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软件工程故事 |
时间:2009-09-02 |
2008年5月14-16日,在德国迷人的小镇Garmisch,举办了软件工程四十年纪念会议,Peter Naur、Brian Randell、M. Douglas McIlroy、Albert Endres、Luigi Dadda等40年前软件工程会议的关键人物重聚旧地。 40年前的1968年,正是在此地举行的NATO(北约)科技委员会会议上,“软件工程”作为正式的术语被确定下来,标志着一个新学科的开始。 Peter Naur和Brian Randell主编的会议报告中这样写道:“我们特意选择‘软件工程’这个颇具争议性的词,是为了暗示这样一种意见:软件的生产有必要建立在某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之上——在工程学的某些成效卓著的分支中,这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早已成为了一种传统。” 软件工程这个学科还很年轻,Peter Naur和Brian Randell今天依然健在。作为著名的编程语言归约BNF范式中的N,Peter Naur因设计和定义了ALGOL 60而在2005年获得图灵奖。因IBM System360的工作于1999年获得图灵奖的Fred *s在《人月神话》的结尾比较了化学工程和软件工程。他认为:软件系统可能是人类所创造的最错综复杂的事物,软件工程还很年轻,需要继续探索和尝试。 这四十年的过程就是探索和尝试的过程,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其中的科学精神之美。 软件工程是什么 软件工程的定义有很多版本,比较权威的是IEEE给出的定义:(1)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将工程应用于软件。(2)在(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所以,软件工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神秘,它研究的就是我们日常开发软件的工作方式。“程序员”这三个字本就属于软件工程的范围。 关于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区别,Fred *s说:A scientist builds in order to learn; an engineer learns in order to build. 更详细的可以看看David Parnas的“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s Are Not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s”和Steve McConnell所著“Professional Software Development”的第4章。或者对照一下图灵奖获得者:软件工程领域的David Parnas、Frederick P. *s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Donald E. Knuth、《程序员》上期介绍的YAO。 软件是为人开发的,软件是由人开发的。正是因为人的心理难以捉摸,人的大脑处理复杂性时速度和容量的局限,我们才需要过程来规范人的行为,需要方法来帮助人脑面对复杂性,需要工具来贯彻这些过程和方法。所以,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分为以下几层。我们按照这个金字塔结构,逐层回顾四十年来的历史。 过程 一开始,软件团队是没有过程的,甚至没有团队概念。没有需求规格说明,没有设计,程序员在大脑中直接将代码思考出来,拼凑到一起,交给客户使用。客户如果有要求,再修改代码,如此反复。这种“编码-修改”做法对于小程序可以应付,当程序规模变得复杂时,付出的代价就很大了。 瀑布 “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促进了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维护等软件生命周期概念的成熟。瀑布模型是最早的软件过程模型,从名字“瀑布”可以看出,通常人们认为瀑布模型中的各个步骤是一条线完成的。实际上在Winston W. Royce1970年的经典论文“Man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oftware Systems”中有反馈的过程(见图3),作者本人也并不提倡以顺序模型作为团队的过程模型,另外,Royce并没有在论文中把他的过程模型叫做“瀑布 ”,只是后来其他人这么叫了。很多团队使用时是按照线性的方式使用的,这是一种误解。 这里要提一下,瀑布模型的提出者Winston W. Royce(已于1995年去世)有时被简写为W. Royce,所以经常会引起误会,把他当成Walker Royce,后者是软件项目管理专家,曾任Rational软件公司副总裁,著有《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A Unified Framework》一书。 增量和迭代 使用瀑布模型,可以运行的产品很迟才能看到,这就潜伏了巨大的风险:很可能,集成之日也就是爆炸之日。为了提早获得可以运行的版本,可以先实现一些功能,再实现一些功能……每个增量交付一个可以运行的版本。 增量开发显著降低了风险,而且还因可运行产品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士气。最有名的实践应该是Microsoft在1989年就开始使用的Daily Build(每日构建),被称为项目的“心跳”。当然,增量开发不一定意味着每日构建,如Fred *s所述,Bell Northern Research是“每周构建”。 增量经常和迭代连在一起说,不过两者是有区别的。增量是逐块建造的概念,迭代是反复求精的概念。二者不一定要绑在一起使用,但很明显,结合这两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做法。现在很多过程所说的迭代开发,默认的意思就是增量&迭代。Jeff Patton最近用两幅图表达了增量和迭代(http://www.agileproductdesign.com/blog/dont_know_what_i_want.html)。 |
四十年软件工程故事 |
时间:2009-09-02 |
