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败笔
中国人天生是政客。 这可能和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有关系,几千年的基淀,政治已经记录在了了中国人的基因上。大概中国从有文明开始,中国人就处在人口多而人均资源匮乏的环境中,而中国一直又是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不像欧洲,没吃没穿就驾船出海,时而当商人,时而当海盗。 由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匮乏,要想获得比别人多的资源,活的相对自在点,办法就是阻止别人获得资源,原始社会靠拳头,文明社会靠脑子。 今天,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的故事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玩政治的参考资料,但是现实的故事还在单位里,公司里,办公室里不停的上演。生存的压力,社会道德底线的彻底崩溃,这就是我们面对的这个社会现实。 有三个人存在,就会形成政治斗争。想不想参与其中,有时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上学时,一个老师说:政治这个东西,如果你不去主动关心它,它就会反关来主动关心你。那时你反而就被动了。 有关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的总和,都可以列入政治的范畴。 这里谨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一个失败者的经历。 2003年,D公司经历了一次大地震,年初由于公司高层人物斗争,导致了不可控制的结果,具体的细节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大约可以猜出,最终结果是一号和二号同时出局,这是斗争的最差局面――双输。公司的运营也出现很大困难,不得以,D公司的总公司派了一个高级经理代理总经理的职位以维持局面。 经过半年的寻找和物色,总公司终于通过猎头公司找到一个看上去很完美的总经理候选人:野鸭先生。 野鸭先生海龟经历,年富力强,又有行业背景,看上去真的是很合适。但是野鸭先生对他将要面对的这个烂摊子还是缺少足够的了解。这里说几句费话,如今报纸和猎头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招聘销售总监,总经理,财务总监一类的高级职位的消息,要求很高,待遇好像也不错,但是细想想,一个年薪几十万的职位要必须从外面来找人,说明了什么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几个: 1、 公司内部人才梯队建设有问题,以至于内部没有合适的人选,公司的高层是有问题的。 2、 公司出现大的动荡,相关职位的人非正常离职。 3、 公司内耗,有资格的人选斗来斗去,谁也不服谁,只好请外脑。 以上几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那么这个高级职位就是一个火山口。 野鸭先生不幸就遇上了这样的局面。 8月份,野鸭先生走马上任,开始了在D公司短暂的职业生涯。 野鸭先生在江湖上混了这些年,也不是吃干饭的,洋人中国人见了不少,权谋之道还是懂的一些的。且看野鸭先生的几把火。 一、狼群战术 野鸭先生知道,自己一个人面对这个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公司,显得势单立薄,必须拉起自己的队伍,否则自己的声音很可能被公司以前的人的嘘声淹没。野鸭先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改造了该公司的销售部的架构,将全国分成几个大区,其中重要的几个区域的经理全部换成了自己以前的小弟,然后自己的小弟再招兵买马,几个月的时间,迅速将以前的全国销售经理架空,对于以前的业务员分化瓦解,有的被转岗,有的被解聘,大部分被边缘化。 此一役,野鸭先生可谓首战告捷,野鸭先生认为局面已经被自己完全控制,在年底的一次会议上,颇有踌躇满志的意思,长缨在收,苍龙可缚也! 野鸭先生的狼群战术,从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一般的企业里的空降兵是很难成功的,但是如果空降一个团队,成功的几率就高很多,能从以前的公司带过人来,说明还是有点人格魅力的,或者说比较能忽悠。 但是野鸭先生的问题在于带过来的人并不给他提气长脸,由于感觉自己是老大的嫡系,是锦衣卫,是*军,所以优越感很强,而实际的业务能力有实在是有限,野鸭先生又是死要面子,处处维护自己的小弟们,所以,很快形成了新员工和老员工在内心深处的敌对情绪。相信野鸭先生也能够感觉到这种情绪的存在,但是他太自信了,认为自己从人数和权利上已经控制了局面。