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和执行规划两个层次。
战略规划: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规划
执行规划:战略规划的具体化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在系统开发之前制定的总体战略,它的活动主要包括:
- 描述系统总体结构,
- 给出资源配置计划,
- 选择开发方法和确定子系统的开发次序等等。
战略规划是一种宏观指导性的长期计划,是制定执行规划的基础,也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执行规划
又称开发规划,是对战略计划的具体落实。
考虑企业在特定时间、环境下的资源约束的同时,对战略规划制定的各项任务进行具体安排,包括开发项目的具体时间、资金筹措、人员组织、管理办法、工作步骤和控制指标等。
规划的准备工作
- 成立领导小组
- 人员培训
- 规定进度
- 其他(包括资金、企业对外材料以及评审的建立)
战略规划方法
1、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是分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
- 了解企业战略目标
- 识别关键因素
- 分析信息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CSF方法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努力做到保持组织目标与信息系统规划的一致性。
2、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根据企业目标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而建立的一种规划方法。一般是使用“自下而上”的系统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实施。
3、功能数据分析法
功能/数据分析法是通过矩阵实现的,该类矩阵称为U/C矩阵。U/C矩阵是一个二维矩阵,U(Use)代表“使用”,C(Create)代表“创建”。U/C矩阵的求解过程是通过表上作业来完成的,通过调换表中行或列,使得“C”元素尽量靠近对角线。用U/C矩阵解决问题的步骤如下:
- 建立U/C矩阵。定义过程(功能)和数据类。“功能类”主要是指逻辑相关并能够完成管理功能的活动,例如:经营计划、库存控制、调度等。“数据类”是指支持上述活动的相关数据。通常是围绕活动的输入和输出形成的数据类,如计划、材料表等。
- 填上U或C。沿着数据类寻找其产生的过程(功能),在交叉处画“C(Create)”,在使用数据类的地方画“U(Use)”;例如:数据类“计划”是由功能“经营计划”产生的,由功能“财务规划”等功能使用;
- 正确性检验。(空行、列检验。U/C矩阵不允许有空行或空列。 一致性和完备性检验。数据项(或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和至少一个使用者。如果数据项(或类)没有产生者或者有多个产生者都是不对的。功能则必须有产生和使用的元素。)
- 调整矩阵元素。调整矩阵元素,调换矩阵的行列顺序,使得“C”尽量地靠近对角线。
- 划分模块。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生命周期法
这里的开发方法就是软件工程中传统泛型。各位可以查看我另一篇博客里面对传统概型有相应介绍。在这里不赘述了。https://blog.csdn.net/Zangjiji/article/details/105272482(课后习题第四题)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两图对生命周期法进行深入了解
下图是传统概型相关的一些信息。
特点:
-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工作内容明确,便于开发和控制)
-
工作文件规范化(阶段结束后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文档报告和图表)
-
自顶向下的系统观点(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
用户的观点(要以用户第一为目标,与用户进行沟通)
传统概型主要适合开发系统规模大、功能与数据关系复杂的大型复杂系统。
2、原型法
这里的原型法就是在软件工程中提到的快速原型法。
开发步骤:
- 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根据需求建立初始模型
- 使用原型系统确认用户需求
- 修改和改进原型需求,不断迭代。
以下是原型法的示意图和步骤图
原型法比较适合于用户需求不清、业务理论不确定、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况。当系统规模不大也不太复杂时适于采用该方法。
信息系统实际开发中也经常使用综合法。综合法是将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两者结合使用,总体上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思想,局部采用原型法做出原始模型,与用户反复交流达成共识后,继续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
3、面向对象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客体描述到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步骤:
-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 面向对象分析(OOA):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把所需素材仅需归类、分析和整理。建立相关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 面向对象设计(OOD):在OOA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模型,进一步反应需求的实现,填入有关需求信息。
- 面向对象编程(OOP):程序实现。分为可视化设计(界面)和代码设计(后端)
优点:与人们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可重用性好、可维护性好。
缺点: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要求比较高,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等。
