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在聊产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2B和2C,也大概明白2B即To Business,目标用户泛指企业相关,2C即To Customer,目标用户泛指用户相关。在深层次分析这两者的异同点之前,我觉得把APP作为一个平台,给B端用户带来更多的C端流量,给C端用户提供更好的B端服务,是很好的一个商业模式。
首先去探讨一下两者的相同点:
1.都是要给人来使用的:《场景革命》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to B和to C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给人用的”。作为软件产品,不论大小,复杂程度,由人来使用这个属性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属性。
2.都需要考虑用户体验与业务逻辑之间的平衡:既然是给人来用的,应该没有谁愿意去使用一个不好用,不能用的产品。当然,实际上你可能会去使用一些体验极差,但是又不得不去用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处于垄断地位或者刚好目前只有这个产品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业务逻辑作为产品的基本组成要素自不必多说,产品的用户体验也是不断的迭代完善做的更好,只是业务更为复杂的2B产品,想要做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是要更困难的。
3.都需要核心的产品思路:每一个产品,都需要搞清楚在什么场景下为怎样的用户(客户)采取何种方法解决哪些问题又体现了一个什么价值。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清楚,我们又如何去推广给用户(客户)使用。
总结起来的共性就是,由人使用的基本属性,用户体验与业务之间平衡的基本要素,提供使用场景解决方案的核心思路。
然后再来看下两者的不同之处:
1.服务对象的不同:2B和2C服务的用户特点不同,导致两者产品的重点不同,去思考产品时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必然也会有所区别。对C端用户来说,好用>功能齐全,所以产品设计强调极致和易用,设计思维比较感性。就C端产品经理来说,只要你能做到“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好。并不是做做C端更容易,而是做C端产品更符合我们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想象”,把自己当用户的思维也更“自然”。对B端用户来说,功能齐全>好用,所以产品设计强调复杂一点没关系,但是该有的功能都要有,要考虑的模块很多,同时一定要保证重点模块不能出错,设计思维比较理性。因此,在多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甚至对系统架构的了解,这样你才能快速想出解决办法。
2.业务上的区别:B端为了客户服务,而客户再面对用户,C端直接为了用户服务。B端客户更擅长对业务的理解,他们希望得到一个业务上与设计上的优秀结合,但是由于不特别了解设计,多少会影响到你对产品专业性的架构,毕竟他们花钱,所以你妥协的情况居多,除非你的提案与方法特别精彩,他们被第一时间打动,也就是说,业务上你处于被动。C端业务更多的是直接来源于用户和业务本身,只要get到用户想要的,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3.生命周期的不同:就C端而言,按照如今互联网的打法,大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架势,这些年相信大家见证了不少C端产品的快速崛起,也见证了不少C端产品的快速落幕。B端产品由于业务上的复杂度,并非是想快就能快的,开发维护周期比较长,一旦被B端客户决定使用,就是一个长期合作的过程,不出意外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太大的变动。
4.用户体量的不同:端产品的用户量可以轻松达到百万级、千万级、甚至亿级,举个栗子:不说微信支付宝这种级别的,就滴滴打车用户数而言,据2016年上半年的统计,已经突破了1.5亿,最高日订单量达1217万单。这样的数据对于B端产品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5.商业模式上的区别:基于B端产品业务复杂、不易理解导致功能逻辑设计复杂、研发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形成了一定的门槛和积累,并不是你想复制就能复制的。相比而言,C端产品的思路通常简单明了,门槛低,所以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经常会见到相同产品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玩“砸钱大战”。
6.推广营销上的区别:B端产品可能在某行业和领域已经深耕作多年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却总是无法被大众和媒体所关注,而对于一些小的C端产品,刚刚推出就被公司通过媒体大肆宣传,或因为一个好的Idea就能获得一个较大的融资。而B端产品受限于受众群体和用户量,想要推广营销更多的是通过树立行业标杆客户,把产品质量做精做强再考虑去做大,以标杆客户和产品质量的口碑去推广。
最后,就如今的天下大势而言,可以看到C端市场基本上被一些互联网巨头和独角兽们瓜分殆尽,机会还是有,只不过越来越难了。再来看B端市场,其实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美国有大名鼎鼎的像微软、Oracle的巨头以及大家不太熟的如Zendesk、Hubspot等等至少二十多家家估值几十亿美金的独角兽,反观国内,好像还找不到类似的企业。但是,其实国内的投资市场已经越来越重视B端市场了,B端市场也已经越来越成为如BAT等巨头公司的新的眼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