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面对的局面都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野鸭先生并不知道可能站在自己敌对面的人对自己的伤害能力到底有多大。这是最要命的事。 所以事后看来,野鸭先生的首战告捷其实是个巨大的败笔,他并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他迅速的将自己置于整个公司老员工的对立面。如果野鸭先生能忍住寂寞,当三个月的孙子,深入了解公司的背景情况,配合增加福利等收买人心的动作,将80%以上的人搞定,然后在逐步将自己的人马不露声色的渗透进来,以后的日子也许会好些。 关于野鸭先生用人的问题也值得商榷,一直以为,低调的人才能成事,野鸭先生的小弟和小厮们,算是相当嚣张。以至于地球人都知道他们是新老板的嫡系,所以非嫡系的人必然认为将来会遇到不公正待遇,即便嫡系们真有本事,别人也会认为是受到老板的特殊待遇。 真正NB的老板,你不知道谁是他的亲信,大家表面一团和气,底下却人人自危,唯有效忠老板才能自保。象野鸭先生这样将靶子挂在自己和自己嫡系胸前的举动无异是愚蠢的。 野鸭先生的可悲之处还在于当半年之后他黯然离去的时候,他带过来的人没有一个愿意陪他殉葬,还继续在D公司享受野鸭先生带给他们相对舒适的生活,知道一年之后实在混不下去了,才相继离开,有福有人同享,有难却无人同当,实在是野鸭先生做人的悲哀。 二、*工程 关于野鸭先生在D公司开展的*工程要从杰克韦尔奇说起,似乎扯远了,但必须从心理的角度解读其具体行为。韦尔奇被誉为最伟大的职业经理人,几年前韦尔奇写的自传在国内被广大职业经理人奉为圣经,相信野鸭先生也拜读过该书。可以说国内很多职业经理人都中了韦尔奇的毒,为什么这么说呢?韦尔奇取得的业绩可谓盖世无双,韦尔奇在做稳GE的头把交椅后对于GE的一系列改造基本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他的成功不可复制,这一点读者应该都很清楚,正因为这种不可复制性,韦尔奇的很多举动就只有观赏性而没有可操作性。6西格玛,无边界,学习性组织等等,要在自己的企业中实践,就必须想想你的环境与韦尔奇是否有可比性? 这里面可能创建学习性组织最方便操作了,韦尔奇的晚期,以企业宗师的面貌出现,他有足够的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首先,他在GE服务时间足够长,他在企业的根基足够牢固;其次,他当年继承人的身份是钦定的,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最后,他在GE取得的成绩是得到董事会和华尔街一致的认可的。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条件,他才敢在职业生涯晚期过一下好为人师的瘾。 而我们的野鸭先生,上任伊始,就猴急的要过过瘾了。 首先,给每一个员工发了一本书《谁动了你的奶酪》,这本书现在看来是笑话,当时正是红的时候,主要是给员工一种心理暗示,搞的人人自危,想必很多朋友都收到过这本烂书。接着,在公司中层中,每人发了一本《打破一切惯例》,并要求写读书心得,每周要开学习交流会。 可以想象,野鸭先生以上举动在公司中引起多么大的反感,因为野鸭先生的地位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可,刚来几天,没有什么业绩,搞这么一套*的游戏,是公然嘲笑员工的智商与情商,仅仅是为了满足野鸭先生的虚荣心。 对企业的员工理念的改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做事的方式,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本书可以改变的,野鸭先生此举,无异将自己推倒了公司员工的对立面。 现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领导们,热衷于想员工推销改造思想的书籍,最多的就是“奶酪”“加西亚”“你为谁工作”“没有借口”等几本,如果不幸你被领导送了这么本烂书,看看目录,看看封底就足够了,然后就放到村口的厕所吧。 如果领导敢于用此举藐视员工的智商,员工就有理由鄙视领导的智商,可以送两个字,SB。 真正想改造一个企业的做事的方式,首先靠领导的言行示范,其次靠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大家都是成年人,以后希望赠书这样的弱智行为少出现一些,让书摊上的伪书少一些吧! 三、镇压黑信 由于野鸭先生一系列的错误,民间的抵触情绪又没有合适的渠道得以释放,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在经过权衡利弊之后,找到了一个对自己伤害很小(或没有伤害)而对野鸭先生可能造成很大伤害的方式――匿名信。 首先要强调,匿名信是一种很不道德的方式,这是大家容易理解的。D公司在2003年年初已经发生过一次针对前任去全国销售经理的匿名信事件。