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时间:2021-05-08 08:30:31

ELF(Executable and Linking Format)文件格式是一个开放标准,各种UNIX系统的可执行文件都采用ELF格式,ELF是一种对象文件的格式,用于定义不同类型的对象文件(Object files)的内容是什么、以及都以怎样的格式去存放这些内容。它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  可重定位的目标文件(Relocatable)

这是由汇编器汇编生成的 .o 文件。后面的链接器把一个或多个可重定位的目标文件作为输入,经链接处理后,生成一个可执行的对象文件 (Executable file) 或者一个可被共享的对象文件(Shared object file)。我们可以使用 ar 工具将众多的 .o可重定位的目标文件归档(archive)成 .a 静态库文件。

2、  可执行文件(Executable)

我们编译出的程序都是可执行文件。在 Linux 系统里面,存在两种可执行的东西。除了这里说的可执行文件,另外一种就是可执行的脚本(如shell脚本)。注意这些脚本不是可执行文件,它们只是文本文件,但是执行这些脚本所用的解释器就是可执行文件,比如 bash shell 程序。

3、共享库(Shared Object)

这些就是所谓的动态库文件,也即 .so 文件。如果拿前面的静态库来生成可执行程序,那每个生成的可执行程序中都会有一份库代码的拷贝。如果在磁盘中存储这些可执行程序,那就会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另外如果拿它们放到Linux系统上一起运行,也会浪费掉宝贵的物理内存。如果将静态库换成动态库,那么这些问题都不会出现。

下面我们分析上一篇中“求一组数的最大值的汇编程序”经过汇编之后生成的目标文件max.o和链接之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max的格式,从而理解汇编、链接和加载执行的过程。共享库以后再详细介绍。

ELF文件格式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视角,在汇编器和链接器看来,ELF文件是由Section Header Table描述的一系列Section的集合,而执行一个ELF文件时,在加载器(Loader)看来它是由Program Header Table描述的一系列Segment的集合。如下图所示。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左边是从汇编器和链接器的视角来看这个文件,开头的ELF Header描述了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等基本信息,并指出Section Header Table和Program Header Table在文件中的什么位置,Program Header Table在汇编和链接过程中没有用到,所以是可有可无的,SectionHeader Table中保存了所有Section的描述信息。右边是从加载器的视角来看这个文件,开头是ELF Header,Program Header Table中保存了所有Segment的描述信息,Section Header Table在加载过程中没有用到,所以是可有可无的。注意Section Header Table和Program Header Table并不是一定要位于文件开头和结尾的,其位置由ELF Header指出,上图这么画只是为了清晰。

我们在汇编程序中用.section声明的Section会成为目标文件中的Section,此外汇编器还会自动添加一些Section(比如符号表)。Segment是指在程序运行时加载到内存的具有相同属性的区域,由一个或多个Section组成,比如有两个Section都要求加载到内存后可读可写,就属于同一个Segment。有些Section只对汇编器和链接器有意义,在运行时用不到,也不需要加载到内存,那么就不属于任何Segment。

目标文件需要链接器做进一步处理,所以一定有Section Header Table;可执行文件需要加载运行,所以一定有Program Header Table;而共享库既要加载运行,又要在加载时做动态链接,所以既有Section Header Table又有Program Header Table。

下面用readelf工具读出目标文件max.o的ELF Header和Section Header Table,然后我们逐段分析。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ELF Header中描述了操作系统是UNIX,体系结构是x86-64。SectionHeader Table中有8个节头(Section Header),在文件中的位置(或者叫文件地址)从216(0xD8)开始,每个节(Section)64字节。这个目标文件没有Program Header。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从节头(Section Header)中读出各Section的描述信息,其中.text.data是我们在汇编程序中声明的Section,而其它Section是汇编器自动添加的。Addr是这些段加载到内存中的地址(我们讲过程序中的地址都是虚拟地址),加载地址要在链接时填写,现在空缺,所以是全0。OffSize两列指出了各Section的文件地址,比如.data从文件地址0x6d开始,一共0x38个字节,回去翻一下程序,.data中定义了14个4字节的整数,一共是56个字节,也就是0x38个。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描绘出整个目标文件的布局。

max.o这个文件不大,我们直接用hexdump工具把目标文件的字节全部打印出来看。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左边一列是文件中的地址,中间是每个字节的16进制表示,右边是把这些字节解释成ASCII码所对应的字符。中间有一个*号表示省略的部分全是0。.data段对应的是这一块: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shstrtab和.strtab这两个Section中存放的都是ASCII码: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可见.shstrtab中保存着各Section的名字,.strtab中保存着程序中用到的符号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以'\0'结尾的字符串。

