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尝试总结立体几何中常见几何体的建系类型,比如正四面体中、正三棱柱中、四棱锥等中的建系方法,坐标计算方法等,便于学习。
典例剖析
例1【正四面体中的建系】
如图,正四面体P−ABC中,D、E分别是AB和PC的中点,则直线AE与PD所成角的余弦值是多少?
法1:空间向量法,如图所示,PF⊥面ABC,F为ΔABC的中心,
以点D为坐标原点,以DF、DB以及与FP平行的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令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得到以下点的空间坐标
D(0,0,0),A(0,−1,0),B(0,1,0),
C(−√3,0,0),P(−√33,0,2√63),E(−2√33,0,√63),
则有→PD=(√33,0,−2√63);→AE=(−2√33,1,√63);
令异面直线PD和AE的夹角为θ,则有cosθ
=|√33⋅(−2√33)+0⋅1+(−2√63⋅√63)|√(√33)2+(−2√63)2⋅√(−2√33)2+12+(√63)2=23。
说明:向量的夹角范围为[0,π],两异面直线的夹角范围[0,π2]。
法2:立体几何法,先作再证后算。
思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是经过平移,使其相交,构建三角形来计算。
过点A做AM//BC,过点B做BM//AC交AM于点M,
点F、H、G分别是线段PB、AM、BD的中点,连接HF、FG、HG,
则有EF//==AH,则AE//FH,又PD//FG,故∠HFG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AE=FH=PD=√3,FG=√32;
又在ΔAHG中,AH=1,AG=32,∠HAG=60∘,
由余弦定理可知,HG=√72,
在ΔHFG中,HF=√3,FG=√32,HG=√72,
由余弦定理可知cos∠HFG=23。
例2【四棱锥中的建系】(2017凤翔中学第三次月考理科第19题)
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PA⊥底面ABCD,且PA=2,Q是PA的中点.
(1)证明:BD⊥平面PAC ;暂略
(2)求二面角C−BD−Q的余弦值。
分析:有题可知,AB、AP、AD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AD、AP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点B(2,0,0),C(2,2,0),D(0,2,0),Q(0,0,1),
所以→BD=(−2,2,0),→BQ=(−2,0,1),
设平面BDQ的法向量为→m=(x,y,z),则有
{→m⊥→BD→m⊥→BQ ⟹{→m⋅→BD=0→m⋅→BQ=0
即{−2x+2y=0−2x+z=0,可以取→m=(1,1,2)
平面BDC的法向量为→n=(0,0,1),
设二面角C−BD−Q为θ,由图可知,θ为钝角,则有
cosθ=−|cos<→m,→n>|=−→m⋅→n|→m||→n|=−2√6=−√63
所以二面角C−BD−Q的余弦值为−√63。
例3【正三棱柱中的建系】【2019届宝鸡市高三理科数学质检Ⅰ第10题】
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AA1=2,则异面直线AB1与CA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法1】空间向量法,第一种建系方式;以点A为坐标原点,以AC,AA1分别为y、z轴,以和AC垂直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0,0),B(√3,1,0),A1(0,0,2),B1(√3,1,2),C(0,2,0),
→AB1=(√3,1,2),→A1C=(0,2,−2),且线线角的范围是[0,π2],
故所求角的余弦值为|cos<→AB1,→A1C>|=|1×2+2×(−2)|√8×√8=14。故选C。
【法1】空间向量法,第二种建系方式;以BN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1,0,0),B(0,√3,0),C(−1,0,0),A1(1,0,2),B1(0,√3,2),C1(−1,0,2),
→AB1=(−1,√3,2),→A1C=(−2,0,−2),且线线角的范围是[0,π2],
故所求角的余弦值为|cos<→AB1,→A1C>|=|−1×(−2)+√3×0+2×(−2)|√8×√8=14。故选C。
【法2】:立体几何法,补体平移法,将正三棱柱补体为一个底面为菱形的直四棱柱,连结B1D,则B1D//A1C,
故异面直线AB1与CA1所成角,即转化为共面直线AB1与B1D所成的角∠AB1D,连结AD,
在ΔAB1D中,AB=AA1=2,可得AB1=B1D=2√2,AD=2√3,
由余弦定理可知,cos∠AB1D=(2√2)2+(2√2)2−(2√3)22×2√2×2√3=14,
故所求为14,故选C。
例4【2018年全国卷Ⅰ第18题】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以DF为折痕把△DFC折起,使点C到达点P的位置,且PF⊥BF,
(1).证明:平面PEF⊥平面ABFD;
证明:由已知可得,BF⊥PF,BF⊥EF,
又PF∩EF=F,PF⊆平面PEF,EF⊆平面PEF,
所以BF⊥平面PEF,又BF⊆平面ABFD,
所以平面PEF⊥平面ABFD;
(2).求DP与平面ABF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作PH⊥EF,垂足为H,由(1)得,PH⊥平面ABFD,以H为坐标原点,→HF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BF|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
由(1)得到,DE⊥PE,又DP=2,DE=1,所以PE=√3,
又PF=1,EF=2,所以PE⊥PF,可得PH=√32,EH=32,
则H(0,0,0),P(0,0,√32),D(−1,−32,0),
则→DP=(1,32,√32),→HP=(0,0,√32)为平面ABFD的法向量,
设DP与平面ABFD所成角为θ,则sinθ=|cos<→HP,→DP>|=|→HP⋅→DP|→HP||→DP||=34√3=√34,
所以DP与平面ABF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
例5【长方体中建系】【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第17题】
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
(1).证明:BE⊥平面EB1C1;
分析:需要证明线面垂直,往往先要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解析:由已知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故B1C1⊥BE,
又BE⊥EC1,B1C1⊂平面EB1C1,EC1⊂平面EB1C1,B1C1∩EC1=C1,
故BE⊥平面EB1C1;
(2).若AE=A1E,求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
解析:由(1)知道∠BEB1=90∘,由题设可知Rt△ABERt△A1B1E,所以∠AEB=45∘,故AE=AB,AA1=2AB,
以D为坐标原点,→DA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DA|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C(0,1,0),B(1,1,0),C1(0,1,2),E(1,0,1),→CB=(1,0,0),→CE=(1,−1,1),→CC1=(0,0,2),
设平面EBC的法向量→n=(x,y,z),
则{→CB⋅→n=0→CE⋅→n=0,即{x=0x−y+z=0,所以可以赋值取→n=(0,−1,−1),
设平面ECC1的法向量→m=(x,y,z),
则{→CC1⋅→m=0→CE⋅→m=0,即{2z=0x−y+z=0,所以可以赋值取→m=(1,1,0),
于是,cos<→n,→m>=→n⋅→m|→n||→m|=−12,
即<→n,→m>=120∘,所以,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为√32。
解后反思:当然,本题目同样可用点C做为坐标原点来建立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