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织物缩率?影响织物缩率的因素又有哪些?
纱线在过程中产生了屈曲,故其在织物中所占的长度或宽度就必定小于它原有的伸直长度,反应这两者之间差异程度的百分率就是织造缩率,简称织缩率或织缩。分别以经纱织缩率和纬纱织缩率来表示。
织造用纱线为单性材料,经纬纱在未交织成织物前,都可在一定的张力下呈直线状态,但织造时,经纬纱线相互交错沉浮,纱线则由原来的直线状态变为波形屈曲状态,长度缩短,从而形成不同结构的织物,使织成的织物长度短于纱线原来长度而形成织缩。
产生缩率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经纬纱的屈曲。决定织物内纱线织造缩率大小的主要原因是经纬纱交织次数的多少与屈曲波高低的程度。
织缩对成品的强力、厚度、密度、重量、外观以及缩水率等均有影响。由于经纬纱线的原料粗细、密度以及织物组织和上机工艺参数等不同,经纬纱线之间可以具有多种多样的配合关系,因此,织缩率也就不同。
织物织缩率大,使用的原料就多,反之,织缩率小,使用的原料也就少。
织缩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一般是取一定长度、宽度的织物试样,并轻轻拆出经、纬纱线,按上述定义测量计算,也可通过织造工艺有关参数用经验公式求得。
织缩率的计算
经纱织缩率的计算
式中:a——经纱织缩率;
L1——拉直后(即原来的)经纱长度;
L2——布样的经纱长度。
举个例子:有一织物布样的经向长度为22cm,从布样中拆出经纱二根,拉直后测量它的长度,其中一根长23.4cm,另一根长23.6cm,计算布样的经纱织缩率。(为了计算精确,纱线数可取较多的数值,一般可取10根)
按以上公式:
L2=22cm
L1=(23.4+23.6)/2=23.5cm
a=(23.5-22)/23.5*100%=6.38%
则该布样的经纱织缩率为6.38%。
纬纱织缩率的计算
式中:b——纬纱织缩率;
L3——拉直后的纬纱长度;
L4——布样的纬纱长度。
举个例子:布样的纬向长度为25.5cm,从布样中拆出纬纱两根,拉直后测量他的长度,其中一根长27cm,另一根长27.2cm,求布样的纬纱织缩率。
按以上公式:
L4=25.5cm
L3=(27+27.2)/2=27.1cm
b=(27.1-25.5)/27.1 *100%=5.9%
则该布样的纬纱织缩率为5.9%。
影响织物缩率的主要因素
- 原料成分:纤维原料对织缩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易于屈曲的纱线,其织缩率大;易于产生塑性变形的纱线,其织缩率较小。
- 纱线细度:不同线密度的经纬纱交织时,线密度越大,纱线越不易屈曲,织造缩率较小;在经纬纱线密度相同的织物中高线密度纱线织物的织缩率较大。
- 纱线捻度:捻度大,纱线结构紧密、刚度大,则收缩性能差,缩率小,反之则缩率较大。
- 平均浮长:织物的交织点越多,平均浮长越小,织造只经纬纱的屈曲波越多,织造缩率就越大。
- 织物密度:织物越紧密,经纬纱的屈曲波越多,织物的织造缩率就越大。
- 织造工艺:上机张力与开口时间:上机张力与开口时间直接影响织物缩率与坯布纬密。上机张力大,开口时间早,经纱屈曲波小,故经缩小而纬缩大;反之,上机张力小,经纱易屈曲,则经缩大而纬缩小。
- 浆纱:经纱上浆率高则经纱缩率减小,反之则大。
- 温湿度:织造车间的温湿度高,经纱受张力作用后易于伸长,故紧缩下降而萎缩增大;反之,经缩增加而纬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