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概述

时间:2021-03-04 04:26:07

自动识别技术的本质在于利用被识别物理对象的一些具有辨识度的特征来对物理对象进行区分和识别。因此,这些具有辨识度的特征可以是物理对象自带的特征,如指纹,人脸,语言,视网膜,心跳等,也可以是通过第三方赋予的特征,如条形码中的特征信息等。

一维码识别技术:

一维码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代表一定的信息。一维码只在水平方向表达信息,垂直方向不表达任何信息。

一维码存在的问题有:存储信息量少,时刻需与计算机数据库结合;尺寸相对太大,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遭损坏后不能恢复信息,容错能力较差。

一维码技术基础上产生了二维码技术。一维码和二维码都属于条形码技术。

二维码识别技术:

二维码通过利用在二维平面上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这些几何图形通过一定规律分布来表述特定信息。二维码在二维空间的两个维度都记载数据,采用定位点技术容错机制

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保证不管从哪个角度读取,都可被识别。

特点如下:

存储容量较大,可以达到32kb;

信息密度高,可存储数字、英文、汉字、图片、指纹、声音等;

纠错能力强,在50%污损情况下,仍然能够正确识别;

支持加密,具有多重防伪特性。

总之,比起一维码,优势明显。

RFID的主要特点:

非接触式的自动快速识别;

永久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标签内自带有用户存储区,可以存储1-10kb的数据;

进行简单的逻辑处理,逻辑门数量非常有限,与此相对应的是轻量级协议和算法的研究开始展开;

反射信号强度受距离等因素影响明显,易受人体等电离体的屏蔽;

成本低廉,可以大规模部署。

真实传输环境下影响RFID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阅读器的发射功率;

能量吸收、路径损耗、多径效应;

信号干扰;

标签的分布与部署。

RFID的核心技术:

防冲突机制,实现低时延的高效识别;

定位与移动感知,实现目标的可定位性;

信息存储、检索与挖掘,为物理世界接入信息世界门户;

安全认证与私密性保障,确保交互的可信性与安全性。

RFID与物联网

在物理网环境中,RFID将“智能”嵌入到物理对象当中。物理网中的物理对象可以分为两类,具备自主计算能力(如苹果手机、汽车)和不具备自主计算能力(如苹果、零件)。RFID将简单的物理对象纳入纳入物理网,使其通过标签有效标识和表述自身,以及有效地和外界进行信息沟通。

在物联网环境中,RFID以类似于互联网中计算节点的IP地址的方式,让物理对象被唯一识别。为实现全局的视图来支持节点间的有效通信与信息共享,物联网需要将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包括物理对象唯一的进行标识。普通物理对象,自身计算资源的稀缺性使其不可能实现基于ipv4、ipv6的标识方式。目前普通的RFID标签能够存储96比特的EPC ID,这使得理论上能够支持标识2^96个唯一对象,标识能力超过32位的IPV4,未能超过128位的IPV6。但加上标签用户区512比特的存储能力,标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物联网环境中,RFID提供了一套低成本的通信方式来实现节点间的有效沟通。制约节点通信能力的因素有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

在物联网环境中,RFID让物理对象实现被动智能,因为很多节点不需要主动承担感知任务,仅在应用需要时被动参与即可。

参考资料: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协议及系统设计》(谢磊  陆桑璐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