计算机辅助工程方法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CASE)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够较全面地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采用CASE工具进行系统开发,必须结合一种具体的开发方法,如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或原型化开发方法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CASE已逐渐朝着可以进行各种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结构图表生成(如数据流图、结构图、实体联系图等)的方向发展,进而成为支持整个系统开发全过程的一种大型综合系统。
特点:
- 既支持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又支持自底向上的原型化开发方法,更加实用。
- 解决了由现实世界到软件系统的直接映射问题,强有力地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 简化了软件管理维护,使开发者从繁杂的分析设计图表和编程工作中解放出来。
- 自动生成文档和程序代码,使系统产生了统一的标准化文档。
- 着重于分析与设计,具有设计可重用性,使软件开发的速度加快而且功能进一步完善。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信息系统开发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还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同时又是人类及其活动相互协调、影响、发展的社会系统。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具有较大的建设难度和复杂性,具体来说包括:
(1)IT技术的复杂性
(2)信息系统开发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
(3)用户需求的复杂与变化性
(4)环境的多样性
(5)维护费用的不易预见
(6)需要借鉴国际标准
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
(1)合理地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
(2)企业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3)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保证
(4)领导重视,业务人员配合
(5)开发方配备结构合理的开发队伍。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 独立开发的方式
- 委托开发的方式
- 合作开发的方式
- 购买现成软件
IT外包
IT外包(IT Outsourcing)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外包内容包括:信息处理服务、业务流程支持、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网络系统建设、硬件设备选型与维护、IT知识培训、企业信息化方案咨询等。
优点:
- 有益于企业将力量集中到核心能力上
- 有益于预见成本
- 简化内部的管理工作
- 促进企业资源整合
风险:
- 降低了企业的控制能力
- 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风险管理可参照以下方法:
- 依照相关法律和政策健全合同文档管理
- 供应商的选择需要参考国际评估标准
- 引入多个供应商
书后题
1、 战略规划是在系统开发之前制定的总体战略,它的活动主要包括:
- 描述系统总体结构,
- 给出资源配置计划,
- 选择开发方法和确定子系统的开发次序等等。
2、关键成功因素是指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
主要步骤如下:
- 了解企业战略目标
- 识别关键因素
- 分析信息需求
3、企业系统规划是根据企业目标制定MIS规划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根据企业目标分析企业过程、数据类等,然后再从数据类分析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子系统、模块),最后建立基于目标的企业规划。
4、
5、便于满足用户要求、开发时间短效率高,但是频繁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程难以管理。
设计人员先做出一个软件的原型来,里面涵盖系统的大概功能,让用户与专家进行使用,用户与专家提出改动建议以及新的需求。继续迭代,给用户和专家看,直到满意为止(自己的话).
6、有些情况模块的划分不唯一。
步骤:(1)创建U/C矩阵(2)填上U或C (3)正确性检验(4)调整矩阵元素(5)划分模块
7、自下而上”MIS开发策略: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缺点: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做许多重大修改,甚至从新规划、设计。“自上而下”MIS开发策略:优点:这种开发策略有很强的逻辑性,是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来发来设计信息系统。缺点:实施难度较大
8、
特点:集中核心力量;有益于遇见成本;简化内部的而管理工作;促使企业资源整合
风险:降低了企业的控制能力;委托代理关系辅助容易起纠纷
风险管理:健全合同文档、参考国际评估标准、引入多个供货商
9、系统规划:系统规划阶段要从用户提出的初始要求出发,派遣有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最关键的环节,解决的是“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分析成功并为系统实施提供基础的重要一环,主要任务是进行新系统的物理设计,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系统实施:主要任务是将新系统付诸实践。主要任务包括:系统硬件的购置与安装、程序的编写与调试、系统调试和转换。
纠纷
风险管理:健全合同文档、参考国际评估标准、引入多个供货商
9、系统规划:系统规划阶段要从用户提出的初始要求出发,派遣有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最关键的环节,解决的是“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分析成功并为系统实施提供基础的重要一环,主要任务是进行新系统的物理设计,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系统实施:主要任务是将新系统付诸实践。主要任务包括:系统硬件的购置与安装、程序的编写与调试、系统调试和转换。
系统运行与维护:进行分析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评价系统的运行效率,对运行费用和效果进行监理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