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9.1 什么是效率
一个既定的产品,应该交由成本最低的厂商生产,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有效率)
一个既定的产品,应该交由出价最高的消费者消费,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有效率)
给社会带来的总的好处是由消费者的评价来说明的,等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减去付出的代价(生产成本)。
9.2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的时候,一方面他要支付价格,这是一个成本;另外一方面这个商品也会给他带来好处带来效用。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一个主观心理上的感受)
三个人的消费者剩余不同,约翰50元,保罗30元,乔治20元。
消费者剩余的特点:
- 用来衡量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福利。
- 是主观心理感受。
- 需求曲线可以用来表示消费者剩余。
- 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
生产者剩余 = 实际收到的价格 - 生产的机会成本
关于生产者剩余的事实:
- 用来衡量生产者从商品生产中所获得的福利。
- 是客观存在。
- 可用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来计算生产者剩余。
- 价格越高或成本越低,生产者剩余越大。
- 类似于利润。
生产者剩余与利润的区别:
生产者剩余 = 价格 - 机会成本
利润 = 价格 - 全部的成本
在短期:机会成本 < 全部的成本。(全部成本中包含一些沉没成本)
生产者剩余 > 利润。
在长期:机会成本 = 全部的成本。
生产者剩余 = 利润。
9.3 竞争市场的效率
效率:如果资源配置做到让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加在一起的总剩余最大,就是有效率的。
总剩余测量的是,整个社会从这个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中获得的价值是什么,整个社会为了获得这个价值生产这个商品支付的成本又是什么。
效率实现的条件:
- 出价最高的人获得商品进行消费。
-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
- 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用途中去。
当竞争市场处于均衡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总剩余)最大。
当产量在均衡点E处增加时,新增产量的新增成本超过了该产量带给社会的价值,得不偿失。
当产量在均衡点E处减少时,总剩余减少了,也是没有效率的。
效率实现的另一种表示方式:边际社会收益 = 边际社会成本。
(边际)社会收益:整个社会从商品生产和消费中获得的好处,包括消费者的好处和周边人员受到的影响。也可以在边际上计算,即边际社会收益。
(边际)社会成本:整个社会从商品生产和消费中支付的成本,包括生产者支付的,也包括企业周边居民支付的。
我们讨论的是竞争市场机制,而且我们有一些假设:没有外部性、没有公共品、没有信息不对称,是竞争的。所以这些外部的影响,对其他人带来的好处,给其他人带来的不方便之处应该是不存在的。
社会收益等同于私人收益,社会成本等同于私人成本。
在没有外部性和公共品的竞争市场:
供给曲线代表着(边际)社会成本(也等于私人成本)。
需求曲线代表着(边际)社会收益(也等于私人受益)。
结论:竞争的市场机制,在没有外部性,没有公共品和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是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
9.4 帕累托效率与市场失灵
在市场达到有效率,总剩余最大的情况下,增加一方的福利必定要减少另一方的福利。
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不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成员福利的前提下去改善另外成员的福利。
该表格中只存在A、B两种资源配置方式,A、B都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
该表格中存在A、B、C三种资源配置方式时,B、C都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A是无效率的,不具有帕累托效率。(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只要存在一个成员资源发生减少,则就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
帕累托改善:如果资源配置的变化在没有损害任何一个成员福利的情形下增进了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我们就称这种变化为帕累托改善。
如果原来的状态是没有效率的,改变即是帕累托改善。
如果原来的状态是有效率的,变化不代表帕累托改善。
关于帕累托效率的进一步说明:
- 帕累托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限制下已经生产出来了最大的产量,但是并没有说明这些产量是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也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
经济学上的效率就是指帕累托效率,而这个效率是用来说明资源配置效率的。(所以帕累托效率、效率、配置效率这三个概念是等价的。)
- 实现技术效率是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前提条件。
-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蛋糕已经做到最大了,即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总剩余最大。
- 帕累托效率无关分配。(一种有效率的资源分配方式往往收入分配的差距是非常大非常不公平的。)
帕累托效率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都不能少,不能够用多数来压制少数,每一个人的利益都要考虑进来。
市场失灵:现代市场机制无法实现有效率的配置效率,即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
广义的市场失灵包括:
- 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市场失灵。
- 市场经济不稳定。
- 收入分配两极化。
9.5 什么是外部性
烟民在抽烟时,自己获得了满足,而对其周围的人造成了伤害。
企业在生产时,把废气、废水排放到周边地区,对周围的居民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
外部性:一个人的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的未经过市场过程的影响。
