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时间:2022-04-12 14:16:06

操作系统

1.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说法一: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说法二:进程和线程都是由操作系统所体会的程序运行的基本单元,系统利用该基本单元实现系统对应用的并发性。进程和线程的区别在于: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说法三:多线程共存于应用程序中是现代操作系统中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用过UNIX操作系统的读者知道进程,在UNIX操作系统中,每个应用程序的执行都在操作系统内核中登记一个进程标志,操作系统根据分配的标志对应用程序的执行进行调度和系统资源分配,但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呢?

进程和线程都是由操作系统所体会的程序运行的基本单元,系统利用该基本单元实现系统对应用的并发性。进程和线程的区别在于: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搞。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进程(Process)是最初定义在Unix等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环境下用于表示应用程序在内存环境中基本执行单元的概念。以Unix操作系统为例,进程是Unix操作系统环境中的基本成分、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Unix操作系统中完成的几乎所有用户管理和资源分配等工作都是通过操作系统对应用程序进程的控制来实现的。

C、C++、Java等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经相应的编译器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后,提交给计算机处理器运行。这时,处在可执行状态中的应用程序称为进程。从用户角度来看,进程是应用程序的一个执行过程。从操作系统核心角度来看,进程代表的是操作系统分配的内存、CPU时间片等资源的基本单位,是为正在运行的程序提供的运行环境。进程与应用程序的区别在于应用程序作为一个静态文件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空间中,而进程则是处于动态条件下由操作系统维护的系统资源管理实体。多任务环境下应用程序进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有内存单元的初始入口点,并且进程存活过程中始终拥有独立的内存地址空间;

●进程的生存期状态包括创建、就绪、运行、阻塞和死亡等类型;

●从应用程序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向CPU发出的运行指令形式不同,可以将进程的状态分为用户态和核心态。处于用户态下的进程执行的是应用程序指令、处于核心态下的应用程序进程执行的是操作系统指令。

在Unix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系统自动创建swapper、init等系统进程,用于管理内存资源以及对用户进程进行调度等。在Unix环境下无论是由操作系统创建的进程还要由应用程序执行创建的进程,均拥有唯一的进程标识(PID)。

说法四:应用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个内存空间的初始入口点地址、一个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代码执行序列以及用于标识进程结束的内存出口点地址,在进程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时间点均有唯一的处理器指令与内存单元地址相对应。

Java语言中定义的线程(Thread)同样包括一个内存入口点地址、一个出口点地址以及能够顺序执行的代码序列。但是进程与线程的重要区别在于线程不能够单独执行,它必须运行在处于活动状态的应用程序进程中,因此可以定义线程是程序内部的具有并发性的顺序代码流。

Unix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多进程的并发执行,而Java语言支持应用程序进程内部的多个执行线程的并发执行。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的多个逻辑单元可以并发地执行。但是多线程并不意味着多个用户进程在执行,操作系统也不把每个线程作为独立的进程来分配独立的系统资源。进程可以创建其子进程,子进程与父进程拥有不同的可执行代码和数据内存空间。而在用于代表应用程序的进程中多个线程共享数据内存空间,但保持每个线程拥有独立的执行堆栈和程序执行上下文(Context)。

基于上述区别,线程也可以称为轻型进程 (Light Weight Process,LWP)。不同线程间允许任务协作和数据交换,使得在计算机系统资源消耗等方面非常廉价。

线程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不是所有类型的计算机都支持多线程应用程序。Java程序设计语言将线程支持与语言运行环境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多任务并发执行的能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处理家务的过程中,将衣服放到洗衣机中自动洗涤后将大米放在电饭锅里,然后开始做菜。等菜做好了,饭熟了同时衣服也洗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程序中使用多线程不会增加 CPU 的数据处理能力。只有在多CPU 的计算机或者在网络计算体系结构下,将Java程序划分为多个并发执行线程后,同时启动多个线程运行,使不同的线程运行在基于不同处理器的Java虚拟机中,才能提高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进程是什么?

程序并不能单独运行,只有将程序装载到内存中,系统为它分配资源才能运行,而这种执行的程序就称之为进程。程序和进程的区别就在于:程序是指令的集合,它是进程运行的静态描述文本;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活动,属于动态概念。

在多道编程中,我们允许多个程序同时加载到内存中,在操作系统的调度下,可以实现并发地执行。这是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进程的出现让每个用户感觉到自己独享CPU,因此,进程就是为了在CPU上实现多道编程而提出的。

 

有了进程为什么还要线程?

进程有很多优点,它提供了多道编程,让我们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CPU和其他资源,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既然进程这么优秀,为什么还要线程呢?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进程还是有很多缺陷的,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 进程只能在一个时间干一件事,如果想同时干两件事或多件事,进程就无能为力了。

  • 进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阻塞,例如等待输入,整个进程就会挂起,即使进程中有些工作不依赖于输入的数据,也将无法执行。

如果这两个缺点理解比较困难的话,举个现实的例子也许你就清楚了:如果把我们上课的过程看成一个进程的话,那么我们要做的是耳朵听老师讲课,手上还要记笔记,脑子还要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听课的任务。而如果只提供进程这个机制的话,上面这三件事将不能同时执行,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听的时候就不能记笔记,也不能用脑子思考,这是其一;如果老师在黑板上写演算过程,我们开始记笔记,而老师突然有一步推不下去了,阻塞住了,他在那边思考着,而我们呢,也不能干其他事,即使你想趁此时思考一下刚才没听懂的一个问题都不行,这是其二。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进程的缺陷了,而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让听、写、思三个独立的过程,并行起来,这样很明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而实际的操作系统中,也同样引入了这种类似的机制——线程。

 

线程的优点

因为要并发,我们发明了进程,又进一步发明了线程。只不过进程和线程的并发层次不同:进程属于在处理器这一层上提供的抽象;线程则属于在进程这个层次上再提供了一层并发的抽象。如果我们进入计算机体系结构里,就会发现,流水线提供的也是一种并发,不过是指令级的并发。这样,流水线、线程、进程就从低到高在三个层次上提供我们所迫切需要的并发!

