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来说,OpenWrt和LEDE是同一个东西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不要太纠结
计划中的网络拓扑如下:
真实的上网路由是OpenWrt,而外部实机的路由器仅作为交换机,并充当WIFI发射器
1.创建虚拟交换机及端口组
1.1 创建虚拟交换机
-
创建两个虚拟交换机,名字随意,安全的三个选项均要改为接受。
我这里一个叫vSwitch0 和 Wan,对应上图网络拓扑的vSwitch0和vSwitch1(vSwitch0是自带的;因为vSwitch1直连外网,所以就叫Wan了) -
添加上行链路
分别对应vmnic0,vmnic1两个物理网卡
1.2 创建端口组
创建两个端口组,名字随意,但安全的三个选项均要改为接受(如果交换机上已经是接受了,可以选继承)。
虚拟交换机选项分别选对应的交换机
我这里只建了一个Wan端口组指向Wan虚拟交换机, 保留了ESXI自带的VM Network和Management Network
1.3 参考图
这里提供我最后完成时的状态图,作为参考
物理网卡的自动协商和链路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不然会导致最终连不上网的情况(不知道选什么就选自动协商)
2.制作虚拟机镜像
2.1 下载
固件下载
OpenWrt有官方原版与KoolShare加工后的国内版本,国内版本又分为combined和uefi-gpt两种,前者支持MBR分区表和BIOS系统,后者支持GPT分区表和EFI系统
新建虚拟机引导方式已设置为传统BIOS,选择下载的文件名中带combined的img.gz文件, 这里我选择的是openwrt-koolshare-mod-v2.31-r10822-50aa0525d1-x86-64-combined-squashfs.img.gz
镜像转换工具
软件名字叫StarWind V2V Image Converter
,我没有找到官网,暂时用其他下载地址代替:
下载地址
2.2 制作虚拟机镜像
- 解压下载回来的openwrt压缩包,得到
openwrt-koolshare-mod-v2.31-r10822-50aa0525d1-x86-64-combined-squashfs.img
- 安装StarWind V2V Image Converter并打开,选择
Local file
- 选择刚刚解压出来的 img文件
- 目标类型选择
Local file
- 目标镜像格式选择
VMDK
- VMDK 格式选择
ESXI Server image
- 等待转换完成
会在目录下生成下面两个文件:openwrt-koolshare-mod-v2.31-r10822-50aa0525d1-x86-64-combined-squashfs.vmdk
openwrt-koolshare-mod-v2.31-r10822-50aa0525d1-x86-64-combined-squashfs-flat.vmdk
3.创建虚拟机
- 把上一步生成的两个文件上传到ESXI,会变成一个虚拟机文件
2. 创建虚拟机
3. 添加磁盘,选择现有硬盘,然后选择刚刚上传的虚拟机镜像文件
磁盘大小可以在创建完成后再次点编辑修改
- 添加网络适配器,两个适配器分别指向上一节创建的两个端口组
5. 创建完成,打开虚拟机
4.初次配置LEDE
- 打开虚拟机电源,等待开机完成
- 打开终端窗口
- 确认网卡名对应关系
使用cat /sys/class/net/eth0/address
查看网卡的物理地址
我这里是eth0对应Wan端口组,eth1对应VM Network端口组 - 修改LEDE设置
vi /etc/config/network
打开网络配置文件
编辑设置如下:
- Interface ‘wan’ 下的ifname填Wan对应的eth0
- Interface ‘lan’ 下的ifname 填VM Network对应的eth1,ipaddr和gateway是子网地址及网关
- 修改完成后保存并重启虚拟机
- 重启完毕后让电脑连接上面填的子网网关,可以看到路由器登陆页面即配置成功
默认登陆密码为koolshare
5 后续配置
接下来的步骤就和普通路由器差不多了
5.1 连接外网
打开网络-接口-WAN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应的上网方式
5.2 子网设置
截图均为路由器默认设置
,主要为了防止乱搞导致内网炸了,所以做个备份
DHC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