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系列(二)】:基于c++实现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1)

时间:2024-05-19 13:44:51

      学习深度学习首先得知道反向传播,这是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得重要原因,也是深度学习得基石。所以,本系列以此为开篇,着重介绍神经网络得正向/反向传播得流程。哈哈,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用C++实现,python不是更好吗?哈哈,本人严重C++控,好吧后续得一些文章大多是基于c++实现的,所以,最好有一定的c++基础。本文代码得配置要求:

  • C++
  • OpenCV3.4

完整的代码工程可以访问我的github:https://github.com/kingqiuol/ann

一、网络的框架结构

     本文代码主要通过一个NN类来实现,支持设定插入多个隐藏层及每个隐藏层的神经元个数,当然这部分可以跳过,主要让大家有个整体的概念,我一般在实现某一个功能或框架时都会提前做好准备,需要那几个功能/那些模块,并一一列举出来,先写好,具体细节不用管。对于一个神经网络来说,这里包括大多数卷积神经网络,一般包括:模型的训练模型的预测(使用),来说一说搭建该网络具体的流程:

  • 模型训练:加载数据  → 创建模型 → 参数设置/优化器设置 → 模型训练 →保存权重
  • 模型预测:创建模型 → 加载权重 → 传入数据 → 预测结果
#ifndef ANN_H_
#define ANN_H_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s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

class NN{
public:
	NN(size_t classes, size_t input = 0, 
		float reg = 0.005, float learning_rate = 0.0001,
		size_t  max_epochs = 5000,size_t batch_size = 500) :
		input_(input), classes_(classes),
		reg_(reg), learning_rate_(learning_rate),
		max_epochs_(max_epochs), batch_size_(batch_size),
		data_ptr(nullptr), label_ptr(nullptr){}
	~NN(){}

	//加载数据
	void data_loader(const string &path);
	//添加隐藏层
	void add_hidden_layer(const vector<size_t> &num_hiddens = {});
	//初始化网络
	void initial_networks();

	//前向传播
	void forward(Mat &X);
	//反向传播
	void backward();
	//计算损失函数
	float loss(Mat &y);
	//更新权重
	void update_weight();

	//训练网络
	void train(const string &file_path, const vector<size_t> &num_hiddens);

	//保存权重
	void save_weights(const string &save_path);
	//加载权重
	void load_weights(const string &load_path);

	//预测
	Mat predict(Mat &data);

	//其他方法
	inline float get_learning_rate()const{ return this->learning_rate_; }
	inline void set_learning_rate(float learning_rate){ this->learning_rate_ = learning_rate; }
	inline float get_reg() const{ return this->reg_; }
	inline void set_reg(float reg){ this->reg_ = reg; }
	inline size_t get_epoch()const{ return this->max_epochs_; }
private:
	/***神经网络相关的函数***/
	void get_batch(Mat &batch_X,Mat &batch_y);
	void initial_layer(const size_t &input, const size_t &output);//单个层的初始化
	void relu(Mat &X);//激励函数
	void softmax(Mat &out);//softmax分类器
	float L2_regular();//L2正则化

	/***其他与矩阵操作相关的方法***/
	//计算矩阵行/列方向的和,并进行矩阵增广
	Mat mat_sum(const Mat &X, const int &axis, const int &dtype);
	//计算矩阵行/列方向的最大值,并进行矩阵增广
	Mat mat_max(const Mat &X, const int &axis, const int &dtype);
	//求矩阵行对对应的最大值的下标所在的列
	int argmax(Mat &row, float &max);//单行对应的下标
	Mat argmaxes(Mat &out);

	/***常见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float reg_;					//正则化系数
	float learning_rate_;		//学习率
	size_t max_epochs_;			//最大训练次数
	size_t batch_size_;			//批量处理大小
private:
	//输入数据、数据标签
	shared_ptr<Mat> data_ptr, label_ptr;

	size_t input_;				//输入个数
	size_t classes_;			//分类个数
	vector<size_t> hiddens_;	//各个隐藏层中神经元个数

	vector<Mat> W_;				//保存权重
	vector<Mat> b_;				//保存偏置项
	vector<Mat> out_;			//存储各个层的输出
	vector<Mat> dW_;			//保存各个层的计算权重梯度
	vector<Mat> db_;			//保存各个层的偏置项梯度
};

#endif // !ANN_H_

       正如头文件所见,对于整个网络我们需要保存一些中间变量为后续反向传播做准备。我们需要保存的节点有:每一层的输入/输出、当前层的权重、以及反向传播时的梯度,然后还需要定义传播过程中的操作,主要操作有:全连接、**函数(relu)和分类器(softmax)。对于当前大多数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pytorch/caffe)来说,基本都采用运算图模型,说白了就是一系列的节点+边(操作),节点用于存储中间结果,边用于计算。这里的代码不是很明显,后续讲到深度学习时你就会由此体会。接下来我将对这些流程进行讲解并一一细说其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神经网络的训练