除了提高进程的并发度,线程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处理器和多核计算机。现在的处理器有个趋势就是朝着多核方向发展,在没有线程之前,多核并不能让一个进程的执行速度提高,原因还是上面所有的两点限制。但如果讲一个进程分解为若干个线程,则可以让不同的线程运行在不同的核上,从而提高了进程的执行速度。

例如:我们经常使用微软的Word进行文字排版,实际上就打开了多个线程。这些线程一个负责显示,一个接受键盘的输入,一个进行存盘等等。这些线程一起运行,让我们感觉到我们输入和屏幕显示同时发生,而不是输入一些字符,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显示出来。在我们不经意间,还进行了自动存盘操作。这就是线程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之处。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 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 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注:前一阵子去淘宝面试,面试官就问了我这个问题: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我当时说了一大堆,但感觉还是没说关键的点上,最后他又问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傻了一会,难道刚我说的没有说到吗?嘿嘿,确实有点囧啊~~




2. 死锁的必要条件,怎么处理死锁。

什么是死锁?

如果一个进程集合里面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只能由这个集合中的其他一个进程(包括他自身)才能引发的事件,这种情况就是死锁。

这个定义可能有点拗口,下面用一个简单例子说明。
  资源A、B进程C、D描述如下:
  资源A和资源B,都是不可剥夺资源,
  现在进程C已经申请了资源A,进程D也申请了资源B,
  进程C接下来的操作需要用到资源B,而进程D恰好也在申请资源A,
  进程C、D都得不到接下来的资源,那么就引发了死锁。
然后套用回去定义:如果一个进程集合里面(进程C和进 程D)的每个进程(进程C和进程D)都在等待只能由这个集合中的其他一个进程(对于进程C,他在等进程D;对于进程D,他在等进程C)才能引发的事件(释放相应资源)。

这里的资源包括了软的资源(代码块)和硬的资源(例如扫描仪)。资源一般可以分两种:可剥夺资源(Preemptable)和不可剥夺资源 (Nonpreemptable)。一般来说对于由可剥夺资源引起的死锁可以由系统的重新分配资源来解决,所以一般来说大家说的死锁都是由于不可剥夺资源 所引起的。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Mutual exclusion):资源不能被共享,只能由一个进程使用。
请求与保持条件(Hold and wait):已经得到资源的进程可以再次申请新的资源。
非剥夺条件(No pre-emption):已经分配的资源不能从相应的进程中被强制地剥夺。
循环等待条件(Circular wait):系统中若干进程组成环路,该环路中每个进程都在等待相邻进程正占用的资源。

处理死锁的策略

1.忽略该问题。例如鸵鸟算法,该算法可以应用在极少发生死锁的的情况下。为什么叫鸵鸟算法呢,因为传说中鸵鸟看到危险就把头埋在地底下,可能鸵鸟觉得看不到危险也就没危险了吧。跟掩耳盗铃有点像。
2.检测死锁并且恢复。
3.仔细地对资源进行动态分配,以避免死锁。
4.通过破除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防止死锁产生。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共享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永远不能再 向前推进。

安全状态与不安全状态:安全状态指系统能按某种进程顺序来为每个进程分配其所需资源,直 至最大需求,使每个进程都可顺利完成。若系统不存在这样一个序列, 则称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产生死锁的原因:(1)竞争系统资源 (2)进程的推进顺序不当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进程要求对所分配的资源进行排它性控制,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仅为一进程所占用。

请求和保持条件:当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剥夺,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

环路等待条件:在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

决死锁的基本方法:

预防死锁:

资源一次性分配:(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可剥夺资源:即当某进程新的资源未满足时,释放已占有的资源(破坏不可剥夺条件

资源有序分配法:系统给每类资源赋予一个编号,每一个进程按编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释放则相反(破坏环路等待条件

 

避免死锁:

预防死锁的几种策略,会严重地损害系统性能。因此在避免死锁时,要施加较弱的限制,从而获得 较满意的系统性能由于在避免死锁的策略中,允许进程动态地申请资源。因而,系统在进行资源分配之前预先计算资源分配的安全性。若此次分配不会导致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则将资源分配给进程;否则,进程等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避免死锁算法银行家算法

 

检测死锁

首先为每个进程和每个资源指定一个唯一的号码;

然后建立资源分配表进程等待表,例如:

 

 

 

 

解除死锁:

当发现有进程死锁后,便应立即把它从死锁状态中解脱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有:

剥夺资源:从其它进程剥夺足够数量的资源给死锁进程,以解除死锁状态

撤消进程:可以直接撤消死锁进程或撤消代价最小的进程,直至有足够的资源可用,死锁状态.消除为止;所谓代价是指优先级、运行代价、进程的重要性和价值等。



3. Window内存管理方式:段存储,页存储,段页存储。


1.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加载到内存地址寄存器中的地址,内存单元的真正地址。在前端总线上传输的内存地址都是物理内存地址,编号从0开始一直到可用物理内存的最高端。这些数字被北桥(Nortbridge chip)映射到实际的内存条上。物理地址是明确的、最终用在总线上的编号,不必转换,不必分页,也没有特权级检查(no translation, no paging, no privilege checks)。

逻辑地址CPU所生成的地址。逻辑地址是内部和编程使用的、并不唯一。例如,你在进行C语言指针编程中,可以读取指针变量本身值(&操作),实际上这个值就是逻辑地址,它是相对于你当前进程数据段的地址(偏移地址),不和绝对物理地址相干。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地址?