由于这次事件,使得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信任降到了最低水平,在民间展开了一次“谁是黑手”的大讨论,情景很像“波罗”系列侦探小说,罪犯就在你们中间,人人都有犯罪动机,人人都可能是罪犯。当然,年初的这次匿名信时间最终没有准确找到作者,但是基本可以圈定几个嫌疑人。而正是这次事件也使写信的人尝到了甜头。 野鸭先生这次遇到的匿名信事件,情况要比年初的那次还要危险,那次是针对个人,而这次是针对公司的,匿名信发给了公司的客户,而且做的很专业,用公司的信纸,公司的信封,就差公司的公章了。匿名信的内容基本是恐吓客户,希望客户不要在与D公司做生意。匿名信的作用最初就是要制造混乱,混淆视听。因为写信的人短时间内无法收集野鸭先生的不轨行为,所以只能以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来证明野鸭先生的无能。这种行为实在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如果直接针对个人,受损害的只有一个人,属于个人恩怨的范畴,而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就是绑架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利益而满足个人泄私愤的快感。 野鸭先生当然知道黑信事件性质的恶劣和后果的严重。他知道必须要采取行动了。 我很怀疑野鸭先生在采取行动之前是否认真反思过为什么会出现黑信,是否已经圈定了嫌疑人,是否考虑过可以有几种行动方案。 最终野鸭先生采取的行动很像党务运动。首先成立了专案小组,有两位“资深员工”组成,然后公司每个人都要接受审查问话,还可以向专案组匿名举报自己怀疑的人。 可以想象这样的运动是不可能找到罪犯的。反而让一些内心阴暗的人找到诋毁别人的机会,难以理解向野鸭先生这样受海外*教育多年的人会搞这样很“*”的运动。 黑手自然是找不出来的。 野鸭先生遭遇的第一次黑信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现在来看,野鸭先生内心还是比较善良或者说比较软弱的,缺少对待突发事件的果断。 因为写黑信的嫌疑人基本就存在于一个小圈子里,而野鸭先生先前的错误使他在老员工中没有招安一个可以用的人,所以来自民间的信息渠道是堵塞的,没有人帮他提供信息以进一步圈定嫌疑人,所以野鸭先生采取了这种怀疑所有人的行为,这对于99%的无辜者无异是一种潜在的人格上的侮辱。而最终审查的不了了之,纵容了写黑信的人,甚至唤醒了一些人:原来写匿名信这样简单而有效! 野鸭先生是否有一种最佳选择呢?这样一次性质恶劣的事件,是必须要有一个结果的,不然匿名信成为一种习惯就很可怕。通过冷静分析基本能精确定位到一个人或几个人,历史上对于这样的情况一般当权者会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有点残忍,但是也许是最有效的行为。 搞掉几个人,一定会有冤枉的,可以以工作不能满足公司要求等理由将其开掉,给点补偿金。因为能够写黑信给客户,损害公司利益,那么写信的人一定已经不怕公司利益受损,甚至希望公司倒闭拿到遣散费。所以公司花钱免灾,给一笔优厚的补偿金,将嫌疑人群消灭。 甚至可以这样发现最有可能的嫌疑人,如果哭着喊着不想走的人,写黑信的可能性很小。而面对优厚的补偿金,略做姿态就同意离职的人可能性就比较大。无非是为了钱! 由于野鸭先生对黑信事件的不恰当处理,客观上纵容了这样的行为,后来以至于发展到有怨气的公司员工直接给海外的总公司写匿名信投诉野鸭先生。 虽然外国人不认为匿名信合法有效,但是总公司会怀疑野鸭先生对局面的控制能力,这种不信任是很可怕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当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对于野鸭先生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了。 四、野鸭之死 时间在慢慢的流逝,野鸭先生也在艰难中一步一步实现着对公司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的改造。野鸭先生无疑是需要鼓励的,人在困难中都需要来在外界的鼓励以坚定信心,同时需要诤友为自己挑毛病。不幸的是这时候从野鸭先生身边的亲信嘴里出来的都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客观上害了野鸭先生,他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面对的局面。 匿名信还在继续,已经开始针对野鸭先生了,匿名信也许来自公司各个角落,一个“发送”,海那边的大老板就会收到对野鸭先生的投诉。野鸭先生的小弟们的张狂也把红屁股亮给了眼睛雪亮的群众们。 想起一个很微妙的比喻:在公司里,大家都是一群在树上往上爬的猴子,从上往下看,全是笑脸;从下往上看,全是红屁股。 聪明的猴子,也许知道给自己穿一条短裤。 相信终于有一份匿名信击垮了总部大佬们脆弱的信任,估计内容涉及野鸭先生有违反某部重要的商业法案的嫌疑。