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超详解!!!) 第四节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Ⅰ)

时间:2024-03-21 16:04:35

1.SQL概述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SQL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SQL的动词

基本概念

基本表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 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基本表; 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 ;一个表可以带若干索引。

存储文件 :逻辑结构组成了关系数据库的内模式; 物理结构是任意的,对用户透明。

视图: 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视图是一个虚表; 用户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2.数据定义

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三级模式结构,其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中的基本对象有表、视图、和索引。因此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 模式定义、表定义、视图和索引的定义

模式:现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层次化的数据库对象命名机制

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例(Instance)中可以建立多个数据库, 一个数据库中可以建立多个模式, 一个模式下通常包括多个表、视图和索引等数据库对象。

master为数据库,新建的数据库会在该数据库的目录之下。

1.模式定义

定义模式实际上定义了一个命名空间 。

在这个空间中可以定义该模式包含的数据库对象,例如基本表、视图、索引等。

创建新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该系统不区分大小写*/
go   /*开始运行*/

进入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
GO

将会从mater位置,转移到刚刚所建立数据库的位置。以下所有操作都在新建数据库下进行。

2.基本表的基本操作

以下以此表作为实例建立数据库

1.定义基本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

<表名>:所要定义的基本表的名字

<列名>:组成该表的各个属性(列)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涉及相应属性列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涉及一个或多个属性列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如果完整性约束条件涉及到该表的多个属性列,则必须定义在表级上,否则既可以定义在列级也可以定义在表级。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8) PRIMARY KEY,       /*Sno为主码*/                                               
        Sname VARCHAR(20) UNIQUE,       /*Sname取唯一值*/ 
        Ssex    CHAR(6),
        Sbirthdate Date,
        Smajor  VARCHAR(40)
      );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5)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40) NOT NULL,      /*Cname不为空*/      
            Ccredit  SMALLINT,
            Cpno     CHAR(5),
            FOREIGN KEY (Cpno) REFERENCES  Course(Cno)  
                         /*Cp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Course,被参照列是Cno*/
          );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8),
   Cno CHAR(5),
   Grade SMALLINT,            
   Semester CHAR(5),          
   Teachingclass CHAR(8),     
   PRIMARY KEY (Sno,Cno),    	/* 主码由两个属性构成,必须作为表级完整性进行定义*/
   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S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Student */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C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Course*/
);

SQL中域的概念用数据类型来实现

定义表的属性时, 需要指明其数据类型及长度 ,选用哪种数据类型 ,取值范围 ,要做哪些运算。

字符数据类型

精确数值数据类型

近似数数据类型

二进制数据类型

日期和时间数据类型

2.数据录入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20180001','李勇','男','2004-3-8','信息安全'),
('20180002','刘晨','女','2003-9-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80003','王敏','女','2005-8-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80004','张立','男','2004-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80005','陈新奇','男','2005-11-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180006','赵明','男','2004-6-1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180007','王佳佳','女','2002-12-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180008','刘莎莎','女','2003-10-5','信息安全')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 
('81001','程序设计基础与C语言',4,NULL),
('81002','数据结构',4,'81001'),
('81003','数据库系统概论',4,'81002'),
('81004','信息系统概论',4,'81003'),
('81005','操作系统',4,'81001'),
('81006','Python语言',3,'81002'),
('81007','离散数学',4,NULL),
('81008','大数据技术概论',4,'81003'),
('81009','DB_Design',2,'81003')
          

INSERT INTO SC
values 
('20180001','81001',85,'20192','81001-01'),
('20180001','81002',96,'20201','81002-01'),
('20180001','81003',87,'20202','81003-01'),
('20180002','81001',80,'20192','81001-02'),
('20180002','81002',98,'20201','81002-01'),
('20180002','81003',71,'20202','81003-02'),
('20180003','81001',81,'20192','81001-01'),
('20180003','81002',76,'20201','81002-02'),
('20180004','81001',56,'20192','81001-02'),
('20180004','81002',97,'20201','81002-02'),
('20180005','81003',68,'20202','81003-01'),
('20180006','81001',null,'20192','81001-02')

3.修改基本表

ALTER TABLE <表名>
[ ADD  <新列名> <数据类型> [ 完整性约束 ] ]
[ ADD <表级完整性约束>]
[ DROP  COLUMN <列名>]
[ DROP CONSTRAINT<完整性约束名>
[ALTER COLUMN <列名><数据类型> ] ;

<表名>是要修改的基本表

ADD子句用于增加新列、新的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和新的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DROP COLUMN子句用于删除表中的列

DROP CONSTRAINT子句用于删除指定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ALTER COLUMN子句用于修改原有的列定义,包括修改列名和数据类型

不管基本表中原来是否已有数据,新增加的列一律为空值

4.删除基本表

DROP TABLE <表名>

若表上建有视图,表不能删除

5.索引的建立与删除

建立索引的目的:加快查询速度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常见索引: 顺序文件上的索引; B+树索引; 散列(hash)索引; 位图索引

特点: B+树索引具有动态平衡的优点; HASH索引具有查找速度快的特点

谁可以建立索引 :数据库管理员 或 表的属主(即建立表的人)

谁维护索引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完成

使用索引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选择合适的索引作为存取路径,用户不必也不能显式地选择索引

建立索引:

CREATE [UNIQUE] [CLUSTERED]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 ]…);

<表名>:要建索引的基本表的名字

索引:可以建立在该表的一列或多列上,各列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次序>:指定索引值的排列次序,升序:ASC,降序:DESC。缺省值:ASC

UNIQUE:此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唯一的数据记录

CLUSTERED:表示要建立的索引是聚簇索引

CREATE CLUSTERED INDEX Stusname            
ON   Student(Sname);

 在Student表的Sname(姓名)列上建立一个聚簇索引

在最经常查询的列上建立聚簇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一个基本表上最多只能建立一个聚簇索引 ,经常更新的列不宜建立聚簇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Stusno ON Student(Sno);
CREATE UNIQUE INDEX  Coucno ON Course(Cno);
CREATE UNIQUE INDEX  SCno ON SC(Sno ASC,Cno DESC);

 Student表按学号升序建唯一索引      

Course表按课程号升序建唯一索引      

SC表按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建唯一索引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删除索引时,系统会从数据字典中删去有关该索引的描述。

DROP INDEX Stusname on student;

删除Student表的Stusname索引

6.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的一组系统表,它记录了数据库中所有定义信息: 关系模式定义; 视图定义 ;索引定义 ;完整性约束定义 ;各类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 ;统计信息等。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执行SQL的数据定义语句时,实际上就是在更新数据字典表中的相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