个人觉的原因在于逻辑地址分配更加灵活,可以允许不唯一,看起来也较为直观,例如,一段代码中分配数组,逻辑地址上是连续的,然而在物理地址上,这个数组所占用的页可能分散开来,物理地址上就是不连续的,这样对程序的可理解性上有影响。另外,有了逻辑地址这个概念,才能使用虚拟内存技术。

2. Paging,分页内存管理方案

(1) 分页的最大作用就在于:使得进程的物理地址空间可以是非连续的。

物理内存被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每块被称为帧(Frame)。分配内存时,帧是分配时的最小单位,最少也要给一帧。在逻辑内存中,与帧对应的概念就是页(Page)。

逻辑地址的表示方式是:前部分是页码后部分是页偏移。

例如,已知逻辑空间地址为2^m个字节(也就是说逻辑地址的长度是m位),已知页大小是2^n字节。那么一共可以有2^(m-n)个页。因此页码部分会占m-n位,之后的n位,用来存储页偏移。

举个例子, 页大小为4B,而逻辑内存为32B(8页),逻辑地址0的页号为0,页号0对应帧5,因此逻辑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5*4+0=20。逻辑地址3映射物理地址5*4+3=23。逻辑地址13(4*3+1,页号为3,偏移为1,因此帧号为2),映射到物理地址9。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采用分页技术不会产生外部碎片(内存都被划分为帧),但可能产生内部碎片(帧已经是最小单元,因此帧内部可能有空间没有用到)。

按概率计算下来,每个进程平均可有半个帧大小的内部碎片。

(2) 页表的硬件实现

上一小节中写到页表是逻辑地址转化到物理地址的关键所在。那么页表如何存储?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方法来保存页表。绝大多数都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页表。现在由于页表都比较大,所以放在内存中(以往是放在一组专用寄存器里),其指针存在进程控制块(PCB)里,当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投入运行时,系统将其页表指针从进程控制块中取出并送入用户寄存器中。随后可以根据此首地址访问页表。

页表的存储方式是TBL(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翻译后备缓冲器)+内存。TBL实际上是一组硬件缓冲所关联的快速内存。若没有TBL,操作系统需要两次内存访问来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访问页表算一次,在页表中查找算一次。TBL中存储页表中的一小部分条目,条目以键值对方式存储。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3) 页表的数据结构

a.

今年是2013年,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内存地址空间一般为2^32字节以上。对于具有32位逻辑地址空间的计算机系统,如果系统的页大小为4KB(2^12B),那么页表可以拥有2^(32-12)个,也就是一百多万个条目,假设每个条目占有4B,那每个进程都需要4MB的物理地址空间来存放页表本身。而且,页表本身需要分配在连续内存中。

为此,Hierarchical Paging(层次化分页)被提出,实际上就是将页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索引,第二部分作为页号的偏移。

以一个4kb页大小的32位系统为例。一个逻辑地址被分为20位的页码和12位的页偏移。因为要对页表进行再分页,所以该页号可分为10位的页码和10位的页偏移。这样一个逻辑地址就表示如下形式: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地址转换过程如下: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地址由外向内转换,因此此方法也被称为forward-mapped page table(向前映射表)

b. Hashed Page Tables 哈希页表

处理超过32位地址空间的常用方法是使用hashed page table(哈希页表),并以虚拟页码作为哈希值。哈希页表的每一条目都包括一个链表的元素,这些元素哈希成同一位置。每个元素有三个域:虚拟页码,所映射的帧号,指向链表中下一个元素的指针。

个人看来,哈希页表的地址转换方式,实际上是Chaining(链接)方式,也就是一种哈希函数的溢出处理方式(另一种溢出处理方式叫做Open Addressing,开放寻址),具体过程如下:

逻辑地址需要大于32bit的地址空间来表示,但是操作系统仍只有32bit来表示地址。此时人们便想到虚拟页地址,虚拟地址可以在32bit表示范围之内,然后利用哈希函数完成逻辑地址到虚拟地址的映射,由于虚拟地址更少,哈希函数会出现溢出,这里使用Chaining来解决溢出。

逻辑地址中的页号(下图中的p)经过哈希函数的计算,算出虚拟地址中的页号,根据虚拟页号可以在哈希表中以O(1)方式寻址,用p与链表中的每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域相比较。如果匹配,那么相应的帧号就用来形成物理地址。如果不匹配,就对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进行比较,以寻找一个匹配的页号。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c. Inverted page table 反向页表

