社会变动包括婚姻变动、家庭变动、民族变动、文化变动、产业变动、职业变动等方面内容。
(一)婚姻变动
1、婚姻制度变动
婚姻是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式,婚姻不同于一般两性关系。人类最初是和其他动物一样,采取杂乱性交形式,后来才出现了制约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婚姻。婚姻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需要和性行为;二是社会属性,即性行为受社会条件制约。人类社会先后出现过几种婚姻制度:(1)群婚制。是原始社会同辈男女之间*通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婚姻制度,它是对杂乱性交的否定。(2)对偶婚。是排除兄弟姐妹之间通婚,而在许多丈夫中选择一个主夫,在许多妻子中选择一个主妻。(3)一夫多妻制。这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存在的一种婚姻关系。(4)一夫一妻制。是现代社会通行的婚姻制度。
2、初婚年龄变动
本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早婚现象普遍减少。例如,新加坡1957年时,15-19岁妇女有配偶的占19、7%,而到1970年下降到4、8%。斯里兰卡1953年,15-19岁妇女有配偶和同居的占23、7%,1963年为14、8%,1971年为10、4%。中国近50年内,妇女平均婚龄逐渐上升,四十年代为18、46岁,五十年代为19、02岁,六十年代为19、81岁,七十年代为21、59岁,1981年为22、82岁,1982年为22、66岁。
3、离婚比例变动
近三十年来,一些国家离婚率上升,例如美国,1926年结婚150万对,离婚12、3万对,离婚率达8%。1975年结婚与离婚比例为2:1,离婚率达51%。整个70年代,美国平均每年有220万对结婚,同时有110万对夫妇离婚。法国近年来结婚与离婚比例是8:1,荷兰为3:1,西德为3:1,丹麦为2、58:1。由于离婚率上升,育龄妇女中离婚和分居的比例增加。美国育龄妇女中离婚和分居的比例,1950年为4、9%,1960年为5、1%,1970年为6、3%。
(二)家庭变动
家庭变动主要是指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近三十年来,许多国家家庭规模趋于缩小,小家庭代替传统的大家庭。例如美国,1790年每户平均人口为6人,1842年为4、9人,1948年为3、6人,1978年为3、42人。欧洲一些国家的家庭人口比美国还要少。例如法国,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3、1人,西德为2、9人,瑞典为2、8人,苏联城市为3、6人,农村为4、3人。更有甚者,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盛行一种独身同居的“独身家庭”,而且这种“独身家庭”占本国家庭总数的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70年代末,瑞典为29、9%,西德为20、3%,法国为19、6%,美国为26、8%。

表5——4 美国家庭类型变化表(百万户)
——————————————————————————————————————————
1970年 % 1980年 %
——————————————————————————————————————————
总 计 63、4 100 82、4 100
夫妇成对家庭 44、7 70、4 49、3 60、1
有夫无妻家庭 1、2 1、9 1、9 1、3
有妻无夫家庭 5、5 8、7 9、1 11、0
男性独身家庭 4、1 6、5 9、3 11、3
女性独身家庭 7、9 12、5 12、8 15、5
——————————————————————————————————————————

在发展中国家,家庭规模也在逐渐缩小,但仍然比发达国家缩小速度慢些。据统计,1970年几个发展中国家家庭人口平均数为:叙利亚5、9人,泰国5、8人,墨西哥4、9人,巴西4、8人,智利5、1人。中国*家庭规模较大,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较多。全国每户平均人口,1928年为5、27人,1937年为5、1人,1938年为5、38人,1946年为5、4人。解放后,我国家庭规模逐渐缩小。1953年为4、33人,1964年为4、43人,1974年为4、78人,1982年为4、41人。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在全国22007558户
家庭中,一人户占7、9%,二人户占10、1%,三人户占16、1%,四人户占19、6%,五人户占18、4%,六人户占13、1%,七人户占8%,八人及以上户占7%。如果按家庭人口亲属关系划分,结果是:一对夫妻户占
4、8%,二代户占64、7%,三代户占17、2%,单身户占7、9%,其他占5、3%。
(三)其他变动
1、民族变动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也不同,有的增长快些,有的增长慢些,有的处于零增长或负增长。由于人口迁移,使各国或各地区的民族构成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当今世界人口大约分属2000个民族,其中,既有像汉族这样人数达9亿多的大民族,也有不到1000人的小民族。人口超过1亿的民族有:汉族、印度斯坦、美利坚、俄罗斯、孟加拉、日本族、巴西等7个民族。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居住区域,但也经常在发生变化。
2、文化变动
总的来说,世界人口的文化素质是由低向高发展的。但是,各国人口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不同,各国文化层次结构也不相同。例如我国,建国以来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有很大变化。1949年为11、7万人,1957年为44、1万人,1960年为96、2万人,1962年为83万人,1966年为53、4万人,1970年为4、8万人,1976年为56、5万人,1979年为102万人,1982年为115、4万人。可见,建国初期迅速憎长,1962年经济调整时期有所下降,*开始时降到最低点,以后又逐渐上升。1982年与1949年相比,提高接近10倍。
3、产业变动
所谓产业变动就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分布的变动。各国产业变动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人口比重越来越小,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各国各时期产业变动情况都不相同。例如,日本1975年与1872年对比,人口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872年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分别是:87、3%、4、3%、8、4%;1975年变动为:14、0%、34、2%、51、8%。再如美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1960年分别为:7%、36%、57%;1980年变动为:2%、32%、66%。详见下列1980年以前有关国家经济活动人口产业结构表:

表5——5 1980年以前有关国家人口产业结构表

————————————————————————————————————————
国 家 经济活动人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中 国 100、0 73、7 16、0 10、3
日 本 100、0 10、6 33、3 56、1
法 国 100、0 8、2 33、1 58、7
英 国 100、0 2、4 36、6 61、0
阿富汗 100、0 60、1 12、8 27、1
巴基斯坦 100、0 53、9 18、1 28、0
泰 国 100、0 73、2 8、5 18、3
——————————————————————————————————————————

4、职业变动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变动,人口的职业结构也发生变动。以美国为例,1974年与1950年相比,经济活动人口中从事智力型职业的人数增加了86%,从事体力型职业的人数仅增加了19%。到1980年智力型职业的人数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为44、2%。苏联从事智力型职业的人数增加也很快,1959年仅占19、5%,而到1970年达到27、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放后,从事智力劳动职业的人员虽然有很大的增长,但所占比例仍然很低,1982年普查时仅达到7、92%。

(此专著出版于1990、9、2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王振岳、聂鸣、石永利。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黑龙江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获中国人口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优秀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