统一过程 1987年,Ivar Jacobson离开Eric-sson,成立了Objective Systems公司。他吸纳了增量迭代的思想,开发出Objectory过程,并且把过程当软件卖,价格卖到25000美元一份,以至于Ivar Jacobson不想在Addison-Wesley等出版社出书公开他的方法,因为卖一本书才得到3美元。1991年,Ericsson收购了该公司,并更名为Objectory AB(北欧出大师,所以我们常在软件开发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AB等文字,AB是瑞典语Altiebolag的缩写,意思是“公司”),Ivar Jacobson又回到了Ericsson。 1995年,Rational从Ericsson收购了Objectory,Ivar Jacobson开始和Grady Booch、James Rumbaugh一起开发UML。Philippe Kruchten则负责把Objectory过程和Rational公司多年的积累Rational Approach融合在一起,开发出了“Rational Unified Process”以及4+1视图模型。RUP的中心思想是:用例驱动、架构为中心、迭代和增量。虽然是一个商业产品,但详尽的内容和灵活的组织,使得 RUP成为软件团队中流传最广的软件过程模型,也成为团队学习软件工程和实施过程改进的重要资料。 Ivar Jacobson在IBM收购后离开了Rational。2005年,他发布了Essential Unified Process(EssUP)将之描述为“超轻和超敏捷的”RUP,并且提出了过程定义(PD)和过程(P)的观点,他认为统一过程是一个过程定义(PD),不是过程(P),团队不能看着别人的P好,就想着拿来就用,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点。 2007年,Ivar Jacobson的新观点是“过程够了,实践吧(Enough of Processes: Let's Do Practices)”。 敏捷运动 敏捷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当时敏捷过程被称为“轻量”过程。2001年,Kent Beck、Alistair Cockburn、Ward Cunningham、Martin Fowler、Jim Highsmith、Ron Jeffries、Jon Kern、Robert C. Martin、Steve Mellor、Ken Schwaber等人聚集在犹他州的Snowbird,决定把“敏捷”作为新的过程家族的名称,并提出以下宣言: 随后,敏捷联盟成立,这是一个致力于传播敏捷过程的非营利组织。敏捷联盟每年召开敏捷大会,今年已经是第6年。 关于敏捷过程,比较全面的介绍文章是Martin Fowler的“The New Methodology”。每隔一段时间,Fowler会随着形势的变化更新此文。该文2005年12月版本列出的各种流行敏捷过程包括:极限编程(XP)、Scrum、Crystal、上下文驱动测试(Context Driven Testing)、精益开发(Lean Development)、统一过程(Unified Process)。 极限编程(XP)是敏捷过程的代表。1996年,Kent Beck为了挽救Chrysler Comprehensive Compensation (C3)项目而创建了XP过程,虽然Chrysler最终取消了该项目,但是Ron Jeffries和Ward Cunningham等人参与到了XP的工作中。1999年,Kent Beck出版了“Extreme Programming Explained: Embrace Change”一书。XP一代相当于程序员的宣言,受到了程序员的热烈欢迎。2004年,该书第2版出版,Kent Beck说自己几乎完全重写了整本书,书中关于程序员是宇宙中心的内容少了很多,更多的是谈程序员和编程工作必须处于业务环境中,他们需要成为正常商业世界中的一部分。 过程评估和CMM 从1968年开始,Watts S. Humphrey是IBM负责软件部门的副总裁。1986年,Watts S. Humphrey离开IBM后,加入了SEI(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始开发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一开始的目的是为军方制定一个好用的评估承包商的标准,因为SEI本来就是军方资助的机构。 1989年,在《Managing the Soft-ware Process》一书中,Humphrey描述了CMM。CMM可以看作是一个软件过程元模型,定义软件组织达到一定能力成熟度所需的关键过程域(KPA)。 方法 在20世纪60年代,程序员随意地编写代码。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FORTRAN等高级语言,但程序员把代码写在一起,代码中使用GOTO语句来跳转,使得程序的内部结构像“意大利面”,整个程序又像一块铁板,无法单独抽取其中一部分复用。 功能分解 1968年,Edsger W. Dijkstra发表《Go To Statement Considered Harmful》,认为GOTO语句是有害的,应该把程序划分成多个子单元,每个子单元只做一件事,当重复的语句集合出现时,只需要调用相应子单元(函数)。这相当于封装和复用了共同的行为。 数据流 当软件的规模不断变大,大到不能一下子映射到代码级别时,就需要更大颗粒的分析设计方法。20世纪70年代,数据流法出现了,有三种流行的流派:DeMarco方法(1978)、Gane/Sarsen方法(1979)以及Yourdon/Constantine方法(1979)。 数据流法把系统看作数据的加工机,数据流进去,经过加工,变成新的数据流出来。从最顶层开始(因为此时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所以表达的就是功能需求),一层一层向下求精,一直求精到泡泡所代表的加工成为可以编码的动作。 实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关系数据库开始变得流行。Peter Chen(陈品山)在1976提出实体关系(ER)模型,用实体和关系映射现实中的事物和概念。该模型提供了数据的图形视角,并能轻松转换为关系数据库模型。分析员很快认识到,ER模型可以用来表达大型软件的数据库设计,更宏观地把握业务,而且还有助于分析员和用户交流。 数据流法结合实体关系法,曾经是比较流行的开发软件的方法。这种做法的一个问题是数据和行为是分离的,行为可以随意读写数据。另一个问题是分析和设计之间表达不一致,使得从设计回溯到分析相当困难。这正是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所要改进的。 |
四十年软件工程故事 |
时间:2009-09-02 |