我们知道,C语言的全局变量如果在代码中没有初始化,就会在程序加载时用0初始化。这种数据属于.bss段,在加载时它和.data段一样都是可读可写的数据,但是在ELF文件中.data段需要占用一部分空间保存初始值,而.bss段则不需要。也就是说,.bss段在文件中只占一个Section Header而没有对应的Section,程序加载时.bss段占多大内存空间在Section Header中描述。

我们继续分析readelf输出的最后一部分,是从.rel.text和.symtab这两个Section中读出的信息。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rel.text告诉链接器指令中的哪些地方需要重定位。

.symtab是符号表。Ndx列是每个符号所在的Section编号,例如data_items在第3个Section里(也就是.data),各Section的编号见SectionHeader Table。Value列是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地址,在目标文件中,符号地址都是相对于该符号所在Section的相对地址,比如data_items位于.data段的开头,所以地址是0,_start位于.text段的开头,所以地址也是0,但是start_loop和loop_exit相对于.text段的地址就不是0了。从Bind这一列可以看出_start这个符号是GLOBAL的,而其它符号是LOCAL的,GLOBAL符号是在汇编程序中用.globl指示声明过的符号。

现在剩下.text段没有分析,objdump工具可以把程序中的机器指令反汇编(Disassemble),那么反汇编的结果是否跟原来写的汇编代码一模一样呢?我们对比分析一下。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左边是机器指令的字节,右边是反汇编结果。显然,所有的符号都被替换成地址了,比如je 26,注意没有加$的数表示内存地址,而不表示立即数。这条指令后面的<loop_exit>并不是指令的一部分,而是反汇编器从.symtab和.strtab查到的符号名称,写在后面是为了有更好的可读性。目前所有的跳转指令和内存访问指令(mov 0x0(,%edi,4),%eax)中的地址都是符号的相对地址,下一步链接器要修改这些指令,把其中的地址都改成加载时的内存地址,这些指令才能正确执行。

现在我们按前面的步骤分析可执行文件max,看看链接器都做了什么改动。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在ELF Header中,Type改成了EXEC,由目标文件变成可执行文件了,Entry point address改成了0x8048074(这是_start符号的地址),还可以看出,多了两个Program Header,少了两个Section Header。

在Section Header Table中,.text和.data的加载地址分别改成了0x0804 8074和0x0804 90a0。.bss段没有用到,所以被删掉了。.rel.text段就是用于链接过程的,链接完了就没用了,所以也删掉了。

多出来的Program Header Table描述了两个Segment的信息。.text段和前面的ELF Header、Program Header Table一起组成一个Segment(FileSiz指出总长度是0x9e),.data段组成另一个Segment(总长度是0x38)。VirtAddr列指出第一个Segment加载到虚拟地址0x0804 8000(注意在x86平台上后面的PhysAddr列是没有意义的),第二个Segment加载到地址0x0804 90a0。Flg列指出第一个Segment的访问权限是可读可执行,第二个Segment的访问权限是可读可写。最后一列Align的值0x1000(4K)是x86平台的内存页面大小。在加载时要求文件中的一页对应内存中的一页。

这个可执行文件很小,总共也不超过一页大小,但是两个Segment必须加载到内存中两个不同的页面,因为MMU的权限保护机制是以页为单位的,一个页面只能设置一种权限。此外还规定每个Segment在文件页面内偏移多少加载到内存页面仍然偏移多少,这样规定是为了简化链接器和加载器的实现。

原来目标文件符号表中的Value都是相对地址,现在都改成绝对地址了。此外还多了三个符号__bss_start、_edata和_end,这些是在链接过程中添进去的,加载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把.bss段初始化为0。

再看一下反汇编的结果:

C语言的本质(30)——C语言与汇编之ELF文件格式

指令中的相对地址都改成绝对地址了。其实只是反汇编的结果不同了,指令根本没改。为什么不用改指令就能跳转到新的地址呢?因为跳转指令中指定的是相对于当前指令向前或向后跳多少字节,而不是指定一个完整的内存地址,内存地址有32位,这些跳转指令只有16位,显然也不可能指定一个完整的内存地址,这称为相对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