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house是一个用于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列式数据库管理系统(columnar DBMS)。
传统数据库在数据大小比较小,索引大小适合内存,数据缓存命中率足够高的情形下能正常提供服务。但残酷的是,这种理想情形最终会随着业务的增长走到尽头,查询会变得越来越慢。你可能通过增加更多的内存,订购更快的磁盘等等来解决问题(纵向扩展),但这只是拖延解决本质问题。如果你的需求是解决怎样快速查询出结果,那么ClickHouse也许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应用场景:
1.
绝大多数请求都是用于读访问的2.
数据需要以大批次(大于1000行)进行更新,而不是单行更新;或者根本没有更新操作3.
数据只是添加到数据库,没有必要修改4.
读取数据时,会从数据库中提取出大量的行,但只用到一小部分列5.
表很“宽”,即表中包含大量的列6.
查询频率相对较低(通常每台服务器每秒查询数百次或更少)7.
对于简单查询,允许大约50毫秒的延迟8.
列的值是比较小的数值和短字符串(例如,每个URL只有60个字节)9.
在处理单个查询时需要高吞吐量(每台服务器每秒高达数十亿行)10.
不需要事务11.
数据一致性要求较低12.
每次查询中只会查询一个大表。除了一个大表,其余都是小表13.
查询结果显著小于数据源。即数据有过滤或聚合。返回结果不超过单个服务器内存大小
相应地,使用ClickHouse也有其本身的限制:
1.
不支持真正的删除/更新支持 不支持事务(期待后续版本支持)2.
不支持二级索引3.
有限的SQL支持,join实现与众不同4.
不支持窗口功能5.
元数据管理需要人工干预维护
常用SQL语法
- 列出数据库列表show databases;-- 列出数据库中表列表show tables;-- 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test;-- 删除一个表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t1;-- 创建第一个表create /*temporary*/ table /*if not exists*/ test.m1 (id UInt16,name String) ENGINE = Memory;-- 插入测试数据insert into test.m1 (id, name) values (1, 'abc'), (2, 'bbbb');-- 查询select * from test.m1;
默认值
默认值 的处理方面, ClickHouse 中,默认值总是有的,如果没有显示式指定的话,会按字段类型处理:
数字类型, 0
字符串,空字符串
数组,空数组
日期, 0000-00-00
时间, 0000-00-00 00:00:00
注:NULLs 是不支持的
数据类型
1.
整型:UInt8,UInt16,UInt32,UInt64,Int8,Int16,Int32,Int64
范围U开头-2N/2~2N-1;非U开头0~2^N-12.
枚举类型:Enum8,Enum16
Enum('hello'=1,'test'=-1),Enum是有符号的整型映射的,因此负数也是可以的3.
字符串型:FixedString(N),String
N是最大字节数,不是字符长度,如果是UTF8字符串,那么就会占3个字节,GBK会占2字节;String可以用来替换VARCHAR,BLOB,CLOB等数据类型4.
时间类型:Date5.
数组类型:Array(T)
T是一个基本类型,包括arry在内,官方不建议使用多维数组6.
元组:Tuple7.
结构:Nested(name1 Type1,name2 Type2,...)
类似一种map的结
物化列
指定 MATERIALIZED 表达式,即将一个列作为物化列
处理了,这意味着这个列的值不能从insert
语句获取,只能是自己计算出来的。同时,
物化列也不会出现在 select *
的结果中:
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m2;create table test.m2 (a MATERIALIZED (b+1),b UInt16) ENGINE = Memory;insert into test.m2 (b) values (1);select * from test.m2;select a, b from test.m2;
表达式列
ALIAS 表达式列某方面跟物化列相同,就是它的值不能从 insert 语句获取。不同的是, 物化列 是会真正保存数据(这样查询时不需要再计算),
而表达式列不会保存数据(这样查询时总是需要计算),只是在查询时返回表达式的结果。
create table test.m3 (a ALIAS (b+1), b UInt16) ENGINE = Memory;insert into test.m3(b) values (1);select * from test.m3;select a, b from test.m3;
引擎/engine
引擎是clickhouse设计的精华部分
TinyLog
最简单的一种引擎,每一列保存为一个文件,里面的内容是压缩过的,不支持索引
这种引擎没有并发控制,所以,当你需要在读,又在写时,读会出错。并发写,内容都会坏掉。
应用场景:
a. 基本上就是那种只写一次
b. 然后就是只读的场景。
c. 不适用于处理量大的数据,官方推荐,使用这种引擎的表最多 100 万行的数据
drop table if exists ;create table (a UInt16, b UInt16) ENGINE = TinyLog;insert into (a,b) values (7,13);
Log
这种引擎跟 TinyLog 基本一致
它的改进点,是加了一个 __marks.mrk 文件,里面记录了每个数据块的偏移
这样做的一个用处,就是可以准确地切分读的范围,从而使用并发读取成为可能
但是,它是不能支持并发写的,一个写操作会阻塞其它读写操作
Log 不支持索引,同时因为有一个 __marks.mrk 的冗余数据,所以在写入数据时,一旦出现问题,这个表就废了
应用场景:
同 TinyLog 差不多,它适用的场景也是那种写一次之后,后面就是只读的场景,临时数据用它保存也可以
drop table if exists ;create table (a UInt16, b UInt16) ENGINE = Log;insert into (a,b) values (7,13);
Memory
内存引擎,数据以未压缩的原始形式直接保存在内存当中,服务器重启数据就会消失
可以并行读,读写互斥锁的时间也非常短
不支持索引,简单查询下有非常非常高的性能表现
应用场景:
a. 进行测试
b. 在需要非常高的性能,同时数据量又不太大(上限大概 1 亿行)的场景
Merge
一个工具引擎,本身不保存数据,只用于把指定库中的指定多个表链在一起。
这样,读取操作可以并发执行,同时也可以利用原表的索引,但是,此引擎不支持写操作