其实老板们对法律的意识也就那么回事,为了赚钱,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如果在法律上吃过亏,就不会等闲视之了。美国的世通,安然;在国内犯事的罗氏,富士等等,500强里哪个屁股是干净的?都在江湖上混,都是为了赚钱。 如果总部大佬们不能证明野鸭先生是无辜的,总公司也有受到牵连的可能性。 而这时公司又面临了一次突发性时间,由于某个客户与当地*部门的一点小纠纷,导致当地*部门很不爽,直接找到北京的上级机关,挑了客户与供应商D公司的毛病,北京方面很重视,知会了D公司,D公司也积极开展危机公关,但是结果未知。 失态开始严重了。 总公司派了一位VP,带了一名律师来到中国,开始调查野鸭先生,随行的还有野鸭先生的老板,总公司对他的信任也开始下降了。 总公司的人还算有点头脑,通知要对相关业务部门人员问话,并没有扩展到全公司范围。 与此同时,民间的反野鸭*也在积极行动,终于有人跳出来了!电话联系希望串供,统一口径,以期抓住机会,彻底击沉野鸭先生。估计野鸭先生也没闲着,也在和自己的小弟们热线联络。 看过《雍正王朝》的人应该还记得老八和隆可多配合关外的王爷们逼宫的那段戏,两派*的运作,角力,斗争,实在是精彩,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是人物刻画的非常传神,甚至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教材。 第二天的问话开始了,VP和律师坐在总经理室的大班台后面,微笑着问话,野鸭先生是要回避的,野鸭先生的老板只能在边上旁听,看的出来,他也很紧张,如果野鸭先生出事,他是要受株连的。 一个人一个人进去了,一个个又各怀心事的出来了,每个人说了什么,只有自己和问话的人知道,至于是否是撒谎,只有自己和上帝知道了。午饭后,大家接到通知,下午要开全体大会。 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看来是要有人头落地的。也许是野鸭先生,也许是“*派”。 野鸭先生跟着VP和和自己的老板进入了会议室,面色死灰,情绪低落,VP开始面无表情的宣布结果,有点出人意料,VP给野鸭先生以中性的评价,但基本上肯定了野鸭先生的工作,10分钟,会议就结束了。 似乎野鸭先生度过了一次信任危机,也许野鸭先生要在D公司展开一次血雨腥风的大清洗,类似“四一二”的大*也未可知。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第三天野鸭先生在公司露了一次面后,就永远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了。几天后,一封对野鸭先生的解聘通知贴在了公司的布告版上。 搞得很有戏剧性。 当时很不理解总公司的行为,既然公开挺了野鸭先生,为什么又悄无声息的除掉了野鸭先生呢? 后来根据事态的进展大约可以估计出事件的可能性。 总公司对野鸭先生的处理基本上是留职查看,因为前面提到的突发事件导致北京方面的压力。总公司还需要野鸭先生处理北京的事情,如果能顺利对付过去,那么野鸭先生还可以继续留任,还有时间重新建立总公司的信任。 但是北京的压力显然压垮了野鸭先生,他没有足够得社会资源和*关系,北京方面的处理已经直接导致了公司的灾难性后果,公司面临被关掉的危险。 所以总公司无法忍受了,必须有人为此负责,野鸭先生下课了。 如果没有前面前赴后继的匿名信,总公司也许会给野鸭先生时间去处理北京方面的事情,应为最终D公司虽然遭逢大劫,但是还是硬挺过来了,虽然元气大伤,毕竟还活着。如果野鸭先生积极去处理,基本上也能达到这样得效果。但是总公司显然已经失去了耐心。 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五、同事这东西 在D公司老板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一批又一批人物的粉墨登场,每一次危机事件中,人性中被平日里隐藏在一张张笑脸后面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了。 几乎每天,我们都要面对自己的同事,一个TEAM的,一个部门的,不同部门的。在职场的生态中,我们需要与同事的交流,得到认可,获得支持,交流信息。 同事间到底能不能向同学那样建立友谊?这是很多人讨论过的课题。 很难说的清楚的一个课题,每个人的环境不一样,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不一样,公司的背景情况也在不停的变化。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危机来临时,人的本能是自保。这时即使平日里称兄道弟,酒肉穿肠,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和损失,如果牺牲别人可以确保自己,一般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家都是普通人,都要养家糊口。 