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时间:2022-03-21 00:08:13

dijkstra算法与prim算法的区别

 

1.先说说prim算法的思想:

众所周知,prim算法是一个最小生成树算法,它运用的是贪心原理(在这里不再证明),设置两个点集合,一个集合为要求的生成树的点集合A,另一个集合为未加入生成树的点B,它的具体实现过程是:

第1步:所有的点都在集合B中,A集合为空。

第2步:任意以一个点为开始,把这个初始点加入集合A中,从集合B中减去这个点(代码实现很简单,也就是设置一个标示数组,为false表示这个点在B中,为true表示这个点在A中),寻找与它相邻的点中路径最短的点,如后把这个点也加入集合A中,从集合B中减去这个点(代码实现同上)。

第3步:集合A中已经有了多个点,这时两个集合A和B,只要找到A集合中的点到B集合中的点的最短边,可以是A集合中的与B集合中的点的任意组合,把这条最短边有两个顶点,把在集合B中的顶点加入到集合A中,(代码实现的时候有点技巧,不需要枚举所有情况,也就是更新操作)。

第4步:重复上述过程。一直到所有的点都在A集合中结束。

2.说说dijkstra算法的过程:

这个算法的过程有比prim算法的过程稍微多一点点步骤,但是思想确实巧妙的,也是贪心原理,它的目的是求某个源点到目的点的最短距离,总的来说,dijkstra算法也就是求某个源点到目的点的最短路,求解的过程也就是求源点到整个图的最短距离,次短距离,第三短距离等等(这些距离都是源点到某个点的最短距离)。。。。。求出来的每个距离都对应着一个点,也就是到这个点的最短距离,求的也就是原点到所有点的最短距离,并且存在了一个二维数组中,最后给出目的点就能直接通过查表获得最短距离。

第1步:以源点(假设是s1)为开始点,求最短距离,如何求呢? 与这个源点相邻的点与源点的距离全部放在一个数组dist[]中,如果不可达,dist[]中为最大值,这里说一下,为什么要是一维数组,原因是默认的是从源点到这个一维数组下标的值,只需要目的点作为下标就可以,这时从源点到其他点的最短的“一”条路径有了,只要选出dist[]中最小的就行(得到最短路径的另一个端点假设是s2)。

第2步:这时要寻找源点(假设是s1)到另外点的次短距离,这个距离或者是dist[]里面的值,或者是从第1步中选择的那个最短距离 + 从找到点(假设是s2)出发到其他点的距离(其实这里也是一个更新操作,更新的是dist[]里面的值),如果最短距离 + 从这点(假设是s2)到其他点的距离,小于dist[]里面的值,就可以更新dist[]数组了,然后再从dist[]数组中选一个值最小的,也就是第“二”短路径(次短路径)。

第3步:寻找第“三”短路径,这时同上,第二短路径的端点(s3)更新与之相邻其他的点的dist[]数组里面的值。

第4步:重复上述过程n - 1次(n指的是节点个数),得出结果,其实把源点到所有点的最短路径求出来了,都填在了dist[]表中,要找源点到哪个点的最短路,就只需要查表了。

/*Dijkstra求单源最短路径 2010.8.26*/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stack>
#define M 100
#define N 100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matrix[N][M]; //邻接矩阵
int n; //顶点数
int e; //边数
}MGraph; void DijkstraPath(MGraph g,int *dist,int *path,int v0) //v0表示源顶点
{
int i,j,k;
bool *visited=(bool *)malloc(sizeof(bool)*g.n);
for(i=;i<g.n;i++) //初始化
{
if(g.matrix[v0][i]>&&i!=v0)
{
dist[i]=g.matrix[v0][i];
path[i]=v0; //path记录最短路径上从v0到i的前一个顶点
}
else
{
dist[i]=INT_MAX; //若i不与v0直接相邻,则权值置为无穷大
path[i]=-;
}
visited[i]=false;
path[v0]=v0;
dist[v0]=;
}
visited[v0]=true;
for(i=;i<g.n;i++) //循环扩展n-1次
{
int min=INT_MAX;
int u;
for(j=;j<g.n;j++) //寻找未被扩展的权值最小的顶点
{
if(visited[j]==false&&dist[j]<min)
{
min=dist[j];
u=j;
}
}
visited[u]=true;
for(k=;k<g.n;k++) //更新dist数组的值和路径的值
{
if(visited[k]==false&&g.matrix[u][k]>&&min+g.matrix[u][k]<dist[k])
{
dist[k]=min+g.matrix[u][k];
path[k]=u;
}
}
}
} void showPath(int *path,int v,int v0) //打印最短路径上的各个顶点
{
stack<int> s;
int u=v;
while(v!=v0)
{
s.push(v);
v=path[v];
}
s.push(v);
while(!s.empty())
{
cout<<s.top()<<" ";
s.pop();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n,e; //表示输入的顶点数和边数
while(cin>>n>>e&&e!=)
{
int i,j;
int s,t,w; //表示存在一条边s->t,权值为w
MGraph g;
int v0;
int *dist=(int *)malloc(sizeof(int)*n);
int *path=(int *)malloc(sizeof(int)*n);
for(i=;i<N;i++)
for(j=;j<M;j++)
g.matrix[i][j]=;
g.n=n;
g.e=e;
for(i=;i<e;i++)
{
cin>>s>>t>>w;
g.matrix[s][t]=w;
}
cin>>v0; //输入源顶点
DijkstraPath(g,dist,path,v0);
for(i=;i<n;i++)
{
if(i!=v0)
{
showPath(path,i,v0);
cout<<dist[i]<<endl;
}
}
}
return ;
}

测试数据:

  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运行结果:

  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