指定引擎的同时,需要指定要链接的库及表,库名可以使用一个表达式,表名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指定
create table test.tinylog1 (id UInt16, name String) ENGINE=TinyLog;create table test.tinylog2 (id UInt16, name String) ENGINE=TinyLog;create table test.tinylog3 (id UInt16, name String) ENGINE=TinyLog;insert into test.tinylog1(id, name) values (1, 'tinylog1');insert into test.tinylog2(id, name) values (2, 'tinylog2');insert into test.tinylog3(id, name) values (3, 'tinylog3');use test;create table (id UInt16, name String) ENGINE=Merge(currentDatabase(), '^tinylog[0-9]+');select _table,* from order by id desc
Distributed
与 Merge 类似, Distributed 也是通过一个逻辑表,去访问各个物理表,设置引擎时的样子是:
Distributed(remote_group, database, table [, sharding_key])
Null
空引擎,写入的任何数据都会被忽略,读取的结果一定是空。
但是注意,虽然数据本身不会被存储,但是结构上的和数据格式上的约束还是跟普通表一样是存在的,同时,你也可以在这个引擎上创建视图
Buffer
1.
Buffer 引擎,像是Memory 存储的一个上层应用似的(磁盘上也是没有相应目录的)2.
它的行为是一个缓冲区,写入的数据先被放在缓冲区,达到一个阈值后,这些数据会自动被写到指定的另一个表中3.
和Memory 一样,有很多的限制,比如没有索引4.
Buffer 是接在其它表前面的一层,对它的读操作,也会自动应用到后面表,但是因为前面说到的限制的原因,一般我们读数据,就直接从源表读就好了,缓冲区的这点数据延迟,只要配置得当,影响不大的5.
Buffer 后面也可以不接任何表,这样的话,当数据达到阈值,就会被丢弃掉
一些特点:
如果一次写入的数据太大或太多,超过了 max 条件,则会直接写入源表。
删源表或改源表的时候,建议 Buffer 表删了重建。
“友好重启”时, Buffer 数据会先落到源表,“暴力重启”, Buffer 表中的数据会丢失。
即使使用了 Buffer ,多次的小数据写入,对比一次大数据写入,也 慢得多 (几千行与百万行的差距)
-- 创建源表create table (sdt Date, id UInt16, name String, point UInt16) ENGINE=MergeTree(sdt, (id, name), 10);-- 创建 Buffer表-- Buffer(database, table, num_layers, min_time, max_time, min_rows, max_rows, min_bytes, max_bytes)create table test.mergetree_buffer as ENGINE=Buffer(test, mergetree, 16, 3, 20, 2, 10, 1, 10000);insert into (sdt, id, name, point) values ('2017-07-10', 1, 'a', 20);insert into test.mergetree_buffer (sdt, id, name, point) values ('2017-07-10', 1, 'b', 10);select * from ;select '------';select * from test.mergetree_buffer;
Set
Set 这个引擎有点特殊,因为它只用在 IN 操作符右侧,你不能对它 select
create table (id UInt16, name String) ENGINE=Set;insert into (id, name) values (1, 'hello');-- select 1 where (1, 'hello') in ; -- 默认UInt8 需要手动进行类型转换select 1 where (toUInt16(1), 'hello') in ;
Join
TODO
MergeTree
这个引擎是 ClickHouse 的重头戏
,它支持一个日期和一组主键的两层式索引
,还可以实时更新数据
。同时,索引的粒度可以自定义,外加直接支持采样功能
MergeTree(EventDate, (CounterID, EventDate), 8192)MergeTree(EventDate, intHash32(UserID), (CounterID, EventDate, intHash32(UserID)), 8192)
SummingMergeTree
1
.SummingMergeTree 就是在 merge 阶段把数据sum求和2
.sum求和的列可以指定,不可加的未指定列,会取一个最先出现的值
create table (sdt Date, name String, a UInt16, b UInt16) ENGINE=SummingMergeTree(sdt, (sdt, name), 8192, (a));insert into (sdt, name, a, b) values ('2018-06-10', 'a', 1, 20);insert into (sdt, name, a, b) values ('2018-06-10', 'b', 2, 11);insert into (sdt, name, a, b) values ('2018-06-11', 'b', 3, 18);insert into (sdt, name, a, b) values ('2018-06-11', 'b', 3, 82);insert into (sdt, name, a, b) values ('2018-06-11', 'a', 3, 11);insert into (sdt, name, a, b) values ('2018-06-12', 'c', 1, 35);-- 手动触发一下 merge 行为optimize table ;select * from ;
AggregatingMergeTree
AggregatingMergeTree 是在 MergeTree 基础之上,针对聚合函数结果,作增量计算优化的一个设计,它会在 merge 时,针对主键预处理聚合的数据
应用于AggregatingMergeTree 上的聚合函数除了普通的 sum, uniq等,还有 sumState , uniqState ,及 sumMerge , uniqMerge 这两组
1.
