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多线程程序的人肯定对各种锁很熟悉,尤其是下面这种代码
def lock_usage:
lock.Lock()
if(...) :
lock.Unlock()
return lock.Unlock()
return
为了避免造成死锁,需要在每个return语句之前都释放锁。像上面的代码中,如果代码的执行路径很多,代码中就会包含大量的unlock语句,代码混乱还是小事儿,如果万一忘掉了unlock,就是个潜在的危险。除了锁之外,包括文件描述符的关闭等涉及到资源释放的操作都会有这种问题。
为了解决内存泄漏的内存问题,现代的编程语言提供了垃圾回收机制。同样为了解决上面这种有限资源的释放问题,很多语言都提供了一些语法特性。Python有with语句,C#有using,Go有defer。
先看解决这种问题的常规做法,使用finally
try:
lock.Lock()
......
except:
prcess_except()
finally:
lock.Unlock
这么写使得代码很乱,尤其是当......处的代码也包含有类似代码时,会使得代码更加混乱。再来看使用with语句后的代码
class LockContext(object):
__init__(self, lock):
self.lock = lock __enter__(self):
self.Lock() __exit__(self, type, value, traceback):
if type != None:
process_except()
self.Unlock()
return false with LockContext(lock) as lock:
.......
这样写出来,代码量虽然差不多,但是结构清晰了很多。在上面的代码中__init__中的赋值是可选的,只要保证能够访问到所需的变量就可。
Python中的with语句中要求对象实现__enter__和__exit__函数。调用with语句时,会先分析该语句,执行__enter__函数,然后在当前suite退出时,会调用__exit__函数。__exit__函数中除了可以做释放资源的操作之外,同时也是异常处理的地方。如果当前suite正常退出,没有抛出任何异常,__exit__的几个参数均为None。否则,则将此异常的type、value、traceback作为参数传递给__exit__函数,同时,如果__exit__返回false,此异常会再次抛出,上一级代码suite可以继续处理,如果__exit__返回true,那么此异常就不会被再次抛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