外部性的前提下:
社会收益 不等于 私人收益。
社会成本 不等于 私人成本。
外部性的基本事实:
- 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都可能产生外部性。
-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
- 是对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 是未经过市场过程的影响。(与市场无关,不经过交易。)
9.6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一)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在有外部性的条件下,私人企业的决策通过市场机制的决策不能够实现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相等。
对私人企业而言或对消费者而言,他们的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基于私人的利益和成本的比较,来做出有利于个人的最优决策的。
他们确定消费量、确定生产量的条件是 边际私人收益 = 边际私人成本。
外部性带来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假设无论是外部收益还是外部成本,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它对需求曲线没有影响,只影响成本曲线。
- 生产行为负外部性的情况
边际私人成本曲线与供给曲线重合。存在负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在边际私人成本曲线左边。
在有负外部性的条件下,企业所生产的产量(E)相对于社会需要(F)而言是过多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承担额外的成本,只承担了一小部分成本,所以它愿意多生产。但是对社会而言,它要考虑更多的成本,要考虑额外的成本,所以它所希望的产量可能会少一些。)
- 生产行为正外部性的情况
存在正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在边际私人成本曲线右边。
在有正外部性的条件下,企业所生产的产量(F)过少,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E),所实现的资源配置仍然是没有效率的。(原因在于企业做决策时没有考虑到给社会带来的有利影响。)
9.7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二)
- 消费行为负外部性的情况
存在负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曲线在边际私人收益曲线左边。(边际社会收益小于边际私人收益)
在有负外部性的情况下,社会需要的产量(E)是少于私人决策的产量(F),带来产量过多的情况。(原因在于这些消费者只考虑个人的收益和成本,不考虑给社会给其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他所消费的数量,所要求的生产数量都会过多。)
- 消费行为负外部性的情况
存在负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曲线在边际私人收益曲线右边。(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
正外部性的条件下,私人决策的产量(E)要低于社会需要的产量(F),带来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没有做到蛋糕的最大化。)
外部性影响效率的结论:
- 外部性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
- 正外部性:私人决策产量相对于社会需要而言过少。
- 负外部性:私人决策产量相对于社会需要而言过多。
9.8 外部性的内在化
私人的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
- 把有外部性的双方,一起合并,来消除外部性。
- 受外部性影响的双方,进行协商交易(补偿),来消除外部性。
如果桃农单独决策,则种植面积为30公顷,如果合并决策,则种植面积为60公顷。
如果采用协商交易的方法,则蜂农对桃农的补偿在30--70之间。
协商补偿在60--100之间。
产权规定清楚的情况下(养狗家庭有权利养狗,邻居有权利禁止养狗),则市场机制总能找到一种解决方法,使之达到有效率,具有帕累托效率。
9.9 科斯定理
首先要明确产权的所有。如果规定产权归造纸产所有,造纸产有权污染,私人决策的资源配置是造纸产会污染湖泊。那么为了达到部分污染这种状态,渔民需要进行协商,补偿60--100元给造纸产。
如果产权归渔民所有,造纸产没有权利往里面排污,私人决策的资源配置是无污染状态,造纸产必须对废水做出完全的处理。资源配置从无污染改变到部分污染的话,造纸产的利润增加了30,渔民的利润减少了10,对整个社会而言,这种调整是一种帕累托改善。造纸产与渔民进行协商,对渔民进行10--30元的补偿,让其只对废水进行部分污染,而不需要进行完全处理。
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足够低,产权界定清楚,私人总是可以通过协商、自愿的交易来找到一个方法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
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在交易成本足够大的时候,有些潜在的利益机会、利润机会往往就会被放弃掉了。
科斯定理的必要条件:
- 产权界定明确。
- 交易成本足够低。
- 私人协商和交易。
9.10 纠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现实生活中,往往交易成本是很高的。
纠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 管制
- 征税(庇古税)
- 可以交易的排污许可证
排污数量与价格的关系曲线。
*怎么做到把企业的排污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呢?
一种方式就是直接给企业下一个禁令只能够排污多少。(管制)
另外一种方式是对企业进行征税,确定可以排污数量A时所对应的价格P。(庇古税)
但是*并不知道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也就没办法确定一个准确的庇古税。所以相对而言,用管制会更有效率一些。
无论是管制还是庇古税,都有可能一方面达到了禁止排污的目的,但另外一方面带来了社会效率的损失,它是以一个比较高的成本来实现的。
庇古税税率:大于1/100吨(最小治污成本的钢厂的治污成本),小于4/100吨(最大治污成本的纸厂的治污成本)。
减排的各种政策比较:
- 配额(不可交易的许可证)没有效率。
- 庇古税:无法准确确定能实现目标且有效率的税率。
- 可交易的许可证:有效率。(如何派发?)
- 拍卖许可证:有效率。(*可得到税收)
对正外部性的政策:进行补贴。(对节能灯、新能源汽车等进行补贴。)
CDM——清洁发展机制:对企业减排二氧化硫来进行设计的。
治理二氧化硫成本低的企业把排放权节省下来,卖给治理成本高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