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ASP.NET Mvc开发之删除修改数据
目录:
-------------------------------------------------------------------------------------------------------
上边博客介绍了ASP.NET MVC使用EF来查询数据和EF中DbQuery<T>泛型对象对数据的延迟加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怎么使用EF来删除数据。
其实现在的Web开发通用的模式就是前端使用Js和JQuery来和后端进行数据交互。那么我们就在前端来加两个删除和更新的脚本。代码如下:
<!--遍历 Action方法 设置给 ViewData 的集合数据,生成HTML代码--> @foreach (BlogArticle a in ViewData["DataList"] as List<BlogArticle>) { <tr> <td>@a.AId</td> <td>@a.ATitle</td> <td>@a.BlogArticleCate.Name</td> <td>@a.Enumeration.e_cname</td> <td>@a.AAddtime</td> <!---------为文章列表添加删除按钮--------->> <td><a href="javascript:del(@a.AId)">删除</a></td> </tr> }
然后为该按钮编写Js脚本函数,代码如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del(id) { if (confirm("确定要删除么?")) {
<!--这里配置当用户确定删除时,js让页面跳转到的的url地址--> window.location="/home/del/"+ id; } } </script>
上面的Js代码的意思是,当用户点击删除按钮时,url跳转的地址是"/home/del"+id
点击前的效果如下图,注意url地址是
它代表的意思是,浏览器现根据路由,请求了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根据路由的配置, 返回视图方法,然后试图再把Html,Js等回传给浏览器。
点击删除按钮并确定,注意url地址是
说明我们配置的路由信息是“home/del”
所以我们在控制器的HomeController中添加一个del方法,来完成删除操作,代码如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MVC默认的路由表配置,在App_Start文件夹下的RouteConfig.cs,代码如下:
//路由表配置 public class RouteConfig { 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Routes(RouteCollection routes) { routes.IgnoreRoute("{resource}.axd/{*pathInfo}"); routes.MapRoute( name: "Default", url: "{controller}/{action}/{id}", defaults: new { controller = "Home", action = "Index", id = UrlParameter.Optional } ); } }
我们可以发现ur的默认配置模式是"{controller}/{action}/{id}"
默认的配置信息是defaults: new { controller = "Home", action = "Index", id = UrlParameter.Optional }
特别注意的是id = UrlParameter.Optional是可选的。
所以我们应该在homeController.cs中创建一个del类型的Action方法,代码如下:
//删除文章 public ActionResult Del(int id) { //操作数据库使用try...catch来捕捉异常 try { //创建删除对象 BlogArticle artTicle = new BlogArticle(); artTicle.AId = id; //将删除对象添加到EF 对象管理容器 db.BlogArticles.Attach(artTicle); //将对象包装类的状态标识为删除状态 db.BlogArticles.Remove(artTicle); //更新到数据库 db.SaveChanges(); //更新成功后,页面跳转到Index页面 return RedirectToAction("Index", "Home"); } catch (Exception ex) { return RedirectToAction("友好页面"); } //return View(); }
这样就完成了数据的删除操作。
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修改的代码,我们先展示视图(View)代码如下
<!--生成一个表单,并且指明表单提交方法,和路由--> @using (Html.BeginForm("Modify", "Home", FormMethod.Post)) { <table id="tbList"> <tr> <td colspan="2">修改 @Html.HiddenFor(a=>a.AId) </td> </tr> <tr> <td>标题:</td> @*<td>@Html.TextBox("txtName",(object)Model.ATitle)</td>*@ <!--使用HtmlHelper的强类型方法 直接 从 Model 中 根据 ATitle 属性生成文本框--> <td>@Html.TextBoxFor(a=>a.ATitle)</td> </tr> <tr> <td>分类:</td> <!--使用强类型方法生成下拉框,并自动根据 model属性里的ACate值 设置 下拉框的默认选中项--> <td>@Html.DropDownListFor(a=>a.ACate,ViewBag.CateList as IEnumerable<SelectListItem>)</td> </tr> <tr> <td>内容:</td> <!--使用HtmlHelper的强类型方法 直接 从 Model 中 根据 AContent 属性生成文本域--> <td>@Html.TextAreaFor(a => a.AContent, 10, 60, null)</td> </tr> <tr> <td colspan="2"><input type="submit" value="确定修改" /> @Html.ActionLink("返回","Index","Home")</td> </tr> </table> }
我们的后端代码改如何编写呢?
