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怎么支撑起《流浪地球》的硬科幻实力?

时间:2024-04-10 07:48:10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有一大波电影等着我们,其中哪一部最受期待?很多人说是《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由郭帆导演、大刘本人监制,前后花了四年时间,一出手就不简单。除此以外,它还被誉为“首部国产重工业科幻影片”,肩负着“国产科幻元年”的重担。

云计算怎么支撑起《流浪地球》的硬科幻实力?

既然叫做“硬科幻”,那么特效一定是可圈可点的。曾参与《红海行动》、《美人鱼》等电影特效制作的韩国特效公司Macrograph,在合作方中国特效公司MOREVFX的邀约下,前后投入120余名艺术家,历时9个月,完成片中6大场景、近500个高难度镜头的后期特效工作。

云计算怎么支撑起《流浪地球》的硬科幻实力?

对于制作团队来说,虽然一开始就预料到项目难度之高,但在制作过程中,还是时常被数量巨大的全CG镜头难倒。Macrograph CEO 李仁浩表示:最大的挑战就是物理时间,如何在有限的制作期限内完成Macrograph从来没有做过的高难度3D渲染?很多工程文件的建模之细致,容量之巨大,是超出大家预想的。一部影片一秒钟24帧,普通渲染1帧需要半个小时,所以一部1分钟的电影,单是渲染就要耗时1个月。尽管Macrograph调足了内部渲染农场的所有300台机器24小时不停地渲染,也很难按期交出高质量作品。

这时候,云计算的海量算力就派上用场了。Macrograph选择与华为云合作,搭载渲染软件Queenbee,最高用量时,Macrograph一次调用了1000台华为云主机。这一方式一方面可以近乎无限的使用CPU海量资源,另外华为云在存储、网络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可以根据制作需要随时调配资源。

据了解,渲染软件Queenbee可自动分析场景,使在技术领域具有较少经验的制作者们可以直接在华为云中进行渲染。通常,为了在云中实现渲染工作,使用者必须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即分配服务器、安装3D程序和插件、逐个收集文件并进行传输、渲染,以及再次接收结果,这是整个渲染过程必须要经历的体系结构。而Queenbee云渲染几乎完全自动执行这一系列流程,并且以“帧” 或者“任务”为单位更加有效地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为用户提供非常方便的用户界面。

目前华为云联合Queenbee不仅在Macrograph内部使用该平台进行特效制作,并且已经开始对外提供此项服务,让其他CG / VFX等设计公司也可以享受到特效制作服务。

相比于租赁或者购买物理机,华为云提供的随用随取的资源,以及按需计费的模式让特效公司轻松实现轻成本、高效率的项目运作。华为云海量的计算能力和弹性使用方式还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闲置资源和设备存放空间以及折旧费等,位于中国西安的秦渲云公司也与华为云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李仁浩表示,今后Macrograph愿同华为云一起,尝试在云上共享和使用特效资产。虽然云技术目前还仅局限于渲染这个环节上,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特效制作的所有工序都可以在云上实现。

(文字编辑整理: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