面向对象 Alan Kay说“面向对象”这个词是他在1967年首先使用的,但人们普遍认为,1967年由挪威的Ole-Johan Dahl和Kristen Nygaard设计的Simula-67是第一门面向对象语言,它是作为ALGOL的一个超集出现的。虽然Simula没有后继版本,但这个语言对后来的许多面向对象语言的设计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0年代初,Alan Kay在Palo Alto研发的Smalltalk语言被广泛使用(Kent Beck就是Smalltalk的拥护者),掀起了一场“面向对象运动”,许多面向对象语言随之诞生。Grady Booch在他的最新著作“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with Applications”第3版中归纳。 面向对象的思想就是:假设系统由“对象”这样一种东西构成,对象封装了结构和行为。这种思考方式和人类的认知相当贴近,更有利于人脑去把握问题的复杂性。分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技能,分类哲学的讨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政治家》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 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编程之间不能很好地过渡,到1980年代后期,不同的方法学家开始提出自己的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学。这些方法学主要有:Booch、Shlaer/Mellor、Wirfs-Brock责任驱动设计、Coad/Yourdon、Rumbaugh OMT、Jacobson OOSE。 UML 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带来了一个问题:各方法学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定义、标记符号和术语,但总的来说大同小异。这些细微的差异通常会造成混乱,使开发人员无从选择,也妨碍了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推广。 1996年,三友开始与James Odell、Peter Coad、David Harel等来自其他公司的方法学家合作,吸纳了他们的成果精华。1997年9月,所有建议被合并成一套建议书提交给OMG。1997年11月,UML被 OMG全体成员一致通过,并采纳为标准。UML诞生时,Martin Fowler就作了如下预测: 你应该使用UML吗?一个字:是!旧的面向对象符号正在快速地消逝。它们还会残留在UML稳固前出版的书上面,但新的书、文章等等将会全部以UML 作为符号。如果你正在使用旧的符号,你就应该在1998年间转换到UML。如果你正要开始使用建模符号,你就该直接学习UML。 时间过去10年了,事实正是如此。以UML为契机,掀起了一股普及软件工程的热潮,比起UML出现之前,软件工程的书籍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制定 UML标准的角色(OMG)、根据标准开发工具的角色(UML工具厂商)、使用UML工具开发软件的角色(开发人员)这三种角色的剥离,也导致建模工具数量和种类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现在,UML已经被ISO吸纳为标准,UML1.4.2即ISO/IEC 19501,UML2.1.2即ISO/IEC 19505。 模式运动 1979年,Christopher Alexander开始使用“模式”来描述建筑的构造方法。1987年,Kent Beck和Ward Cunningham尝试把这种思路应用到软件开发中,并在OOPSLA大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直到1994年10月,被称为*(GoF)的 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和John Vlissides所写的《设计模式》上市(此书是1995年的版权,看来国内外出版业差不多,我们可以在2007年12月买到2008年1月第1版的书),模式的概念才流行起来。此书到2007年为止共重印36次,被翻译成13种其他语言,而且有不计其数的兄弟书籍诞生出来,“言必称模式”成为一种时髦,可谓影响深远。 现在,除了最常提到的GoF的23种设计模式之外,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提出来,包括分析模式、架构模式、过程模式、组织模式、实现模式、反模式…… 工具 很长一段时间内,软件开发工具指的就是代码工具,而且编辑、调试、编译是分离的。后来慢慢出现了IDE(集成开发环境),各大工具厂商更是在IDE市场激战。这方面的故事,大家可以看李维的《Borland传奇》。 在软件工程工具如分析设计、过程管理等工具方面,却是一片空白。一直到1982年,Nastec公司开发出了DesignAid,该工具提供绘制系统设计图和建立数据字典的功能。到了1990年代,随着方法学繁荣和图形界面的普及,才出现了大量的设计工具,典型的代表是Rational Rose和Popkin System Architect。 最初的设计工具以独立的产品存在,而且只是提供了画图的功能,然后慢慢有了代码正向逆向工程。开发人员在设计工具里建好模型,再通过一个转换器在代码环境生成代码。设计工具的一个变种是成为代码环境的插件(Rational XDE,Together for VS.net等),直接在代码环境中创建设计模型,和代码高效同步。 接下来的趋势是设计工具和生命周期其他工具集成。2002年10月,Borland收购了当时UML工具厂商中的老二Togethersoft,这成为了导火索。之后,IBM、Telelogic、Borland等大厂商通过并购和放弃,打造出了新的品类——应用生命周期管理(ALM)工具。微软的工具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也在朝ALM工具方向进化。图12列出了三家ALM厂商一些产品的对比。 现在,Rational和Telelogic都已经被IBM收入旗下,但Sparx Systems、NoMagic、Gentleware等中小厂商纷纷加入到这个市场中,竞争依然激烈。我们来看看代表性厂商Rational的历史,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工具的发展。 (本文摘自2008年第9期《程序员》)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