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04 /封装、多态、鸭子类型、类的约束、super
1. 封装
- 把一堆东西(代码,数据)放到一个地方(空间),并且可以使用,比如:函数,类
2. 多态
一个事物可以呈现多种形态 , 例如:水可以支持固态、液态、气态
Python默认支持多态(Java是强定义语言,Python是弱定义语言)
Python一个变量可以支持多种数据
-
代码示例:
python:
a = [1,2,3]
a = "abc"
Java:
int a = 123
3. 鸭子类型
Python崇尚鸭子类型(一种编程思路)
看起来像鸭子就是鸭子类型
将相似的功能,起同一名字,一种开发思路
虽然A,B两个类没有关系,但是统一两个类中相似方法的方法名,在某种意义上是统一了一个标准
优点:方便记忆,例如:str tuple list 都有 index方法,这就是统一了规范
-
代码示例:
class A:
def login(self):
print('登录')
def register(self):
print('注册')
def func1(self):
pass
def func2(self):
pass class B:
def login(self):
print('登录')
def register(self):
print('注册')
def func3(self):
pass # A B互为鸭子.
4. 类的约束
python中对类的约束有两种:在父类主动抛出错误;接口类/抽象类
-
Python语言惯于使用的一种约束方式,在父类主动抛出错误
提取⽗类. 然后在⽗类中定义好⽅法. 在这个⽅法中什么都不⽤⼲. 就抛⼀个异常就可以了. 这样所有的⼦类都必须重写这个⽅法. 否则. 访问的时候就会报错.
代码示例:
class Payment:
"""
此类什么都不做,就是制定一个标准,谁继承我,必须定义我里面的方法。
"""
def pay(self,money):
raise Exception("你没有实现pay方法") class QQpay(Payment):
def pay(self,money):
print('使用qq支付%s元' % money) class Alipay(Payment):
def pay(self,money):
print('使用阿里支付%s元' % money) class Wechatpay(Payment):
def fuqian(self,money):
print('使用微信支付%s元' % money) def pay(obj,money):
obj.pay(money) a = Alipay()
b = QQpay()
c = Wechatpay()
pay(a,100)
pay(b,200)
pay(c,300) -
接口类/抽象类(借鉴于Java语言,定义抽象类的概念,做到真正的强制约束)
使⽤元类来描述⽗类. 在元类中给出⼀个抽象⽅法. 这样⼦类就不得不给出抽象⽅法的具体实现. 也可以起到约束的效果
代码示例:
from abc import ABCMeta,abstractmethod
class Payment(metaclass=ABCMeta): # 抽象类 接口类 规范和约束 metaclass指定的是一个元类
@abstractmethod
def pay(self):pass # 抽象方法 class Alipay(Payment):
def pay(self,money):
print('使用支付宝支付了%s元'%money) class QQpay(Payment):
def pay(self,money):
print('使用qq支付了%s元'%money) class Wechatpay(Payment):
# def pay(self,money):
# print('使用微信支付了%s元'%money)
def recharge(self):pass def pay(a,money):
a.pay(money) a = Alipay()
a.pay(100)
pay(a,100) # 归一化设计:不管是哪一个类的对象,都调用同一个函数去完成相似的功能
q = QQpay()
q.pay(100)
pay(q,100)
w = Wechatpay()
pay(w,100) 总结:
- 抽象类在实例化的时候,没有抽象类里边的方法就用报错
- 主动抛错,只有在用到类里边的方法才会报错 # 抽象类和接口类做的事情 :建立规范
# 制定一个类的metaclass是ABCMeta,
# 那么这个类就变成了一个抽象类(接口类)
# 这个类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一个规范
5. super的深度剖析
super(类名,self)
类名:要跳过的类,self指的是严格按照self对象从属类的mro的执行顺序去执行-
代码示例:
class A:
def f1(self):
print('in A')
class Foo(A):
def f1(self):
super().f1()
print('in Foo')
class Bar(A):
def f1(self):
print('in Bar') # 1
class Info(Foo,Bar):
def f1(self):
super(Foo,self).f1()
print('in Info f1') # 2 obj = Info()
obj.f1() #mro执行顺序:[Info Foo Bar A]
# 结果:
in Bar
in Info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