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团队里面一般产品的文档能力会比较强,很多开发的文档能力都非常弱,在我看来文档能力是一个程序员核心竞争力之一,文档能力强才能实现能力的快速发展。为什么语文在中小学课程里面比重那么大,因为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同理,文档能力就是开发过程当中的语言能力。
文档能力强的优势
文档能力强,则团队之间沟通会顺畅,而且不容易出现理解偏差。产品做文档关注的是功能设计,而开发做文档关注的是实现逻辑和结构,两个团队的侧重点不同。好的开发文档是可以准确的反应代码情况的,如果软件实现结构或者逻辑有问题,很容易在文档中就发现问题。我一直都希望程序员在编码之前能够先做个设计,把自己的思路通过流程图和其它图表展示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其中设计问题以及需要关注的地方,比如哪些地方需要加入重试机制,哪些需要保证数据库的事务特性,数据表设计的是否合理,是否以后会出现性能瓶颈。这个做法的最大好处是把错误消灭在萌芽阶段,可以大大的提升开发效率,而且也可以让时间预估变得更加准确。但就这样一个思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很难贯彻下去,因为程序员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思路。
本人感觉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多数程序员习惯直线思维,想一步做一步,二是国内绝大多数公司不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管理层喜欢频繁施压,造成整个团队单纯求速度。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往往导致后期软件问题多多,真正是欲速而不达,后期浪费几倍的时间。而且因为制度问题,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现,下图就是一个程序员讲,写了文档导致容易被替换,反而容易丢掉工作。
如果前期有结构设计文档,则可以进行团队的集体评审,前端后台可以大大减少理解误差,产品开发测试都可以互相多重验证思路,尽量减少沟通理解偏差导致的结构设计问题,很多错误在后期发现往往是致命的,而且是花费多倍时间来弥补的。
文档能力对程序员自身也有巨大的好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缜密,让自己更加容易接受高手的指点,因为高手没有时间去看你的代码,你自己需要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路。这种文档可以当作一种知识积累的手段,可以时常去温习这些文档,避免忘记重要的知识点。我面试过很多人,有很多人在讲解项目的时候,思路极为混乱,一个可能性是自己没有真正做过,一个可能性就是自己没有总结,导致后来都忘记了,如果是后者,白白丧失了很多机会。
文档能力的基础条件
实现上面的文档沟通能力是需要一定基础条件的,而且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所以导致前期训练阶段会比较耗时间,这可能也是很多团队不愿意执行的原因。
要实现这个目标,团队需要一个优秀的教练,就和特种部队需要优秀教练一样。教练的作用就是制定团队培训计划,同时在文档方面给予指导,建立起团队的文档规范,需要在讨论会中对文档进行点评,促进文档质量的不断提升。文档能力是需要在实战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是不能通过几节课就达到目标的。
团队成员需要学会全局思考能力,需要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路。在我们团队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很多程序员的流程图结构图和实际存在偏差,而且图形非常不直观,组织也非常没有逻辑性,连我这样资深的人员都很难理解到底是在表达什么意思。
流程图和结构图需要在团队之间建立起共识,建立起规范,让大家交流时候使用的是相通的语言,而不是各说各的,陷入一种互相抬杠的局面。
举例对比优质文档和劣质文档
下面截图是一些可读性差的流程图,排版不好看不清,编排组织混乱。
调整后的结构图,把模块进行和概括表达,总体架构变得简单清晰。
这个结构图还有一个缺陷没有表达出本次调整修改的部分,通过颜色就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比如指定某种边框颜色。图表表达是一门学问,我们需要用最简的结构表达出最多的信息。
下面截图是团队一个后台的文档,对业务逻辑表达使用了文字,没有使用流程图,导致非常不直观,非常难阅读,一眼看上去都是混乱。
下图是阿里资深后台专家的文档,非常清晰直观,而且很简洁。
怎么样锻炼自己的文档能力
不要把做文档当成一个任务,需要养成一种习惯。在团队讨论会上,我发现平时做日报好的人,第一次写文档就非常清晰有条理,写日报不好的人,文档也不好。所以文档能力展示出了一个人的工作习惯是否有条例,是否缜密。
如果文档能力不强,不要怕花时间,学习一种本事都是需要花时间的,文档能力不行,开始当然是需要花时间的呀。文档能力差的人常常托词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来做这个,但下班以后很快就离开了公司,显然,很多人态度上是不够重视的。我批评他们说,文档是给你自己做的,不是给公司做的,差的文档能力会始终限制一个程序员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结
重视文档能力,就是为自己的提升打开新的一道门,文档是开发者的语言。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关注我,持续发送干货,同时也帮我转发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