//因为我们这个Action是在表达以post方式提交时执行的,所以加上标识 [HttpGet] /// <summary> /// 加载需要修改文章 /// </summary> /// <param name="id">需要修改文章的Id</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ActionResult EditArticle(int id) { //获取需要编辑文章,并且返回该实体对象的第一个元素 BlogArticle art = (from c in db.BlogArticles where c.AId == id select c).FirstOrDefault(); //我们把文章的分类做成一个下拉列表,并且给DropList的<option>赋值 IEnumerable<SelectListItem> seleListItem = (from a in db.BlogArticleCates where a.IsDel == false select a).ToList().Select(a => new SelectListItem { Value = a.Id.ToString(), Text = a.Name }); //返回List对象 ViewBag.CateList = seleListItem; return View(); }
接下来就是执行修改的代码:
[HttpPost] /// <summary> /// 执行修改的代码 /// </summary> /// <param name="model"></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ActionResult Modify(BlogArticle model) { try { //1.将实体对象 a.加入 EF 对象容器中,并 b.获取 伪包装类对象 DbEntityEntry<BlogArticle> entry = db.Entry<BlogArticle>(model); //2.将包装类对象的状态设置为 unchanged entry.State = System.Data.EntityState.Unchanged; //3.设置 被改变的属性 entry.Property(a => a.ATitle).IsModified = true; entry.Property(a => a.AContent).IsModified = true; entry.Property(a => a.ACate).IsModified = true; //4.提交到数据库 完成修改 db.SaveChanges(); //5.更新成功,则命令浏览器 重定向 到 /Home/List 方法 return RedirectToAction("Index", "Home"); } catch (Exception ex) { return Content("修改失败~~~" + ex.Message); } }
到此我们就完成了使用MVC建立一个小站点的任务,而且也完成了对数据的增删改查的操作。
欢迎大家对本系列的文章提出宝贵意见。
适配器模式
今天小小温习了一下适配器模式,就兴致勃勃写下这篇博文了,在讲适配器模式之前必须先说几个概念。
结构型模式:
描述的是如何将类或者对象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强大的结构。这个模式分为两种: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
类结构型模式:
这个模式关心的是类之间的组合,通过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形成更加强大的结构,通常都是通过继承和实现关系来达到。必须说明的是,这个模式会导致类与类之间的耦合程度加大,不利于维护。
对象结构型模式:
这个模式关心的是类和对象之间的组合,通过在一个类中定义另外一个类的对象,这个两者就关系起来,就可以在类中使用另外一个类的实例,调用它的方法,这个模式耦合度不大,是大家都推荐使用的模式。
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
将一个接口转换成用户希望使用的接口,使不兼容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从这个概念一读,可能模模糊糊。我们打个比方吧,例如你的电脑的USB插口是3.0的,但是你的手机的USB线是2.5的,怎么办呢,难道要将手机的USB接口改成3.0吗,不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接口转换器,将2.5的转成3.0的就OK了。这里我们就利用适配器模式,接口的转换器就是一个适配器,将两个不能兼容的东西有效的一起工作,而且是不破坏里面的结构。
我们就那USB接口那个作为编程例子吧,我们先分析一个我们的Target是电脑的USB接口,它提供的是3.0,我们的Adaptee是手机的接口,是2.5的,核心就是这个适配器,这个适配器的作用就是转换接口的类型,让两者能够工作。
Phone类:
public class Phone { public void usb25() { System.out.println("phone usb2.5"); } }
Computer类:
public interface Computer { public void usb30(); }
USBAdapter类:
public class USBAdapter extends Phone implements Computer { public void usb30() { this.usb25(); } }
认真的人就很就容易发现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类结构型模式,通过继承的关系让类与类耦合在一起工作,这个方式很不好,如果我的Phone类有子类呢,那么这个适配器就没用了,因为这个适配器继承的父类,里面无法使用子类的方法,我们来看看那下面的使用的对象结构型模式:
USBAdapter_类:
public class USBAdapter_ implements Computer { Phone phone; public USBAdapter_(Phone phone) { this.phone = phone; } public void usb30() { phone.usb25(); } }
如果是采用这个对象结构型模式的话,传进去子类的对象时没问题的,里面也可以使用子类的方法,而且两者是关联在一起的,不像前面那个一样,耦合性太大,违反了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里面,所以推荐使用这种方式去设计你的适配器。
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1.适配器模式在java.io中的应用:
InputStream类:负责的是字节流
Reader类:负责的是字节流
两者都通过read方法去读取数据,但是我们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当前拥有的是InputStream,是一个字节流对象,但是人家要求使用读取字符的方法去读取,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一个适配器了,jdk中有一个InputStreamReader类,这个就是一个适配器。
public abstract class InputStream implements Closeable { public int read(byte b[])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read(b, 0, b.length);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Reader implements Readable, Closeable { public int read(char cbuf[])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read(cbuf, 0, cbuf.length); } } public class InputStreamReader extends Reader { public 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in) { super(in); try { sd = StreamDecoder.forInputStreamReader(in, this, (String)null); // ## check lock object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 The default encoding should always be available throw new Error(e); } public int read(char cbuf[], int offset, int length)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sd.read(cbuf, offset, length); } }
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InputStreamReader是采用对象结构型模式的,通过适配器模式模式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字节流对象去读取字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