时间关系,这段暂时略过。

3. Segmentation,分段内存管理方案

采用分页内存管理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用户视角的内存和实际内存的分离。设想一段main函数代码,里面包含Sqrt函数的调用。按照编写者的理解,这段代码运行时,操作系统应该分配内存给:符号表(编译时使用),栈(存放局部变量与函数参数值),Sqrt代码段,主函数代码段等。这样,编写者就可以方便地指出:"函数sqrt内存模块的第五条指令",来定位一个元素。而实际上,由于采用Paging的管理方式,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散落在物理内存中的各个帧上,并不是以编写者的理解来划分模块。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Segmentation的内存管理方式可以支持这种思路。逻辑地址空间由一组段组成。每个段都有名字和长度。地址指定了段名称和段内偏移。因此用户通过两个量来指定地址:段名称和偏移。段是编号的,通过段号而非段名称来引用。因此逻辑地址由有序对构成:

 <segment-number,offset>(<段号s, 段内偏移d>)

段偏移d因该在0和段界限之间,如果合法,那么就与基地址相加而得到所需字节在物理内存中的地址。因此段表是一组基地址和界限寄存器对。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例如下图,有5个段,编号0~4,例如段2为400B开始于位置4300,对段2第53字节的引用映射成位置4300+53=4353。而段0字节1222的引用则会触发地址错误,因为该段的仅为1000B长(界限为1000)。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4. 合并分段和分页的管理方案

在现有的Intel兼容计算机(x86)上,采用的内存管理方案是分段和分页合并的管理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逻辑地址,如前一节中所说,是由一个段标识符加上一个指定段内相对地址的偏移量,表示为 [段标识符:段内偏移量]。

这样的逻辑地址转换的过程是怎样呢?如下图所示: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CPU要执行一条引用了内存地址的指令时,转换过程就开始了。第一步是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线性地址。但是,为什么不跳过这一步,而让软件直接使用线性地址(或物理地址呢?)原因主要是因为:

(1) Intel的更新是渐进式而非革命式,新的处理器需要兼容和保留过往的设置。具体的原因,博文Memory Translation and Segmentation (http://blog.csdn.net/drshenlei/article/details/4261909) 中讲的较为清楚。

(2) 如上节所说,采用段内存管理,可以跟方便地进行地址保护(同一类型的地址逻辑地址在一起)。

下面讲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的部分。

在IBM OS/2 32位版本的操作系统,和Intel 386的环境下。操作系统采用的内存分配方式就是分段和分页合并的方式。

逻辑地址的实际上是一对<选择符,偏移>。

选择符的内容如下: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从左开始,13位是索引(或者称为段号),通过这个索引,可以定位到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or),而段描述符是可以真正记载了有关一个段的位置和大小信息, 以及访问控制的状态信息。段描述符一般由8个字节组成。由于8B较大,而Intel为了保持向后兼容,将段寄存器仍然规定为16-bit(尽管每个段寄存器事实上有一个64-bit长的不可见部分,但对于程序员来说,段寄存器就是16-bit的),那么很明显,我们无法通过16-bit长度的段寄存器来直接引用64-bit的段描述符。因此在逻辑地址中,只用13bit记录其索引。而真正的段描述符,被放于数组之中。

这个内存中的数组就叫做GDT(Global Descriptor Table,全局描述表),Intel的设计者门提供了一个寄存器GDTR用来存放GDT的入口地址。程序员将GDT设定在内存中某个位置之后,可以通过LGDT指令将GDT的入口地址装入此寄存器,从此以后,CPU就根据此寄存器中的内容作为GDT的入口来访问GDT了。

除了GDT之外,还有LDT(Local Descriptor Table,本地描述表),但与GDT不同的是,LDT在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每个进程可以拥有自己的LDT。LDT的内存地址在LDTR寄存器中。

在之前图中的TI位,就是用来表示此索引所指向的段描述符是存于全局描述表中,还是本地描述表中。=0,表示用GDT,=1表示用LDT。

RPL位,占2bit,是保护信息位,还没有仔细了解过这一块,暂时先不写。

找到,段描述符后,加上偏移量,便是线性地址。转换过程如下: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在Intel 386的环境下,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和第二节分页式内存管理中,层次分页中,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方法类似。如下图。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Intel 80386的地址转换全过程如下图: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4. 进程的几种状态。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进程的状态


就绪(Ready)状态

当进程已分配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资源后,只要再获得CPU,便可立即执行,进程这时的状态称为就绪状态。在一个系统中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可能有多个,通常将它们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就绪队列。

 

执行状态

进程已获得CPU,其程序正在执行。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只有一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 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则有多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

 

 

阻塞状态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发生某事件而暂时无法继续执行时,便放弃处理机而处于暂停状态,亦即进程的执行受到阻塞,把这种暂停状态称为阻塞状态,有时也称为等待状态或*状态。致使进程阻塞的典型事件有:请求I/O,申请缓冲空间等。通常将这种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也排成一个队列。有的系统则根据阻塞原因的不同而把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排成多个队列。

 

三者的转换图如下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挂起状态

 

  在不少系统中进程只有上述三种状态,但在另一些系统中,又增加了一些新状态,最重要的是挂起状态。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有:

(1) 终端用户的请求。当终端用户在自己的程序运行期间发现有可疑问题时,希望暂时使自己的程序静止下来。亦即,使正在执行的进程暂停执行;若此时用户进程正处于就绪状态而未执行,则该进程暂不接受调度,以便用户研究其执行情况或对程序进行修改。我们把这种静止状态称为挂起状态。  

(2) 父进程请求。有时父进程希望挂起自己的某个子进程,以便考查和修改该子进程,或者协调各子进程间的活动。

(3) 负荷调节的需要。当实时系统中的工作负荷较重,已可能影响到对实时任务的控制时,可由系统把一些不重要的进程挂起,以保证系统能正常运行。

(4) 操作系统的需要。操作系统有时希望挂起某些进程,以便检查运行中的资源使用情况或进行记账。

具有挂起状态的转换图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创建状态

  创建一个进程一般要通过一下两个两个步骤

 

(1) 为一个新进程创建PCB,并填写必要的管理信息.

