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时间:2024-03-09 19:58:58

 

数制与码制

视频地址:第8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HIT-1001998009?tid=1002098003#/learn/content?type=detail&id=1002858360&sm=1

数制

数制即计数*,是指人们进行计数的方法和规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不同的数制,例如,平常计数和计算所使用的十进制,时间上分、秒计数的六十进制,小时计数的十二进制或二十四进制,每星期天数计数的七进制等,其中使用得最普遍的是十进制。

数字电路中采用的是二进制,这是因为二进制只有“1”和“0”两个数码,可以方便地用电流的有无、电压的高低、电路的通断等两种状态来表示。

如ASCII码

 

2、十进制

 

3、任意进制(N进制)正整数展开式的普遍形式为:

4、八进制是二进制的整数次幂,一个八进制数的每一位的数值同对应的3位二进制数相等。

 

5、同理,16进制是2进制的4次幂,一个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位的数值同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相等。

 

6、十进制转为二进制

 

码制

      码制也称为编码。

     在数字电路中,信息是用离散的数码来表示的,数码的大小是所有数码中最小一个数码值的整数倍。信息分为两类:数值信息和非数值信息。
       当数码用来表示数值信息时,必须既要能表示数值的大小又要能够进行数值的加减乘除等运算。因此就需要用进位计数制的方法来用数码表示数值称为数制,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等等,在数字电路中是用二进制来表示的。
      当数码用来表示非数值信息时,数码只是不同事物、状态等等的代号而已称为编码也叫码制,没有数量大小的含义。为了方便查找和记忆、存储,在编码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让大家共同使用,例如美国的ASCII码。

1、编码:用某种文字、符号或数字表示特定对象的过程;

2、代码:一组用来描述状态的多位二进制数;

数字电路中,采用二进制数对各种对象或状态进行编码,1位二进制数有0/1两个数值,因此1位二进制数只能表示2种状态或2个事物。若需要表示更多的状态或事物,就需要增加二进制数的位数,用一组多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则这组二进制数就成为代码

 

2位二进制数可表示4种不同的二进制代码,既可以代表4种不同的状态,3位二进制数可以代表8种状态,即M个对象,至少需要n位二进制数,确保 [公式]

注意:标准ASCII码,128种状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如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最高位位0,具体形式为0XXX XXXX。

3、二进制编码表示十进制数,二~十进制编码(BCD码,binary~coded decimal)

(1)有权码:

 

4位二进制数中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权值,分别将每个四位二进制数码中为1的位挑出来,并将这些位的权值相加,其和就是该二进制代码相对应的十进制数。

(2)无权码:

 

  每一位二进制数无固定权值,而是按照其他规则来表示十进制数,具体而言,就是在8421码的基础上,加二进制数(0011),即十进制的3而形成的余3码。

(3)各BCD码的编码特点

 

 

各BCD码的编码特点

8421码:实际上是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时的形式。

2421码:0和9所对应的二进制代码在相同的位置上的数正好相反,1和8、2和7、3和6、4和5情况相同。

余三码:与2421码情况类似。

4、格雷码(gray code,又称循环码)

(1)除了需要对数进行编码,有时还需要对状态、次序进行编码,格雷码就是这样的编码方式。

(2)以下位4位格雷码的编码表,表示了16种状态,格雷码是一种循环码,每一位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都是以固定周期来循环的。如表中右起第一位,是按0110不断循环的,第二位是按0011 1100不断循环,故又称循环码。

 

 

格雷码

格雷码的特点是相邻序态对应的格雷码各位数只有1位不同,即格雷码在按态序变化的时候,每次只变换一位数码。

在工程应用中,采用格雷码来对行进机构的位置进行编码,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以下为一个行进机构位置编码的黑白色带:

 

 

 

光电传感器通过色带读出的代码,来确定行进机构的位置,定义光电传感器将色带上黑色读为1,白色读为0。若采用左边的二进制编码形式,会出现多位数码同时变化的情况。譬如,从0111变化到1000,这时如果光电传感器的反应速度不一致的话,例如右边起第1位读出数据较慢,就会在变为1000之前出现1001这一错误的位置信息。

而如果采用格雷码,因为相邻态序的格雷码只有1位数码的变化,只有该位对应的光电传感器状态有所变化,所以不会出现上面的错误。

5、原码、反码、补码

(1)原码:有符号位的二进制数,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其余为表示数值的大小。

(2)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时对其原码逐位取反,但符号不变。

(3)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在其反码的末位加1。

 

(4)引入原因:

由于符号位的引入,若采用原码的形式计算5+(-6),是无法得到正确且有效的结果的,补码的引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即计算机计算有符号数值的运算时,采用的是补码形式。

 

 

 

 

基本逻辑运算

知识点概述:

1、与逻辑:若某种事件的最终“结果”必须依赖于若干“条件”的同时满足,实际上这种“结果”和“条件”的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

2、或逻辑:在决定一件事件的各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个,“事件”就会发生。

3、非逻辑:当一个“条件”满足时,“事件”不发生,当这个“条件”不满足时,“事件”才发生。

 

基本逻辑运算

 

 

普通代数与逻辑代数

与逻辑运算

1、与逻辑:若某种事件的最终“结果”必须依赖于若干“条件”的同时满足,实际上这种“结果”和“条件”的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

(1)开关构成的与逻辑电路

 

 

开关构成的与逻辑电路

(2)二极管构成的与逻辑电路

 

 

 

 

二极管构成的与逻辑电路

2、与逻辑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公式]

 

 

与逻辑函数表达式、与门

或逻辑运算

1、或逻辑:在决定一件事件的各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个,“事件”就会发生。

(1)开关构成的或逻辑电路

 

 

开关构成的或逻辑电路

(2)二极管构成的或逻辑电路

 

 

二极管构成的或逻辑电路

2、或逻辑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公式]

 

 

或逻辑函数表达式、与门

非逻辑运算

1、非逻辑:当一个“条件”满足时,“事件”不发生,当这个“条件”不满足时,“事件”才发生。

(1)开关构成的非逻辑电路

 

 

开关构成的非逻辑电路

(2)二极管构成的非逻辑电路

 

 

二极管构成的非逻辑电路

2、非逻辑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公式]

 

 复合逻辑运算

知识点概述:

1、复合逻辑运算由基本逻辑运算组合而成;

2、常见的有与非、或非、同或、异或等;

 

复合逻辑运算由基本逻辑运算组合而成;

与非逻辑运算

1、与非逻辑:由与逻辑和非逻辑复合而成。

将与门的输出接到非门的输入(如下图)

与非门

一般认为门电路的符号中,输出信号处的小圆圈,就表示对小圆圈之前部分的信号进行求反。

2、与非逻辑的逻辑表达式:

3、与非逻辑真值表

即有0出1,全1出0。

或非逻辑运算

1、或非逻辑:由或逻辑和非逻辑复合而成。

将或门的输出接到非门的输入(如下图)

或非门

2、或非逻辑的逻辑表达式:

或非逻辑的逻辑表达式

3、或非逻辑真值表

或非逻辑真值表

即有1出0,全0出1。

异或逻辑运算

1、异或逻辑运算只能有两个输入变量,当两个逻辑变量状态相同时,输出为0;当两个逻辑变量状态相反时,输出为1。

异或逻辑的逻辑符号

2、异或逻辑的逻辑表达式:

异或逻辑的逻辑表达式

3、异或逻辑真值表

异或逻辑真值表

同或逻辑运算

1、同或逻辑运算只能有两个输入变量,当两个逻辑变量状态相同时,输出为1;当两个逻辑变量状态相反时,输出为0。

同或逻辑的逻辑符号

2、同或逻辑的逻辑表达式:

同或逻辑的逻辑表达式

3、同或逻辑真值表: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

定义

逻辑代数是一种用于描述客观事物逻辑关系的数学方法,由英国科学家乔治·布尔(George·Boole)于19世纪中叶提出,因而又称布尔代数。逻辑代数有一套完整的运算规则,包括公理、定理和定律。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开关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的变换、分析、化简和设计上,因此也被称为开关代数。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逻辑代数已经成为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的基本工具和理论基础。

缺点:只保证推导的过程正确。如果命题是错的推导结果也是错的。

知识点概述:

1、逻辑代数: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数学基础。

2、应用逻辑嗲书的基本公式、公理、定理,可以方便地极性逻辑函数的推演、运算、化简。

3、基本定理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一律、摩根定理、吸收律、还原律。

公理

1、与逻辑的运算符与代数的“乘号”相同,用“ [公式] ”表示,运算结果也相同。

2、或逻辑的运算符与代数的“加号”相同,用“ [公式] ”表示,但计算结果明显不同,如1+1=1。

 

 

定理

1、

 

 

 

 

 

 

 

 

 

 

即一个变量的原变量和反变量,分别和其他两个变量构成与项时(即 [公式] ),若其他两个变量构成的与项和前面的两个与项进行或运算(即在 [公式] 再与 [公式] 项进行或运算),则其他两个变量构成的与项就会被吸收(即 [公式] 项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