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软件开发来说,软件测试可能还不被大众了解,很多开发人员,包括很多软件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软件测试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软件测试的认识还有很多的误区:
误区一:如果软件发布后有质量问题,就是软件测试人员的错
测试是一种提高软件质量的手段,但即使是在投入上有所保证,测试也不能百分百发现所有的质量问题,况且,软件的质量不是靠测试测出来的,而是开发过程中都要有质量把关,做好检查等各项工作,才能保质保量。
误区二:测试技术要求不高,比编程容易多了
很多人都认为,测试就是运行程序,键盘鼠标点击操作一下,然后看结果是否正确,实际上,测试不仅仅是运行或操作软件,还有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用例的设计等,测试人员在使用白盒技术或自动化脚本时,都需要有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经验,所以一个测试人员不仅仅要掌握测试技术还要掌握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丰富的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误区三:有时间就多测一点,没时间就少测一点
测试不是可有可无的,测多少,怎么测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测试流程需要对软件项目进行计划的设计、时间的分配、人员的组成、风险分析等一系列都要考虑到。
误区四:测试是测试人员的事,与开发人员无关
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一般是相对独立的,只是分工不同,开发和测试是项目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开发和测试的交流、协作和配合是提高整体效率的重要因素。在编码过程中,也会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所以整个项目的开发与测试是需要整个项目组所有人员的配合。
误区五:测试是开发后期的一个阶段
在很多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往往是把测试作为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种手段,但缺陷却是在开发一开始就出现的,所以在研究阶段就需要有测试人员的介入,严格的对开发过程中的文档进行评审,提高开发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所以测试是随着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的,而不是最后的一个阶段。
误区六:自动化测试可以代替测试
这个误解在现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信条了。确实,理论上,所有的测试用例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并自动执行,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提过的,测试并不是测试用例+测试执行的叠加。测试还包括大量的创造性的活动。所以自动化测试代替测试是个伪命题(除非有朝一日,人工智能发展到能够打败人类的创造性。那时可能整个IT行业都不需要人力劳动了)
除此之外,即使自动化测试能把所有的测试用例都实现通过机器执行,也不意味着应该这么做。因为自动化测试本身也是一项投资,有大量的投入在其中。很多测试场景通过自动化测试可以产生很大的价值,比如大量重复性地验证。但是也有很多场景,不需要通过自动化的投入来实现,比如很多一次性的功能验证,还有依赖人进行主观判断的功能等。
误区七:测试工程师是质量守门员
这个误解几乎在所有IT企业都存在。测试工程师被当做质量守门员(背锅侠),测试人员需要为所测试的软件质量背书。测试人员被当做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测试结果似乎决定了软件产品最终的交付质量。
总之,测试是一门涵盖范围广泛的专业,但是业界对测试工作却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齐鲁物联网测试中心,齐鲁物联网测试中心由山东安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投资成立,位于山东济南高新区创新谷,拥有CNAS、ISO9001等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测试测评。以服务于*机构、科研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为己任,企业拥有一支掌握现代化技术的骨干测试力量,完善的软硬件测试开发平台及工具,可以为用户单位提供通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电工电子产品等的测试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