1、数据加载

void NN::data_loader(const string &path)
{
	ifstream file(path);
	//将数据存储到vector中
	vector<vector<float>> dataset;
	string ss;
	while (getline(file, ss)){
		vector<float> data;

		stringstream w(ss);
		float temp;
		while (w >> temp){
			data.push_back(temp);
		}
		if (data.size() == 0){
			continue;
		}
		dataset.push_back(data);
	}

	//随机打乱数据
	srand(static_cast<unsigned int>(time(0)));
	random_shuffle(dataset.begin(), dataset.end());
	
	//将vector转化为Mat并分别存储到训练集和label中
	int rows = static_cast<int>(dataset.size());
	int cols = static_cast<int>(dataset[0].size() - 1);

	//创建数据集和label矩阵
	Mat train_data(rows, cols, CV_32FC1);
	Mat labels(rows, 1, CV_32FC1);
	//加载数据
	auto it = dataset.begin();
	for (int i = 0; i < rows; ++i){
		float *data = train_data.ptr<float>(i);
		float *label = labels.ptr<float>(i);
		for (int j = 0; j < cols + 1; ++j){
			data[j] = (*it)[j];
			if (cols == j){
				label[0] = (*it)[j];
			}
		}
		++it;
	}

	//将共享指针指向数据
	this->data_ptr = make_shared<Mat>(train_data);
	this->label_ptr = make_shared<Mat>(labels);
}

      这一部分没啥好说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数据形式进行改变,最好在训练前将数据打乱(shuffle)和进行归一化(normal)等预处理,这里我没有进行归一化是因为我的数据在存储时已经进行归一化了。最主要的是最终训练数据将转化为矩阵形式,这也是为什么使用OenCV,有Mat的话更方便进行相关矩阵操作,嘿嘿。注意,假设我们的数据的特征有F维,那么其矩阵形式维1XF,所以对于N个数据集,其矩阵形式如下:

  •   【深度学习系列(二)】:基于c++实现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1)

接下来,我将介绍在加载数据时进行相关的预处理更多详细的信息。对于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数据清洗

  • 去除缺失大量特征的数据
  • 去掉样本数据的异常数据。(比如连续型数据中的离群点)
  • 对于数据缺失的特征,可以使用该特征的均值来代替缺失的部分
  • 对于一些类别类型,如:L,R,可以one-hot形式进行编码

(2)数据采样

       在我们采集数据时经常会遇到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上/下采样的方法进行样本补充,其具体为假设正负样本比例1:100,把正样本的数量重复100次,这就叫上采样,也就是把比例小的样本放大。下采样同理,把比例大的数据抽取一部分,从而使比例变得接近于1;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样本的不均衡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实际特征工程中,均衡问题会极大影响训练的结果。

(3)预处理

       数据归一化,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对于所有的数值特征,我们都会减去均值,除以方差。博主主要工作方向是图像处理领域,在图像处理方面,主要的预处理方法为去均值,这里的均值为训练集的均值,之后再验证/测试集中都是减去这个均值。对于为什么要去均值,有很多的解释,如下:

  1. 对于我们的自然图像其实是一种平稳的数据分布【即图像的每一维都服从相同的分布】。所以通过减去数据对应维度的统计平均值,来消除公共的部分,以凸显个体之间的特征和差异。
  2. 根据求导的链式法则,w的局部梯度是X,当X全为正时,由反向传播传下来的梯度乘以X后不会改变方向,要么为正数要么为负数,也就是说w权重的更新在一次更新迭代计算中要么同时减小,要么同时增大。

【深度学习系列(二)】:基于c++实现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1)

      其中,w的更新方向向量只能在第一和第三象限。假设最佳的w向量如蓝色线所示,由于输入全为正,现在迭代更新只能沿着红色路径做zig-zag运动,更新的效率很慢。基于此,当输入数据减去均值后,就会有负有正,会消除这种影响。

参考链接:

深度学习的输入数据集为什么要做均值化处理

深度学习理论——数据预处理(逐样本减去均值)

深度学习历程之图片的预处理为什么要减去图片的平均值

      当然,目前讲的一些预处理方法只是我在机器学习方面的常用的方法,对于数据预处理还有很多方法还没试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试。常见的特征工程的处理方法如下图:

【深度学习系列(二)】:基于c++实现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1)

图像来源链接:https://github.com/apachecn/kag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