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的目录为根目录 /。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在开始本教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 绝对路径: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 相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 /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个常见的处理目录的命令吧: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
ls (列出目录)
在Linux系统当中, ls 命令可能是最常被运行的。
语法:
选项与参数:
- -a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常用)
- -d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常用)
- -l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常用)
将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出来(含属性与隐藏档)
cd (切换目录)
cd是Change Directory的缩写,这是用来变换工作目录的命令。
语法:
接下来大家多操作几次应该就可以很好的理解 cd 命令的。
pwd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pwd 是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的缩写,也就是显示目前所在目录的命令。
选项与参数:
- -P :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链接 (link) 路径。
实例:单纯显示出目前的工作目录:
实例显示出实际的工作目录,而非链接档本身的目录名而已。
mkdir (创建新目录)
如果想要创建新的目录的话,那么就使用mkdir (make directory)吧。
语法:
选项与参数:
- -m :配置文件的权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默认权限 (umask) 的脸色~
-p :帮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目录(包含上一级目录)递归创建起来!
实例:请到/tmp底下尝试创建数个新目录看看:
加了这个 -p 的选项,可以自行帮你创建多层目录!
实例:创建权限为 rwx--x--x 的目录。
上面的权限部分,如果没有加上 -m 来强制配置属性,系统会使用默认属性。
如果我们使用 -m ,如上例我们给予 -m 711 来给予新的目录 drwx--x--x 的权限。
rmdir (删除空的目录)
语法:
选项与参数:
删除 runoob 目录
将 mkdir 实例中创建的目录(/tmp 底下)删除掉!
利用 -p 这个选项,立刻就可以将 test1/test2/test3/test4 一次删除。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 rmdir 仅能删除空的目录,你可以使用 rm 命令来删除非空目录。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即拷贝文件和目录。
语法:
选项与参数:
- -a:相当於 -pdr 的意思,至於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 -d:若来源档为链接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链接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 -l:进行硬式链接(hard link)的链接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 -r: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 -s:复制成为符号链接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文件;
-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用 root 身份,将 root 目录下的 .bashrc 复制到 /tmp 下,并命名为 bashrc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语法:
选项与参数: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将刚刚在 cp 的实例中创建的 bashrc 删除掉!
如果加上 -i 的选项就会主动询问喔,避免你删除到错误的档名!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名称)
语法:
选项与参数:
-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复制一文件,创建一目录,将文件移动到目录中
将某个文件移动到某个目录去,就是这样做!
将刚刚的目录名称更名为 mvtest2
Linux 文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head 只看头几行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Linux 链接概念
Linux 链接分两种,一种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另一种被称为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默认情况下,ln 命令产生硬链接。
硬连接
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点来进行连接。在 Linux 的文件系统中,保存在磁盘分区中的文件不管是什么类型都给它分配一个编号,称为索引节点号(Inode Index)。在 Linux 中,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索引节点是存在的。比如:A 是 B 的硬链接(A 和 B 都是文件名),则 A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与 B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相同,即一个 inode 节点对应两个不同的文件名,两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文件,A 和 B 对文件系统来说是完全平等的。删除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会影响另外一个的访问。
硬连接的作用是允许一个文件拥有多个有效路径名,这样用户就可以建立硬连接到重要文件,以防止“误删”的功能。其原因如上所述,因为对应该目录的索引节点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只删除一个连接并不影响索引节点本身和其它的连接,只有当最后一个连接被删除后,文件的数据块及目录的连接才会被释放。也就是说,文件真正删除的条件是与之相关的所有硬连接文件均被删除。
软连接
另外一种连接称之为符号连接(Symbolic Link),也叫软连接。软链接文件有类似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在符号连接中,文件实际上是一个文本文件,其中包含的有另一文件的位置信息。比如:A 是 B 的软链接(A 和 B 都是文件名),A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与 B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不相同,A 和 B 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 inode,继而指向两块不同的数据块。但是 A 的数据块中存放的只是 B 的路径名(可以根据这个找到 B 的目录项)。A 和 B 之间是“主从”关系,如果 B 被删除了,A 仍然存在(因为两个是不同的文件),但指向的是一个无效的链接。
实验加深理解
从上面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硬连接文件 f2 与原文件 f1 的 inode 节点相同,均为 9797648,然而符号连接文件的 inode 节点不同。
通过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出:当删除原始文件 f1 后,硬连接 f2 不受影响,但是符号连接 f3 文件无效
总结
依此您可以做一些相关的测试,可以得到以下全部结论:
- 1).删除符号连接f3,对f1,f2无影响;
2).删除硬连接f2,对f1,f3也无影响;
3).删除原文件f1,对硬连接f2没有影响,导致符号连接f3失效;
4).同时删除原文件f1,硬连接f2,整个文件会真正的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