聚合数据的预计算
是一种“空间换时间”的权衡,并且是以减少维度为代价的
dim1 | dim2 | dim3 | measure1 |
---|---|---|---|
aaaa | a | 1 | 1 |
aaaa | b | 2 | 1 |
bbbb | b | 3 | 1 |
cccc | b | 2 | 1 |
cccc | c | 1 | 1 |
dddd | c | 2 | 1 |
dddd | a | 1 | 1 |
假设原始有三个维度,一个需要 count 的指标
dim1 | dim2 | dim3 | measure1 |
---|---|---|---|
aaaa | a | 1 | 1 |
aaaa | b | 2 | 1 |
bbbb | b | 3 | 1 |
cccc | b | 2 | 1 |
cccc | c | 1 | 1 |
dddd | c | 2 | 1 |
dddd | a | 1 | 1 |
通过减少一个维度的方式,来以 count 函数聚合一次 M
dim2 | dim3 | count(measure1) |
---|---|---|
a | 1 | 3 |
b | 2 | 2 |
b | 3 | 1 |
c | 1 | 1 |
c | 2 | 1 |
2.
聚合数据的增量计算
对于 AggregatingMergeTree 引擎的表,不能使用普通的 INSERT 去添加数据,可以用:a.
INSERT SELECT 来插入数据b.
更常用的,是可以创建一个物化视图
drop table if exists ;create table (sdt Date, dim1 String, dim2 String, dim3 String, measure1 UInt64) ENGINE=MergeTree(sdt, (sdt, dim1, dim2, dim3), 8192);-- 创建一个物化视图,使用 AggregatingMergeTree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aggregatingmergetree_view;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test.aggregatingmergetree_viewENGINE = AggregatingMergeTree(sdt,(dim2, dim3), 8192)asselect sdt,dim2, dim3, uniqState(dim1) as uvfrom by sdt,dim2, dim3;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aaaa', 'a', '10', 1);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aaaa', 'a', '10', 1);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aaaa', 'b', '20', 1);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bbbb', 'b', '30', 1);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cccc', 'b', '20', 1);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cccc', 'c', '10', 1);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dddd', 'c', '20', 1);insert into (sdt, dim1, dim2, dim3, measure1) values ('2018-06-10', 'dddd', 'a', '10', 1);-- 按 dim2 和 dim3 聚合 count(measure1)select dim2, dim3, count(measure1) from group by dim2, dim3;-- 按 dim2 聚合 UVselect dim2, uniq(dim1) from group by dim2;-- 手动触发mergeOPTIMIZE TABLE test.aggregatingmergetree_view;select * from test.aggregatingmergetree_view;-- 查 dim2 的 uvselect dim2, uniqMerge(uv) from test.aggregatingmergetree_view group by dim2 order by dim2;
CollapsingMergeTree
是专门为 OLAP 场景下,一种“变通”存数做法而设计的,在数据是不能改,更不能删的前提下,通过“运算”的方式,去抹掉旧数据的影响,把旧数据“减”去即可,从而解决"最终状态"类的问题,比如 当前有多少人在线?
“以加代删”的增量存储方式,带来了聚合计算方便的好处,代价却是存储空间的翻倍,并且,对于只关心最新状态的场景,中间数据都是无用的
CollapsingMergeTree 在创建时与 MergeTree 基本一样,除了最后多了一个参数,需要指定 Sign 位(必须是 Int8 类型)
create table (sign Int8, sdt Date, name String, cnt UInt16) ENGINE=CollapsingMergeTree(sdt, (sdt, name), 8192, sign);
身边有些朋友面试找不到工作,我就干脆弄一个免费知识星球????,分享一下我平时看的技术文章,大家一起监督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