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tit 知识图谱的数据来源

时间:2022-10-27 14:52:10

Atitit 知识图谱的数据来源

 

2. 知识图谱的数据来源1

a) 百科类数据2

b) 结构化数据3

c) 半结构化数据挖掘AVP (垂直站点爬虫)3

d) 通过搜索日志(query record log)进行实体和实体属性等挖掘4

 

2. 知识图谱的数据来源

为了提高搜索质量,特别是提供如对话搜索和复杂问答等新的搜索体验,我们不仅要求知识图谱包含大量高质量的常识性知识,还要能及时发现并添加新的知识。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图谱通过收集来自百科类站点和各种垂直站点的结构化数据来覆盖大部分常识性知识。这些数据普遍质量较高,更新比较慢。而另一方面,知识图谱通过从各种半结构化数据(形如HTML表格)抽取相关实体的属性-值对来丰富实体的描述。此外,通过搜索日志(query log)发现新的实体或新的实体属性从而不断扩展知识图谱的覆盖率。相比高质量的常识性知识,通过数据挖掘抽取得到的知识数据更大,更能反映当前用户的查询需求并能及时发现最新的实体或事实,但其质量相对较差,存在一定的错误。这些知识利用互联网的冗余性在后续的挖掘中通过投票或其他聚合算法来评估其置信度,并通过人工审核加入到知识图谱中。

a) 百科类数据

*[4] ,通过协同编辑,已经成为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其质量与大英百科媲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从*中获取所需的内容:通过文章页面(Article Page)抽取各种实体;通过重定向页面(Redirect Page)获得这些实体的同义词(又称Synonym);通过去歧义页面(Disambiguation Page)和内链锚文本(Internal Link Anchor Text)获得它们的同音异义词(又称Homonym);通过概念页面(Category Page)获得各种概念以及其上下位(subclass)关系;通过文章页面关联的开放分类抽取实体所对应的类别;通过信息框(Infobox)抽取实体所对应的属性-值对和关系-实体对。类似地,从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抽取各种中文知识来弥补*中文数据不足的缺陷。此外,Freebase[5] 是另一个重要的百科类的数据源,其包含超过3900万个实体(其称为Topics)和18亿条事实,规模远大于*。对比之前提及的知识图谱的规模,我们发现仅Freebase一个数据源就构成了Google知识图谱的半壁*。更为重要的是,*所编辑的是各种词条,这些词条以文章的形式来展现,包含各种半结构化信息,需要通过事先制定的规则来抽取知识;而Freebase则直接编辑知识,包括实体及其包含的属性和关系,以及实体所属的类型等结构化信息。因此,不需要通过任何抽取规则即可获得高质量的知识。虽然开发Freebase的母公司MetaWeb于2010年被Google收购,Freebase还是作为开放的知识管理平*立运行。所以百度和搜狗也将Freebase加入到其知识图谱中。

b) 结构化数据

除了百科类的数据,各大搜索引擎公司在构建知识图谱时,还考虑其他结构化数据。其中,LOD项目在发布各种语义数据的同时,通过owl:sameAs将新发布的语义数据中涉及的实体和LOD中已有数据源所包含的潜在同一实体进行关联,从而实现了手工的实体对齐(entity alignment)。LOD不仅包括如DBpedia[6] 和YAGO[7] 等通用语义数据集,还包括如MusicBrainz[8] 和DrugBank[9] 等特定领域的知识库。因此,Google等通过整合LOD中的(部分)语义数据提高知识的覆盖率,尤其是垂直领域的各种知识。此外,Web上存在大量高质量的垂直领域站点(如电商网站,点评网站等),这些站点被称为Deep Web[10]。它们通过动态网页技术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各种领域相关的结构化数据以HTML表格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各大搜索引擎公司通过收购这些站点或购买其数据来进一步扩充其知识图谱在特定领域的知识。这样做出于三方面原因:其一、大量爬取这些站点的数据会占据大量带宽,导致这些站点无法被正常访问;其二、爬取全站点数据可能会涉及知识产权纠纷;最后,相比静态网页的爬取,Deep Web爬虫需要通过表单填充(Form Filling)技术来获取相关内容,且解析这些页面中包含的结构化信息需要额外的自动化抽取算法,具体细节在下一节描述。

c) 半结构化数据挖掘AVP (垂直站点爬虫)