(2) 把该进程转入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之中。当一个新进程被创建时,系统已为其分配了PCB,填写了进程标识等信息,但由于该进程所必需的资源或其它信息,如主存资源尚未分配等,一般而言,此时的进程已拥有了自己PCB,但进程自身还未进入主存,即创建工作尚未完成,进程还不能被调度运行,其所处的状态就是创建状态。 引入创建状态,是为了保证进程的调度必须在创建工作完成后进行,以确保对进程控制块操作的完整性。同时,创建状态的引入,也增加了管理的灵活性,操作系统可以根据系统性能或主存容量的限制,推迟创建状态进程的提交。对于处于创建状态的进程,获得了其所必需的资源,以及对其PCB初始化工作完成后,进程状态便可由创建状态转入就绪状态。

终止状态

 

等待操作系统进行善后处理,然后将其PCB清零,并将PCB空间返还系统。当一个进程到达了自然结束点,或是出现了无法克服的错误,或是被操作系统所终结,或是被其他有终止权的进程所终结,它将进入终止状态。进入终止态的进程以后不能再执行,但在操作系统中依然保留一个记录,其中保存状态码和一些计时统计数据,供其它进程收集。一旦其它进程完成了对终止状态进程的信息提取之后,操作系统将删除该进程。

增加了创建状态和终止状态后,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转换图衍变为五种状态及转换关系图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5. IPC几种通信方式。

进程间通讯(IPC)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管道/FIFO/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信号

1.管道中还有命名管道和非命名管道(即匿名管道)之分,非命名管道(即匿名管道)只能用于父子进程通讯,命名管道可用于非父子进程,命名管道就是FIFO,管道是先进先出的通讯方式

2.消息队列是用于两个进程之间的通讯,首先在一个进程中创建一个消息队列,然后再往消息队列中写数据,而另一个进程则从那个消息队列中取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消息队列是用创建文件的方式建立的,如果一个进程向某个消息队列中写入了数据之后,另一个进程并没有取出数据,即使向消息队列中写数据的进程已经结束,保存在消息队列中的数据并没有消失,也就是说下次再从这个消息队列读数据的时候,就是上次的数据!!!!

3.信号量,它与WINDOWS下的信号量是一样的,所以就不用多说了    

4.共享内存,类似于WINDOWS下的DLL中的共享变量,但LINUX下的共享内存区不需要像DLL这样的东西,只要首先创建一个共享内存区,其它进程按照一定的步骤就能访问到这个共享内存区中的数据,当然可读可写

以上几种方式的比较:

1.管道:速度慢,容量有限,只有父子进程能通讯

2.FIFO:任何进程间都能通讯,但速度慢

3.消息队列:容量受到系统限制,且要注意第一次读的时候,要考虑上一次没有读完数据的问题

4.信号量:不能传递复杂消息,只能用来同步

5.共享内存区:能够很容易控制容量,速度快,但要保持同步,比如一个进程在写的时候,另一个进程要注意读写的问题,相当于线程中的线程安全,当然,共享内存区同样可以用作线程间通讯,不过没这个必要,线程间本来就已经共享了同一进程内的一块内存

管道单独构成一种独立的文件系统:管道对于两端的进程而言,就是一个文件,但它不是普通的文件,它不属于某种文件系统,而是自立门户,单独构成一种文件系统,并且只存在于内存中。这就与共享内存存在几分相似,但是灵活性方面不如共享内存。

消息队列在内核中,但其消息是汇集于内核,这就造成其消息队列长度的限制。这与信号灯存在几分相似。

名称空间 标识符 路径名,两种不同方式(让其它进程找到你)。

随内核或随进程持续,存在内核中便于其它进程查找(名称空间)。。。,当然存在内核中不是唯一的方法,管道就是一个例子,利用文件系统。



6. 什么是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别称 虚拟存储器(Virtual Memory)。 电脑中所运行的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程序均需经由 内存执行,若执行的程序占用内存很大或很多,则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解决该问题, 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 内存 [2]   技术,即匀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耗尽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若计算机运行程序或操作所需的 随机存储器( RAM)不足时,则 Windows 会用 虚拟存储器进行补偿。它将计算机的 RAM硬盘上的临时空间组合。当RAM运行速率缓慢时,它便将数据从RAM移动到称为“ 分页文件”的空间中。将数据移入 分页文件可释放RAM,以便完成工作。 一般而言,计算机的RAM 容量越大,程序运行得越快。若计算机的速率由于RAM可用空间匮乏而减缓,则可尝试通过增加虚拟内存来进行补偿。但是,计算机从RAM读取数据的速率要比从硬盘读取数据的速率快,因而扩增RAM 容量(可加 内存条)是最佳选择。
虚拟内存是Windows 为作为内存使用的一部分硬盘空间。虚拟内存在硬盘上其实就是为一个硕大无比的文件,文件名是 PageFile.Sys,通常状态下是看不到的。必须关闭资源管理器对系统文件的保护功能才能看到这个文件。虚拟内存有时候也被称为是“页面文件”就是从这个文件的文件名中来的。
[2]   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这部分空间即称为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在硬盘上的存在形式就是 PAGEFILE.SYS这个页面文件。

