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学教育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高考数学题难度不大数量大,要求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答题,考生基本没有时间思考,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技巧才能拿高分,这种考式更像是对考生的”压力测试“而非对数学的思维考察。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与功利性,不利于培养数学思维。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就是认为学习数学一定要大量做题。这种想法本质上还是和中国人的小农意识有关。中国人的内心想法都比较世俗,满脑子都是养家糊口房子车子之类的 “唯物” 观念,只有这种精神层次和思维水平是根本学不进现代数学的。
科技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十二强选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杨易认为,在较低的学历阶段,大多数人对数学的理解是远远超过满分线的,所谓高下之分,取决于解题方法,不是真实水平的反映。
随着难度增加,满分线会超过大多数人的上限,这个时候拉开差距,就是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的差距。
在教学早期,在培养习惯和思维的关键时期,过量的应试学习可能就是中国孩子学不深学不好数学的关键原因。
应试数学和真正的数学什么区别?
主流的应试数学,偏重功利性,应用性。这种教育模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僵化,呆板,机械重复,扼杀创造力。
那真正的数学是啥呢?真正的数学不是题目,是思维,是抽象的东西,而培养具备这样思维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数学培养的目的,而这种思维是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和方面的。
数学学习分为四个层面,即“道,法,术,器“
首先,是领悟”道“:即数学思维。是树根。
其次,是强调"法”:复习数学概念。是树干。
再次,是掌握“术”:学习数学模型。是树枝。
最后,才是训练“器”:记住解题方法。是树叶。
所谓的数学思维,主要是领悟”道“,强调“法”。而题海战术,只是在训练”器“,仅是训练技术上的孰能生巧。没有涉及最根本性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