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S融合通信:运营商"去管道化"的新动力

时间:2024-03-31 08:55:04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以Skype、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造成了巨大冲击。在传统2G时代火爆的短信业务,如今已被微信等社交APP所取代,语音等关键型业务也备受侵蚀,致使运营商们的作用似乎越来越管道化、基础化。

然而进入到4G移动通信时代后,网络带宽大幅增长,融合型的多媒体通信内容显现出替代单一化的文本信息、视频通话、个人社交等特点。其中,基于RCS(Rich Comunication Suite,富媒体通信套件)技术就成为融合通信未来演进的重要代表,并成为赋予运营商摆脱“管道化”代名词、深度参与到通信增值业务大生态里的新机遇。

RCS融合通信:下一代基础通信平台

所谓RCS是由GSMA(全球移动通信联盟)负责规划的、构建在IMS网络之上,具有统一业务集定义的技术标准,是基于手机电话号码簿实现语音、消息、状态呈现等多媒体业务的总称。

注: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3GPP为移动网络定义的一种IP化的网络结构,同时支持固网接入和移动接入,目前全球各运营商的网络都在向IMS网络演进,RCS正是部署在IMS之上的一种典型业务。

RCS融合通信:运营商"去管道化"的新动力

RCS能够基于传统三大基本业务入口:电话、消息、通讯录,提供更丰富的增强的业务体验。

举例来说,对于升级了RCS技术的原生态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在打开拨号通讯录后,即可直接选择如视频通话、发送照片、传输文件等原来可能需要由安装第三方APP才能获得的功能,甚至可以在通话过程中,同样也可使用上述功能或其他融合通讯具备的拓展功能,无需用户再安装第三方APP。

如今,RCS已可基于现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迭代、敏捷的方法来实现的统一功能集、实现指导,涵盖了即时消息、文件传输、群聊、网络地址簿、消息存储、社交信息的发布和呈现等业务功能,更可拓展出高清语音、高清视频、多方音视频、公众账号、圈子、阅后即焚等时尚、个性的新应用,因此成为引领4G/5G时代基础通信工具和社交工具的“潜力股”。

未来,随着支持RCS技术的原生态终端逐步完善,基于传统三大基本业务入口:电话、消息、通讯录,都可由RCS提供增强的业务体验,甚至如支付、团购、餐饮、游戏、阅读、音乐、视频、位置、动漫、10086等都可作为用户功能的集合及入口。

据了解,在早期的OMA(开放移动联盟)定义的PGM标准规范基础上,为了针对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特点进行优化、扩展,进一步丰富用户的交互体验,形成了目前GSMA领导的RCS标准。而伴随GSMA推动及互联网OTT对运营商的不断冲击,RCS目前已逐渐被全球运营商广泛认可和接受。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使用手机即时通信的用户规模达到5.57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4957万,占手机网民的89.9%。其中,使用微信的用户更占到了绝对的比例优势。那么在这种形势下,RCS能否超越微信,赢得用户的喜爱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RCS的核心优势在于对用户来说将是一种“无感知的便捷”,在前面例子里的多媒体融合通信功能都可以方便的在原生态的智能硬件系统中得以实现,而不再需要借助第三方应用。

换言说,传统上微信有的功能,利用RCS技术完全可以在原生态系统的智能终端上实现,并提供给用户。但是反过来看,RCS具有的灵活拓展功能,微信则无法提供,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RCS与微信存在着本质区别,即RCS的核心在于融合通信,是由融合通信向社交等领域扩展,而微信的核心则是移动社交,融合通信只是社交体验所必备的手段。

这也导致了RCS与微信的功能与使用上的差别。首先,RCS的语音、视频质量远高于微信,且支持多方视频通话;其次,RCS内嵌于原生态系统内,所以无需注册,且具备传输文件、阅后即焚等时尚炫酷的功能;还有,RCS满足运营商级别的通信安全;当然,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有,RCS的企业属性更强。

