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新定义管理

时间:2024-10-27 08:09:16

转载请注明:来自****以及备注作者,本文原创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这或许是最早提出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的思想。最近几年,我们面临着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互联网+”、“风口”、“人工智能”等等新概念层出不穷。那么企业在做选择的时候,就要顺应潮流、顺应环境,当你的选择使得企业站在风口上时,你就会飞起来。反之,如果做出的选择跟周围的趋势无关,资本、人才、政策都不会站在你这边。

我在课堂上和书上学习到企业要做PEST分析,PESTILE各种分析,其实周围的环境已经帮助做了分析,但是环境更是瞬息万变。所以,对课堂上的知识,要进行分情况的变革管理。今天这份作业的目的就是谈一谈人工智能对于管理的影响。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在去年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他的实际应用有机器视觉,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规划,自动驾驶,博弈,智能控制,机器人等。

二、什么行业最可能被人工智能率先取代?

只是单纯的机械重复和缺乏创造力的职业并不是最容易被替代的。最容易被替代的职业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第一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第二较为机械重复、可替代度高。事实上,并不是最底层的职业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也不是说相对精英化的职业就难以被人工智能替代。而是中产特权的一些职业,附加值挺高的职业,例如安防,图像识别类,翻译、会计以及司法、医疗行业,还有绝大部分的程序员。

三、什么是人工智能带给管理学的变革?

1、管理对象的变化

对于人性的假定和探索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将人矮化为产生效率的流水线工序,哈佛大学梅奥教授革命性的霍桑实验中的发现,管理学中的人是社会人,社会人不仅仅在意经济利益,也在意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关系。

对于机器人,我们的管理出发点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将机器人仅仅视为物品、视为机器、视为人类的奴隶,我估计我们更应该将机器人视为另外一种平等的智慧体、合作的智慧体、具有协商机制的智慧体。当人变得越来越透明的时候,尚处于灰箱机制的机器人成为未来管理学不得不关注的对象。单从这一点上来,我认为未来的管理学将面临巨大变化。

2、管理方式的变化

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组织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绩效,从车间流水线之父亨利·福特到事业部创建人通用汽车总裁斯隆都在组织管理方式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探索。福特的车间流水线模式,按照程序安排工人和工具,运用工作传送带传送工具,使用滑轮装配线转运备件,尽可能地降低了工人的多余活动和动作,将工人固定在流水线上以标准化的动作来完成既定工序。福特时代,车间就是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仅是车间的高效运转很难带来整体的高效,甚至带来组织内部巨大的内耗。小艾尔弗雷德·普里查德·斯隆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在通用汽车公司构建了科层式的分权集中管理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人将不再是劳动的主要完成者,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将成为主力,智慧的*调动平台将使信息实时畅通,最优的决策将及时下达,在这种情境下,科层式管理方式是否还有进一步留存在必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管理目标的变化。

在整个二十世纪,组织管理的目标都是绩效。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大量运用的机器人将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物质所带来的绩效感快速下降。

4、管理手段的变化。

对于那些已经获得了较高智慧的机器人,他们在长期的学习中也获得了情感,我们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哪?这确实是一个还未有解的难题。

四、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给管理学的挑战?

关于人工智能可能给各种职业带来的颠覆效应,已经敲响了很多警钟,尤其是那些容易实现自动化的工作岗位。但各级管理者也必须适应一个充满智能机器的世界。从一线主管到顶尖高管,管理者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继续取得成功?下面根据我的理解列举了一些做法。

1、顺应时代趋势,把重复性工作交给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的帮助下,去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推出了智能海报机器人,一小时可以设计出五千张海报,而美联社已经将企业季报的报道数量从大约300篇增加到4400篇。通过这种方式,科技便可为记者腾出更多的时间撰写调查报告和解读性报道。

2、管理者专注判断工作

很多决策所需要的洞察力都不是人工智能单纯通过数据所能获得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充分利用自己对组织发展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还要融入同理心和伦理反思。这是人类判断的核心所在——利用经验和技能制定至关重要的商业决策。

3、把智能机器当做“同事”对待

如果管理者将人工智能视作同事,没有必要与机器展开竞争。虽然人类的判断力不太可能实现自动化,但智能机器却可以为这种工作提供许多帮助,支持人们的决策流程,并进行数据驱动的模拟计算,甚至搜索和发现各种活动。人工智能不仅能提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还可以让管理者通过对话或其他直观的方式,与智能机器展开更好的互动。人工智能将成为随时待命的助理和顾问。

4、像设计师一样工作

虽然管理者自己的创造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或许还是他们利用他人创造力的能力。管理者-设计师可以将各种各样的想法集合成一套完整、可行且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他们将设计思维整合到团队和组织管理中。

5、发展社交技能和构建人脉网络

社交技巧,这种能力对于人脉、培训和协作至关重要,因此能够帮助他们在众多行政和分析职能都交给人工智能处理的未来世界中脱颖而出。虽然未来将使用数字技术挖掘与合作伙伴、客户和社区有关的信息,甚至进行判断,但却必须树立和聚合不同的观点、分析和经验。

五、总结

人工智能最终将会成为更廉价、更高效甚至更公平的技术。但管理者不应担忧,这只是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重点将随时转向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领域。机器人可以撰写财报是一回事,但只有人类才能从中提炼出可以与员工交流的信息,并传递目标感。

追踪计划和资源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机器的任务,但起草战略仍然是人类的专属任务。简而言之,我们建议使用人工智能来实现行政流程的自动化,并增强人类的决策能力,但不能使用机器取代人类进行决策。

管理者必须尝试人工智能,采用新的关键绩效指标来推动技术普及。人工智能将引入新的成功标准:合作能力、信息共享、实验、学习和决策制定效果,以及突破组织的局限展开思考的能力。

管理者需要针对创造力、合作能力、同理心和判断能力开发培训和招聘战略。虽然这种颠覆不会一蹴而就,但发展速度却在加快,而背后蕴含的深远意义也远超多数管理者的预想。有能力评估未来劳动力状况的人可以更好地迎接人工智能的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