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编写

时间:2022-12-01 00:15:02



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是测试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任务之一。测试用例(Test Case) 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测试用例其实就是一个个你测试的想法,你有了这些想法之后,详细地写下来,就成了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写准备:

1.     从配置管理员处申请软件配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

2.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详细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并且对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已经准确理解,然后着手制订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制定的原则:

  1. 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2.     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

用例覆盖:

  1. 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 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
  2. 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 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 并进行相应处理。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对产品操作一点也不懂的客户,在进行任意操作。
  3. 完整(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
  4. 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5. 压力测试:输入10条记录运行各个功能,输入30条记录运行,输入50条记录进行测试。
  6. 性能: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
  7. 可理解(操作)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界面友好性)。
  8. 可移植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

如何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简明扼要的标题,详细的步骤,正确的预期结果。 例如:
测试用例:验证记事本程序可以编辑中英文混合的内容
测试步骤:

  1. 运行记事本程序。
  2. 切换到中文输入法,输入中文“学习编写”。
  3. 切换到英文输入法,输入英文TestCase
  4. 保存文件,文件名为testcase.txt
  5. 关闭记事本程序。
  6. 双击testcase.txt以打开文件。

预期结果:
文件的内容是“学习编写TestCase”。

测试用例的优先级:

测试用例还有一个优先级的概念,就是用来区分哪些用例更重要。一般可以分为5个级别,分别用0 ~ 4来表示。数字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如果项目小,优先级的好处不容易显现出来。当项目比较大,时间又不宽裕时,可能只能执行更重要的测试用例,这个时候优先级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A good test case should include:

如何执行测试用例:

如果你是一位软件测试的入门者,你到单位报到后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很可能是执行软件测试用例,而不是去编写。你不要因此而郁闷,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你毕竟是一个新手,执行测试用例是一个迅速熟悉当前测试工作的好机会,而且压力也不大。因为在英语中执行测试用例是Run test case,所以有些公司把执行测试用例叫做“跑case”,想来也是比较形象的。
我们还以验证记事本程序可以编辑中英文混合的内容为例。当我们面对这个用例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清晰且正确地理解用例,不带半点含糊。测试的特点就是严谨,你来执行一个测试用例就是要贯彻用例编写者的测试思想,不能误解或曲解,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去代替原来的意思。例如,第一步“运行记事本程序”,你就应当清楚地知道“记事本”是哪个程序,如果有疑问马上问清楚,否则,如果真的吧测试的产品弄错了,一切就都白忙了,还浪费了时间。这个例子因为浅显,所以出现误解的可能性很小,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会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偷懒,要勤学多问。
执行用例不能走样。例如第二步,要求输入“学习编写”四个字,如果你为了省事,拷贝了这几个字,每次都是粘贴过来,快是快乐,却违背了原著的意思,这样式不行的。用例编写者要求用输入法来输入,肯定是有道理的。如果哦你发现没有检测“粘贴”的测试用例,可以建议增加,但不能再执行的时候就偏离了用例的本意。说一个万一的事儿,如果这个软件通过了你的测试,发布给用户,用户却发现不能输入,只能粘贴,这个责任你能负的起吗?
大家可能都知道,做软件测试要细心,这个要求在执行用例的过程中表现得很明显。我们在执行一个测试用例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实际结果是否与预期结果是一致的,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观察。例如上例中,如果第四步执行保存后,你发现文件名并不是自己输入的testcase.txt,这时你就应当停下来,因为这就是bug
我们执行测试用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发现bug,所以,我们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要收集好发现的问题,不能有泄露。在实际工作中, 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一般都是紧张的,工作量很大,并不像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这么轻松,因为你要不停地往前赶,所以容易出现一些遗漏的问题。每当发现一个问题,我们都要做好记录,而不要总以为自己能记得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Bug是最能证明测试工程师工作成绩的东西,好不容易发现了,如果还被自己遗漏了,岂不令人懊悔?而且,还给产品留下了一个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