虽然从Deep Web爬取数据并解析其中所包含的结构化信息面临很大的挑战,各大搜索引擎公司仍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一方面,Web上存在大量长尾的结构化站点,这些站点提供的数据与最主流的相关领域站点所提供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对这些长尾站点进行大规模的信息抽取(尤其是实体相关的属性-值对的抽取)对于知识图谱所含内容的扩展是非常有价值的。另一方面,中文百科类的站点(如百度百科等)的结构化程度远不如*,能通过信息框获得AVP的实体非常稀少,大量属性-值对隐含在一些列表或表格中。一个切实可行的做法是构建面向站点的包装器(Site-specific Wrapper)。其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一个Deep Web站点中的各种页面由统一的程序动态生成,具有类似的布局和结构。利用这一点,我们仅需从当前待抽取站点采样并标注几个典型详细页面(Detailed Pages),利用这些页面通过模式学习算法(Pattern Learning)自动构建出一个或多个以类Xpath表示的模式,然后将其应用在该站点的其他详细页面中从而实现自动化的AVP抽取。对于百科类站点,我们可以将具有相同类别的页面作为某个“虚拟”站点,并使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实体AVP的抽取。自动学习获得的模式并非完美,可能会遗漏部分重要的属性,也可能产生错误的抽取结果。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搜索引擎公司往往通过构建工具来可视化这些模式,并人工调整或新增合适的模式用于抽取。此外,通过人工评估抽取的结果,将那些抽取结果不令人满意的典型页面进行再标注来更新训练样本,从而达到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目的。

d) 通过搜索日志(query record log)进行实体和实体属性等挖掘

搜索日志是搜索引擎公司积累的宝贵财富。一条搜索日志形如<查询,点击的页面链接,时间戳>。通过挖掘搜索日志,我们往往可以发现最新出现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从而保证知识图谱的实时性。这里侧重于从查询的关键词短语和点击的页面所对应的标题中抽取实体及其属性。选择查询作为抽取目标的意义在于其反映了用户最新最广泛的需求,从中能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实体以及实体对应的属性。而选择页面的标题作为抽取目标的意义在于标题往往是对整个页面的摘要,包含最重要的信息。据百度研究者的统计,90%以上的实体可以在网页标题中被找到。为了完成上述抽取任务,一个常用的做法是:针对每个类别,挑选出若干属于该类的实体(及相关属性)作为种子(Seeds),找到包含这些种子的查询和页面标题,形成正则表达式或文法模式。这些模式将被用于抽取查询和页面标题中出现的其他实体及其属性。如果当前抽取所得的实体未被包含在知识图谱中,则该实体成为一个新的候选实体。类似地,如果当前被抽取的属性未出现在知识图谱中,则此属性成为一个新的候选属性。这里,我们仅保留置信度高的实体及其属性,新增的实体和属性将被作为新的种子发现新的模式。此过程不断迭代直到没有新的种子可以加入或所有的模式都已经找到且无法泛化。在决定模式的好坏时,常用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多地发现属于当前类别的实体和对应属性,尽量少地抽取出属于其他类别的实体及属性。上述方法被称为基于Bootstrapping的多类别协同模式学习。

知识图谱技术原理介绍 _ 36大数据.html

作者:: 绰号:老哇的爪子 ( 全名::Attilax Akbar Al Rapanui 阿提拉克斯 阿克巴 阿尔 拉帕努伊 )

汉字名:艾提拉(艾龙),   EMAIL:1466519819@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cnblogs.com/attilax/

At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