也许恶毒的想法在自己遭遇不公时人人都会有,但是恶毒的事情不是人人都做的出来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我们能做到的事情是自己尽量不做或少做伤害别人的事情,但是你无法保证其他人不做伤害你的事情,你也无法控制其他人伤害你的程度。职场上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奇怪,存在即合理,但是这个理并不一定是天理,很多情况下是歪理,邪理,邪恶现实有时是我们脆弱的心灵必须面对的。 我们总在有意无意的向身边的人泄漏着自己的信息,而我们身边的人也在有意无意的向更多的人泄漏着经过加工的别人的信息。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大家出来混,来到这个职场,不是为了寻找友谊,是为了找饭票。友谊只是饭票的附加品。世界上是有友谊的,但是在职场中是稀缺品。 保护好自己是“丛林法则”的第一要事,活下来你才有机会参与进化,而不是成为其他动物的食品。 职场的丛林中,同事就是和我们一起在林子里找食的动物,有时我们相安无事,各自吃食;有时一起对付外来抢食者;有时又为了一口食互相撕咬。 同事之间的关系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在角色的不停变化中寻求个人与团体妥协。 六、也许可以读一读的几本书 野鸭先生的故事讲完了,由于他的错误和失败给D公司带来的伤害却很难用量化的数据来评价。相信野鸭先生的同类们还在无数的公司里上演类似的一幕幕。 多数情况下,你无法选择你的上司,如何才能在这个职场中生存的更从容一点呢?必须承认,有些人天生是职场上的优胜者,很多事情都能无师自通;但是更多的人是要在经历无数的曲折之后,才能明白职场上运作的规则。 书店里,谈励志讲成功的“国产大师”们之作遍地都是,舶来的创纪录销量的也不可胜数,本来在职场上奔波的我们有时间看本书就很难得了,如果不幸看了一本烂书,损失将是双倍的,因为本来这点时间可以看点有用的书的。 相信大部分的老板们内心深处还是抱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想法,一旦员工的思想得到解放,洞悉职场的潜规则,老板们以后还怎么玩? 但是讲真话的人还是有的。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雾满拦江的作品,此人也是天涯的写手之一,我最早接触到他的这本书是,没太注意,在一个朋友家里看到的,上厕所时拿来翻了几页,然后竞放不下了。这本书以寓言加写实的方式将职场中的人群划分,员工心理,老板心理等等逐一分析了一遍,可以说是职场培训的入门书籍。适合在工作3年左右的基层员工阅读。 《像青蛙一样思考》还是雾满拦江的作品,该书属于进阶培训的教材,可能没有《动物》那么好看,很多话说的也是云里雾里,但是该书还是探讨一些职场中思维方式的问题。适合企业中中层管理*或有志于管理工作的人阅读。 对雾满拦江的作品争论很多,有人认为他些的东西揭露了太多阴暗的东西,但是没有人否认他说了一些实话。作品中很多案例是他的亲身经历,值得借鉴。 《修炼-我的职场十年》谢耘作品,该书也是在天涯上红极一时的作品,确切的说,文笔很好,很多问题分析的也很透彻。如果说雾满拦江的作品更多分析了阴谋,谢耘的作品则是阳谋。阴谋并非是贬义词,阴谋可以理解为只能自己慢慢体会,或者和少数知心的朋友私下里探讨的问题。阳谋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是可以在公司大会上振臂高呼的东西,可以和老板一起扯淡的话题。阳谋是堂堂之鼓,正正之旗,阴谋则是含枚夜行,生擒单于的奇兵。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孙子的这几个字还是很有分量的。 《逃离外企》,俞雷作品,俞雷属于实战派人物,近年对营销理论也很有研究。该书在市场上卖的不是很好,说实话,思想深度比起雾满拦江的作品还是差一截,但是该书客观的反映了外企中各阶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外企的朋友会有强烈的共鸣。书中还有一些应聘外企中高级职务对简历,面试等环节的描写,很有现实参考意义。 以上四本书都是国内的青年才俊的作品,他们将自己的成败得失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自己还有银子入帐,确实是双赢的好事啊! 我相信以上几本书如果是你的上司看到了,多半是不会推荐给你看的,或者你就是公司的主管,是否愿意推荐给你的下属看? 其实大可不必做自欺欺人的事情,对于职场规则,大家了解的越多越透彻,越会促进职场效率的提高,同时避免灾难性的双输局面。 前面提到了老板们给大家推荐的几本烂书,因为这些书内容其实很浅薄,基本上一句话可以表达清楚的问题却要弄出一本书来骗钱。我也推荐了几本书,也是要准备好迎接大家的砖头的,这几本书一共也就100块钱左右,一顿水煮鱼的钱吧。我能确认的是这几本书看后你不会有什么损失,至于能学到点什么,就是个人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