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计算机网络作业project2.docx
文件大小:1.2MB
文件格式:DOCX
更新时间:2023-02-01 11:03:27
计算机网络 wireshark ENSP
1、 主机Host1 ping主机 Host2时,IP包的首部有哪些字段?各字段的值是多少? 找出该IP包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分别地址是多少?是谁的IP地址? 找出该IP包所封装成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与目的MAC地址分别是多少?是谁的MAC地址? 2、 主机Host1 ping主机 Host3时,IP包的首部有哪些字段?各字段的值是多少? 找出该IP包的源IP地址与目的IP分别地址是多少?是谁的IP地址? 找出该IP包所封装成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与目的MAC地址分别是多少?是谁的MAC地址? 3、 上述两次ping过程,IP包和数据帧为什么会有区别,原因是什么? 原因: 当Host1 ping Host2时,两台主机在同一个网络,不需要经过路由器,直接交付;而当Host1 ping Host3时,两台主机不在同一个网络,需要经过路由器,通过目的网络地址确定下一跳路由器,经过多次间接交付到达目的网络上的路由器(即R2),当到达最后一个路由器时,才试图与目的主机直接交付。 4、 主机Host1 ping主机 Host2时,该IP包是否会通过交换机Switch1的GE 0/0/2转发? 答:不会,因为两台主机在通一个网络,直接交付 5、 主机Host1 ping主机 Host3时,该IP包是否会通过交换机Switch1的GE 0/0/2转发?若转发,请捕获该IP包,并与第2步中Host1的E /0/0/1所捕获的IP包比较,是否相同?若转发,该IP包在数据链路层封装成MAC帧是什么格式?是否与第2步的MAC帧格式相同?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6、 继续捕获路由器Router1的GE 0/0/0接口、路由器Router2的GE 0/0/0接口的IP包和MAC帧,对照教程P123页图4-9分析。总结上述过程,描述IP包在网络的不同设备转发过程。 从路由器Router1的GE 0/0/0接口所捕获的数据包里面,过滤出RIP报文,对照教程P157页的图4-32,回答如下问题: 7、 路由器Router1发给路由器Router2的RIP报文,包含了哪些路由信息?路由器Router2发给路由器Router1的RIP报文,包含了哪些路由信息?同时查看路由器Router1的路由表(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此时的路由表有哪些信息? 8、 断开主机Host3与路由器Router2的连接,再次捕获路由器Router1的GE 0/0/0接口的RIP报文,此时的路由信息有何变化?为什么?同时查看路由器Router1的路由表(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此时的路由表有哪些信息?与第7步的路由表比较,有何区别? 9、 总结上述过程,描述RIP协议是如何建立和维护路由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