7. 虚拟地址、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的区别。


逻辑地址=段地址+偏移
线性地址=虚拟地址
物理地址就不说了吧


要过年了,发个年终总结贴,只是个人理解,不包正确哈。

本贴涉及的硬件平台是X86,如果是其它平台,嘻嘻,不保证能一一对号入座,但是举一反三,我想是完全可行的。

一、概念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用于内存芯片级的单元寻址,与处理器和CPU连接的地址总线相对应。
——这个概念应该是这几个概念中最好理解的一个,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可以直接把物理地址理解成插在机器上那根内存本身,把内存看成一个从0字节一直到最大空量逐字节的编号的大数组,然后把这个数组叫做物理地址,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硬件提供给软件的抽像,内存的寻址方式并不是这样。所以,说它是“与地址总线相对应”,是更贴切一些,不过抛开对物理内存寻址方式的考虑,直接把物理地址与物理的内存一一对应,也是可以接受的。也许错误的理解更利于形而上的抽像。

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这是对整个内存(不要与机器上插那条对上号)的抽像描述。它是相对于物理内存来讲的,可以直接理解成“不直实的”,“假的”内存,例如,一个0x08000000内存地址,它并不对就物理地址上那个大数组中0x08000000 - 1那个地址元素;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现代操作系统都提供了一种内存管理的抽像,即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进程使用虚拟内存中的地址,由操作系统协助相关硬件,把它“转换”成真正的物理地址。这个“转换”,是所有问题讨论的关键。
有了这样的抽像,一个程序,就可以使用比真实物理地址大得多的地址空间。(拆东墙,补西墙,银行也是这样子做的),甚至多个进程可以使用相同的地址。不奇怪,因为转换后的物理地址并非相同的。
——可以把连接后的程序反编译看一下,发现连接器已经为程序分配了一个地址,例如,要调用某个函数A,代码不是call A,而是call 0x0811111111 ,也就是说,函数A的地址已经被定下来了。没有这样的“转换”,没有虚拟地址的概念,这样做是根本行不通的。
打住了,这个问题再说下去,就收不住了。

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
Intel为了兼容,将远古时代的段式内存管理方式保留了下来。逻辑地址指的是机器语言指令中,用来指定一个操作数或者是一条指令的地址。以上例,我们说的连接器为A分配的0x08111111这个地址就是逻辑地址。
——不过不好意思,这样说,好像又违背了Intel中段式管理中,对逻辑地址要求,“一个逻辑地址,是由一个段标识符加上一个指定段内相对地址的偏移量,表示为 [段标识符:段内偏移量],也就是说,上例中那个0x08111111,应该表示为[A的代码段标识符: 0x08111111],这样,才完整一些”

线性地址(linear address)或也叫虚拟地址(virtual address)
跟逻辑地址类似,它也是一个不真实的地址,如果逻辑地址是对应的硬件平台段式管理转换前地址的话,那么线性地址则对应了硬件页式内存的转换前地址。

-------------------------------------------------------------
CPU将一个虚拟内存空间中的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需要进行两步:首先将给定一个逻辑地址(其实是段内偏移量,这个一定要理解!!!),CPU要利用其段式内存管理单元,先将为个逻辑地址转换成一个线程地址,再利用其页式内存管理单元,转换为最终物理地址。

这样做两次转换,的确是非常麻烦而且没有必要的,因为直接可以把线性地址抽像给进程。之所以这样冗余,Intel完全是为了兼容而已。

2、CPU段式内存管理,逻辑地址如何转换为线性地址
一个逻辑地址由两部份组成,段标识符: 段内偏移量。段标识符是由一个16位长的字段组成,称为段选择符。其中前13位是一个索引号。后面3位包含一些硬件细节,如图: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最后两位涉及权限检查,本贴中不包含。

索引号,或者直接理解成数组下标——那它总要对应一个数组吧,它又是什么东东的索引呢?这个东东就是“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or)”,呵呵,段描述符具体地址描述了一个段(对于“段”这个字眼的理解,我是把它想像成,拿了一把刀,把虚拟内存,砍成若干的截——段)。这样,很多个段描述符,就组了一个数组,叫“段描述符表”,这样,可以通过段标识符的前13位,直接在段描述符表中找到一个具体的段描述符,这个描述符就描述了一个段,我刚才对段的抽像不太准确,因为看看描述符里面究竟有什么东东——也就是它究竟是如何描述的,就理解段究竟有什么东东了,每一个段描述符由8个字节组成,如下图: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这些东东很复杂,虽然可以利用一个数据结构来定义它,不过,我这里只关心一样,就是Base字段,它描述了一个段的开始位置的线性地址。

Intel设计的本意是,一些全局的段描述符,就放在“全局段描述符表(GDT)”中,一些局部的,例如每个进程自己的,就放在所谓的“局部段描述符表(LDT)”中。那究竟什么时候该用GDT,什么时候该用LDT呢?这是由段选择符中的T1字段表示的,=0,表示用GDT,=1表示用LDT。

