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jvm内存分配策略不仅是程序性能调优的重要知识,还能够给养成自己一种良好的代码思路,一个程序的代码差异往往都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
一、对象优先分配到Eden区域
一般来说,新创建的对象都会直接分配到Eden区域,如果Eden区域内存不够,JVM就会触发GC(垃圾回收),一般来说在JVM中有3种GC:
Minor GC:指发生在新生代的垃圾收集动作,非常频繁,速度较快。
Major GC:指发生在老年代的GC,出现Major GC,经常会伴随一次Minor GC,同时Minor GC也会引起Major GC,一般在GC日志中统称为GC,不频繁。
Full GC:指发生在老年代和新生代的GC,速度很慢,需要Stop The World。
所以在Eden区域中发生的GC就是Minor GC,在虚拟机中,可以设置Eden区域的大小从而调节Minor GC的频率,参数为:
-Xmx10240m -Xms10240m -Xmn5120m -XXSurvivorRatio=3
其中:
-Xmx:最大堆大小
-Xms:初始堆大小
-Xmn:年轻代大小
-XXSurvivorRatio: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即Eden区域内存/Survivor区域内存的值
二、大对象直接分配到老年代
那么多大的对象算是大对象呢?一般来说,这个定义大对象的值可以通过虚拟机的参数来设置:
-XX:PretenureSizeThreshold=XX
如果大于XX的对象就会直接分配到老年代, 为什么大对象要直接分配到老年代?
一般认为大对象为长字符串,存活较久,如果进入新生代,因为eden中的GC回收频率较高,大对象在进行对象标记算法时会影响到JVM的性能。
三、长期存活的对象进入老年代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长期存活的对象证明该对象的引用频率较高,所以放入老年代中可以更好的提高eden中内存的大小。存活多久才算长期存活?
在JVM触发GC回收Eden区域后,还存活的对象就会复杂到Survivor区域整,该区域中有年龄存活计数器,设置年龄为1,对象在Survivor区每次经过一次Minor GC,年龄就加1,当年龄达到一定程度(默认15),就进入到老年代,
年龄可以通过虚拟机的参数来设置:
-XX:MaxTenuringThreshold
四、空间分配担保
所谓的空间分配担保是指:在新生代内存不够时即发生了Minor GC,向老年代借内存的情况就是空间分配担保。要验证如果老年代的连续空间大于新生代对象总大小或者历次晋升的平均大小就会进行Minor GC,否则将进行Full GC,如果发生了Full GC将会大大降低程序性能,最简单的情况就是程序会出现非网络原因的卡顿。
五、动态对象年龄判断
对象的年龄到达了MaxTenuringThreshold可以进入老年代,同时,如果在survivor区中相同年龄所有对象大小的总和大于survivor区的一半,年龄大于等于该年龄的对象就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无需等到MaxTenuringThreshold中要求的年龄。
六、逃逸分析与栈上分配
这个策略是在JVM栈中进行的。由于jvm栈内存是在方法独占区中,每一次程序运行完毕后,栈上的内存随着方法的执行来分配空间,且栈帧出栈时会消灭空间,因此不会进行GC回收。栈上分配后,JVM的性能会很快,所以在编写代码过程中,优先考虑栈上分配来写代码是个很好的代码习惯。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栈上分配,这就需要在对代码进行逃逸分析:我们要分析对象的作用域,如果一个对象的作用域在方法体内,那么这个对象就没有发生逃逸,没有发生逃逸的对象可以进行栈上分配。
关于逃逸分析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参考这篇博客:https://blog.csdn.net/w372426096/article/details/809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