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u-boot,linux,yaffs2文件系统的移植全部搞定了,在我的mini2440板子上跑起来了,呵呵,兴奋啊!现在回头看看自己花了这么长时间所作的工作,结论就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
下面就把我移植过程中的步骤记录下来,留着以后看看,也许还会用到的。
先是u-boot部分:
我用的是
开发环境:fedora 14
开发板:mini2440 256M NandFlash 64M SDRAM
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 4.4.3
BusyBox版本:busybox-1.7.0
yaffs制作工具:mkyaffsimage
yaffs2制作工具:mkyaffs2image(适合64M)、mkyaffs2image-128(适合128M以上,我的256M的用这个)
对于u-boot的修改有很多,参考了韦东山大神写的那本《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一步步做的,建议这部分大家也都自己动手做做,会有不少收获,对于那种文件的树形结构分布,程序设计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当u-boot移植能够在板子跑了,在看下面内容:
我一直困惑在MTD那部分,对于NAND flash分区那一直不是很清楚,先看我现在的mtd分区:
Creating 3 MTD partitions on "NAND 256MiB 3,3V 8-bit":
0x000000000000-0x000000500000 : "kernel"
0x000000500000-0x000000d00000 : "jffs2"
0x000000d00000-0x000010000000 : "yaffs"
我创建了3的分区,分别作为 uImage,jffs2,yaffs2文件存放的地址,在u-boot运行后,使用tftp下载kernel及文件系统到内存,接着写入flash中,具体如下:
tftp 0x31000000 uImage
nand erase 0 0x500000
nand write.jffs2 0x31000000 0 0x300000
要注意的是,这里写到flash中的地址对应着我们的MTD分区表地址,我的0地址处存放的是kernel,所以下载到0地址处。
static struct mtd_partition friendly_arm_default_nand_part[] = {
[0] = { .name = "supervivi", .size = 0x00040000, .offset = 0, },
[1] = { .name = "param", .offset = 0x00040000, .size = 0x00020000, },
[2] = { .name = "Kernel", .offset = 0x00060000, .size = 0x00500000, },
[3] = { .name = "root", .offset = 0x00560000, .size = 1024 * 1024 * 1024, },
[4] = { .name = "nand", .offset = 0x00000000, .size = 1024 * 1024 * 1024, }
};
这是之前的mtd分区,修改后如下:(在 arch/arm/mach-s3c2440/mach-mini2440.c中)
static struct mtd_partition friendly_arm_default_nand_part[] = {
[0] = { .name = "kernel", .size = 0x00050000, .offset = 0, },
[1] = { .name = "jaffs", .offset = MTDPART_OFS_APPEND, .size = 0x00080000, },
[2] = { .name = "yaffs", .offset = MTDPART_OFS_APPEND, .size = MTDPART_SIZ_FULL,
}
};
当然在写入flash之前最后先下载到内存里跑一下,看能否运行,不然来回擦除flash太费事,而且也有损于它。
使用:
tftp 0x32000000 uImage bootm 0x32000000
看看能不能打印出这句:
Creating 3 MTD partitions on "NAND 256MiB 3,3V 8-bit":
0x000000000000-0x000000500000 : "kernel"
0x000000500000-0x000000d00000 : "jffs2"
0x000000d00000-0x000010000000 : "yaffs"
如果可以那说明这一步实现了。由于开发板上还没有写入文件系统,也没有设置nfs挂接网络文件系统,所以内核启动后还会出现panic信息。不急, 我们下一步来解决它。 在这之前,先解释一下几个概念:
1.uImage
使用 make uImage编译 我们编译linux结束后会在arch/arm/boot/目录下生成zImage,uImage内核文件,这有什么区别呢? 之前一直没有去研究他们,现在明白了,简单的说一下区别: uImage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0x40的tag。vmlinuz是bzImage/zImage文件的拷贝或指向bzImage/zImage的 链接。initrd是“initialramdisk”的简写。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 vmlinux是内核文件,zImage是一般情况下默认的压缩内核映像文件,压缩vmlinux,加上一段解压启动代码得到,只能从0X0地址运行。 uImage是u-boot使用bootm命令引导的Linux压缩内核映像文件格式,使用工具mkimage对普通的压缩内核映像文件(zImage)加工而得。 可以由bootm命令从任意地址解压启动内核。由于bootloader一般要占用0X0地址,所以,uImage相比zImage的好处就是可以和bootloader共存。 当我们使用ls -l 查看这两个文件大小时会发现,uImage比zImage大了64字节,也就是多了0x40长度的tag.
2.bootm
下载到内存后,使用bootm引导uImage,那为什么不用go命令呢? 原因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多出64字节的uImage,bootm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专为它引导的命令。go命令是用来跳转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的命令。这些,我们 在mini2440裸机开发那想必大多数人都接触过,不再细说了!
3.MTDPART_OFS_APPEND
是代表着接着上一个分区地址向下分区,offset偏移。
4.MTDPART_SIZ_FULL flash
分区剩下的所有大小空间都分配出去。
接着上面说的,写入flash后,保存引导参数。我这里是在u-boot中代码固定的。
#define CONFIG_BOOTDELAY 5
#define CONFIG_BOOTARGS "noinitrd root=/dev/mtdblock2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define CONFIG_ETHADDR 08:00:3e:26:0a:5b
#define CONFIG_NETMASK 255.255.255.0
#define CONFIG_IPADDR 192.168.1.230
#define CONFIG_SERVERIP 192.168.1.10 /*#define CONFIG_BOOTFILE "elinos-lart" */
#define CONFIG_BOOTCOMMAND "nboot 0x31000000 0 0; bootm 0x31000000"
这样开机后,不打断便可进入kernel。
下一节介绍文件系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