GDT在内存中的地址和大小存放在CPU的gdtr控制寄存器中,而LDT则在ldtr寄存器中。

好多概念,像绕口令一样。这张图看起来要直观些: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首先,给定一个完整的逻辑地址[段选择符:段内偏移地址],
1、看段选择符的T1=0还是1,知道当前要转换是GDT中的段,还是LDT中的段,再根据相应寄存器,得到其地址和大小。我们就有了一个数组了。
2、拿出段选择符中前13位,可以在这个数组中,查找到对应的段描述符,这样,它了Base,即基地址就知道了。
3、把Base + offset,就是要转换的线性地址了。

还是挺简单的,对于软件来讲,原则上就需要把硬件转换所需的信息准备好,就可以让硬件来完成这个转换了。OK,来看看Linux怎么做的。

3、Linux的段式管理
Intel要求两次转换,这样虽说是兼容了,但是却是很冗余,呵呵,没办法,硬件要求这样做了,软件就只能照办,怎么着也得形式主义一样。
另一方面,其它某些硬件平台,没有二次转换的概念,Linux也需要提供一个高层抽像,来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所以,Linux的段式管理,事实上只是“哄骗”了一下硬件而已。

按照Intel的本意,全局的用GDT,每个进程自己的用LDT——不过Linux则对所有的进程都使用了相同的段来对指令和数据寻址。即用户数据段,用户代码段,对应的,内核中的是内核数据段和内核代码段。这样做没有什么奇怪的,本来就是走形式嘛,像我们写年终总结一样。
include/asm-i386/segment.h


[Copy to clipboard] [ - ]
CODE:
#define GDT_ENTRY_DEFAULT_USER_CS        14
#define __USER_CS (GDT_ENTRY_DEFAULT_USER_CS * 8 + 3)

#define GDT_ENTRY_DEFAULT_USER_DS        15
#define __USER_DS (GDT_ENTRY_DEFAULT_USER_DS * 8 + 3)

#define GDT_ENTRY_KERNEL_BASE        12

#define GDT_ENTRY_KERNEL_CS                (GDT_ENTRY_KERNEL_BASE + 0)
#define __KERNEL_CS (GDT_ENTRY_KERNEL_CS * 8)

#define GDT_ENTRY_KERNEL_DS                (GDT_ENTRY_KERNEL_BASE + 1)
#define __KERNEL_DS (GDT_ENTRY_KERNEL_DS * 8)



把其中的宏替换成数值,则为:


[Copy to clipboard] [ - ]
CODE:
#define __USER_CS 115        [00000000 1110  0  11]
#define __USER_DS 123        [00000000 1111  0  11]
#define __KERNEL_CS 96      [00000000 1100  0  00]
#define __KERNEL_DS 104    [00000000 1101  0  00]



方括号后是这四个段选择符的16位二制表示,它们的索引号和T1字段值也可以算出来了


[Copy to clipboard] [ - ]
CODE:
__USER_CS              index= 14   T1=0
__USER_DS               index= 15   T1=0
__KERNEL_CS           index=  12  T1=0
__KERNEL_DS           index= 13   T1=0



T1均为0,则表示都使用了GDT,再来看初始化GDT的内容中相应的12-15项(arch/i386/head.S):


[Copy to clipboard] [ - ]
CODE:
        .quad 0x00cf9a000000ffff        /* 0x60 kernel 4GB code at 0x00000000 */
        .quad 0x00cf92000000ffff        /* 0x68 kernel 4GB data at 0x00000000 */
        .quad 0x00cffa000000ffff        /* 0x73 user 4GB code at 0x00000000 */
        .quad 0x00cff2000000ffff        /* 0x7b user 4GB data at 0x00000000 */



按照前面段描述符表中的描述,可以把它们展开,发现其16-31位全为0,即四个段的基地址全为0。

这样,给定一个段内偏移地址,按照前面转换公式,0 + 段内偏移,转换为线性地址,可以得出重要的结论,“在Linux下,逻辑地址与线性地址总是一致(是一致,不是有些人说的相同)的,即逻辑地址的偏移量字段的值与线性地址的值总是相同的。!!!”

忽略了太多的细节,例如段的权限检查。呵呵。

Linux中,绝大部份进程并不例用LDT,除非使用Wine ,仿真Windows程序的时候。

4.CPU的页式内存管理

CPU的页式内存管理单元,负责把一个线性地址,最终翻译为一个物理地址。从管理和效率的角度出发,线性地址被分为以固定长度为单位的组,称为页(page),例如一个32位的机器,线性地址最大可为4G,可以用4KB为一个页来划分,这页,整个线性地址就被划分为一个tatol_page[2^20]的大数组,共有2的20个次方个页。这个大数组我们称之为页目录。目录中的每一个目录项,就是一个地址——对应的页的地址。