RCS融合通信:运营商"去管道化"的新动力

RCS可内嵌于原生态移动系统内无需再借助第三方应用即可实现丰富的多媒体通信。

当然不可否认,就现阶段来说,微信的用户活跃度高,用户体验很好,而RCS则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不过,一旦运营商能够将传统通信业务向RCS进行升级转型,则会为运营商在传统消息类产品、语音类产品、业务支撑系统、业务渠道转型过程中赋予更低成本、更丰富与灵活的通信基础和增强业务入口。此前中移动就曾表示,将基于VoLTE优势把目前尚属独立的语音、短信、数据业务融合升级为类似微信及iMessage的新服务。

同时,运营商能够借助RCS作为全场景适用的高质量通信工具(入口层面),熟人之间的社交平台(聚合层面),构建出连接企业和服务的融合通信平台,为进一步重夺业务“主动权”提供助力。

不仅如此,未来运营商还可以通过RCS作为入口对新兴互联网企业进行规范,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打破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局面,帮助整个通信产业向开放、和谐的生态体系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RCS的价值在于能够增加运营商的业务吸引力,增强运营商对客户个性化业务需求的响应,而且可基于同样的价值提供更好的服务,减缓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下降速度,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在保证客户源稳定后,能够进一步拓展其他增值服务,扩展盈利点,比如M2M(机器对机器通信)、公共服务、网络能力开放等。

目前,RCS作为运营商的个人融合通信平台和社交平台,能够为第三方应用提供丰富并实用的能力开放接口,而随着第三方应用平台的各种扩展业务对接,一套成熟的生态体系将被构建起来。

RCS融合通信:运营商"去管道化"的新动力

基于RCS能力开放平台、SDK开放和开放API接口,RCS能够为众多领域提供增值属性。

基于RCS能力开放平台、SDK开放和开放API接口,RCS产业链可向传统的协同办公(OA、多方视频会议)、虚拟总机、呼叫中心、企业黄页,DaaS(数据即服务),智能家居、家庭医疗、安防…等领域赋能。

首先,基于RCS融合通信可实现个人通信业务的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业务互联;实现无处不在的链接,让运营商网络承载更多的链接,通过融合通信平台管理链接,开放能力,推进行业应用的快速普及。

其次,RCS融合通信通过能力开放,能够打造优良的生态体系,服务政企行业的应用创新,并实现转型。

还有,基于RCS融合通信可实现传统家居生活向智能家居的跨越,如针对手机、机顶盒、SIP Phone以及专业视频终端的多方视频通话,拓展了沟通渠道。同时可基于RCS融合通信M2M的万物互联的能力,进一步加快智能家居的快速商用。

作为日渐兴起的RCS融合通信平台,随着大量芯片厂商、终端厂商、SDK厂商、OS厂商以及运营商的积极参与,RCS产业链已经趋于完善。业内人士指出,原生Native终端成熟和完备将成就RCS的制胜之道

RCS融合通信:运营商"去管道化"的新动力

  日趋完善的RCS产业链将提供有力的竞争平台

目前,主流芯片厂商如高通、MTK(联发科)均已支持RCS Native功能,并参加完成了中移动融合通信内测和试商用Native终端测试,完成了功能测试和互通测试。而三星、联想、华为、海信、LG等10家终端Native厂商,均参加并完成了Native终端测试以及功能测试和互通测试。

随着RCS产业链的日趋强化,作为重要的Android OS厂商,Google也加入进来,开始支持Native RCS,让其未来发展更加值得期待。而在SDK厂商方面,中兴通讯、菊风、佳都新太、融聚世界等均已参与其中。

在运营商互通上,伴随GSMA的大力推动,国际大型运营商如Orange、MTS等都一直在推进国际互通测试。在国内,2016年5月6日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中兴三方就RCS互通进行了沟通会议,并达成了一致性目标,希望在今年6月29日之前完成RCS相关技术的准备和互通工作。

应该说,作为下一代的基础通信平台,RCS融合能够通信通过标准化的软件客户端和通信协议,整合传统电信服务、互联网即时消息、社交网络等服务,并基于手机号码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不同运营商RCS业务之间的互通,已成为帮助运营商转型的新动力,更为实现全球基础移动通信业务的平滑升级和演进提供了新平台。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