另一类“页”,我们称之为物理页,或者是页框、页桢的。是分页单元把所有的物理内存也划分为固定长度的管理单位,它的长度一般与内存页是一一对应的。

这里注意到,这个total_page数组有2^20个成员,每个成员是一个地址(32位机,一个地址也就是4字节),那么要单单要表示这么一个数组,就要占去4MB的内存空间。为了节省空间,引入了一个二级管理模式的机器来组织分页单元。文字描述太累,看图直观一些: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如上图,
1、分页单元中,页目录是唯一的,它的地址放在CPU的cr3寄存器中,是进行地址转换的开始点。万里长征就从此长始了。
2、每一个活动的进程,因为都有其独立的对应的虚似内存(页目录也是唯一的),那么它也对应了一个独立的页目录地址。——运行一个进程,需要将它的页目录地址放到cr3寄存器中,将别个的保存下来。
3、每一个32位的线性地址被划分为三部份,面目录索引(10位):页表索引(10位):偏移(12位)
依据以下步骤进行转换:
1、从cr3中取出进程的页目录地址(操作系统负责在调度进程的时候,把这个地址装入对应寄存器);
2、根据线性地址前十位,在数组中,找到对应的索引项,因为引入了二级管理模式,页目录中的项,不再是页的地址,而是一个页表的地址。(又引入了一个数组),页的地址被放到页表中去了。
3、根据线性地址的中间十位,在页表(也是数组)中找到页的起始地址;
4、将页的起始地址与线性地址中最后12位相加,得到最终我们想要的葫芦;

这个转换过程,应该说还是非常简单地。全部由硬件完成,虽然多了一道手续,但是节约了大量的内存,还是值得的。那么再简单地验证一下:
1、这样的二级模式是否仍能够表示4G的地址;
页目录共有:2^10项,也就是说有这么多个页表
每个目表对应了:2^10页;
每个页中可寻址:2^12个字节。
还是2^32 = 4GB

2、这样的二级模式是否真的节约了空间;
也就是算一下页目录项和页表项共占空间 (2^10 * 4 + 2 ^10 *4) = 8KB。哎,……怎么说呢!!!

红色错误,标注一下,后文贴中有此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页目录和页表中的项,都是4个字节,32位,但是它们都只用高20位,低12位屏蔽为0——把页表的低12屏蔽为0,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这样,它刚好和一个页面大小对应起来,大家都成整数增加。计算起来就方便多了。但是,为什么同时也要把页目录低12位屏蔽掉呢?因为按同样的道理,只要屏蔽其低10位就可以了,不过我想,因为12>10,这样,可以让页目录和页表使用相同的数据结构,方便。

本贴只介绍一般性转换的原理,扩展分页、页的保护机制、PAE模式的分页这些麻烦点的东东就不啰嗦了……可以参考其它专业书籍。

5.Linux的页式内存管理
原理上来讲,Linux只需要为每个进程分配好所需数据结构,放到内存中,然后在调度进程的时候,切换寄存器cr3,剩下的就交给硬件来完成了(呵呵,事实上要复杂得多,不过偶只分析最基本的流程)。

前面说了i386的二级页管理架构,不过有些CPU,还有三级,甚至四级架构,Linux为了在更高层次提供抽像,为每个CPU提供统一的界面。提供了一个四层页管理架构,来兼容这些二级、三级、四级管理架构的CPU。这四级分别为:

页全局目录PGD(对应刚才的页目录)
页上级目录PUD(新引进的)
页中间目录PMD(也就新引进的)
页表PT(对应刚才的页表)。

整个转换依据硬件转换原理,只是多了二次数组的索引罢了,如下图:
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BAT、网易、蘑菇街面试题整理-5
那么,对于使用二级管理架构32位的硬件,现在又是四级转换了,它们怎么能够协调地工作起来呢?嗯,来看这种情况下,怎么来划分线性地址吧!
从硬件的角度,32位地址被分成了三部份——也就是说,不管理软件怎么做,最终落实到硬件,也只认识这三位老大。
从软件的角度,由于多引入了两部份,,也就是说,共有五部份。——要让二层架构的硬件认识五部份也很容易,在地址划分的时候,将页上级目录和页中间目录的长度设置为0就可以了。
这样,操作系统见到的是五部份,硬件还是按它死板的三部份划分,也不会出错,也就是说大家共建了和谐计算机系统。

这样,虽说是多此一举,但是考虑到64位地址,使用四层转换架构的CPU,我们就不再把中间两个设为0了,这样,软件与硬件再次和谐——抽像就是强大呀!!!

例如,一个逻辑地址已经被转换成了线性地址,0x08147258,换成二制进,也就是:
0000100000 0101000111 001001011000
内核对这个地址进行划分
PGD = 0000100000
PUD = 0
PMD = 0
PT = 0101000111
offset = 001001011000

现在来理解Linux针对硬件的花招,因为硬件根本看不到所谓PUD,PMD,所以,本质上要求PGD索引,直接就对应了PT的地址。而不是再到PUD和PMD中去查数组(虽然它们两个在线性地址中,长度为0,2^0 =1,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有一个数组元素的数组),那么,内核如何合理安排地址呢?
从软件的角度上来讲,因为它的项只有一个,32位,刚好可以存放与PGD中长度一样的地址指针。那么所谓先到PUD,到到PMD中做映射转换,就变成了保持原值不变,一一转手就可以了。这样,就实现了“逻辑上指向一个PUD,再指向一个PDM,但在物理上是直接指向相应的PT的这个抽像,因为硬件根本不知道有PUD、PMD这个东西”。

然后交给硬件,硬件对这个地址进行划分,看到的是:
页目录 = 0000100000
PT = 0101000111
offset = 001001011000
嗯,先根据0000100000(32),在页目录数组中索引,找到其元素中的地址,取其高20位,找到页表的地址,页表的地址是由内核动态分配的,接着,再加一个offset,就是最终的物理地址了。


因为是做android的这一块问得比较少一点,还有可能上我简历上没有写操作系统的原因。

推荐书籍:《深入理解现代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