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定时器的使用

时间:2021-05-29 23:23:45

1、android中通常是使用AlarmManager来定时启动一个单次或重复多次操作的。具体的说就是我们通过AlarmManager设定一个时间和注册一个intent到系统中,然后在该时间到来时,系统为我们发送一个广播,即执行我们设定的Intent(要执行的操作),通常我们使用 PendingIntent来实现%26ldquo;要执行的操作%26rdquo;,PendingIntent可以理解为Intent的封装包,简单的说就是将来要执行的Intent操作。他们的区别是:在使用Intent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在执行startActivity、startService或sendBroadcast才能使Intent有用,而PendingIntent的话就是将这个动作包含在内,可以直接执行。

定义一个PendingIntent对象。

        // 启动service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stance, RecommendService.class);//新建一个可以执行当前context操作的Intent
intent.putExtra("userInfoBody", userInfoBody);
intent.putExtra("isDynamic", true);
intent.putExtra("content", comment);
if (!TextUtils.isEmpty(sayhiOrCollect)) {
intent.putExtra("sayhiOrCollect", sayhiOrCollect);
}
PendingIntent sender = PendingIntent.getService(instance, 1, intent, PendingIntent.FLAG_UPDATE_CURRENT);//第一个参数是context,第二个参数是区分不同intent的区别码,第三个参数是intent,第四个是发送了两个相同的
      //PendingIntent时如何处理数据和intent,具体见下面的参数介绍
        long firstTime = SystemClock.elapsedRealtime();
firstTime += 1 * 1000;

// Schedule the alarm! 16 * 60 * 1000
AlarmManager am = (AlarmManager) getSystemService(ALARM_SERVICE);
am.setRepeating(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_WAKEUP, firstTime, 10 * 60 * 1000, sender);//AlarmManager参数含义见下面的说明

%26nbsp;

注意:两个PendingIntent相同是指它们的operation一样, 且其它们的Intent的action, data, categories,%26nbsp;components和flags都一样。但是它们的Intent的Extra可以不一样。因此会出现intent携带的内容无法更新的问题,解决途径是设置%26nbsp;PendingIntent.FLAG_UPDATE_CURRENT

%26nbsp;

代码中getService()方法最后一个参数的主要常量有:

%26nbsp;

FLAG_CANCEL_CURRENT:如果当前系统中已经存在一个相同的PendingIntent对象,那么就将先将已有的PendingIntent取消,然后重新生成一个PendingIntent对象。FLAG_NO_CREATE:如果当前系统中不存在相同的PendingIntent对象,系统将不会创建该PendingIntent对象而是直接返回null。FLAG_ONE_SHOT:该PendingIntent只作用一次。在该PendingIntent对象通过send()方法触发过后,PendingIntent将自动调用cancel()进行销毁,那么如果你再调用send()方法的话,系统将会返回一个SendIntentException。FLAG_UPDATE_CURRENT:如果系统中有一个和你描述的PendingIntent对等的PendingInent,那么系统将使用该PendingIntent对象,但是会使用新的Intent来更新之前PendingIntent中的Intent对象数据,例如更新Intent中的Extras。

%26nbsp;

2、AlarmManager的常用方法有三个:

(1)set(int type,long startTime,PendingIntent pi);

该方法用于设置一次性闹钟,第一个参数表示闹钟类型,第二个参数表示闹钟执行时间,第三个参数表示闹钟响应动作。

(2)setRepeating(int type,long startTime,long intervalTime,PendingIntent pi);

该方法用于设置重复闹钟,第一个参数表示闹钟类型,第二个参数表示闹钟首次执行时间,第三个参数表示闹钟两次执行的间隔时间,第三个参数表示闹钟响应动作。

(3)setInexactRepeating(int type,long startTime,long intervalTime,PendingIntent pi);

该方法也用于设置重复闹钟,与第二个方法相似,不过其两个闹钟执行的间隔时间不是固定的而已。

3、三个方法各个参数详悉:

(1)int type: 闹钟的类型,常用的有5个值: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 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_WAKEUP、AlarmManager.RTC、 AlarmManager.RTC_WAKEUP、AlarmManager.POWER_OFF_WAKEUP。

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表示闹钟在手机睡眠状态下不可用,该状态下闹钟使用相对时间(相对于系统启动开始),状态值为3;

AlarmManager.ELAPSED_REALTIME_WAKEUP表示闹钟在睡眠状态下会唤醒系统并执行提示功能,该状态下闹钟也使用相对时间,状态值为2;

AlarmManager.RTC表示闹钟在睡眠状态下不可用,该状态下闹钟使用绝对时间,即当前系统时间,状态值为1;

AlarmManager.RTC_WAKEUP表示闹钟在睡眠状态下会唤醒系统并执行提示功能,该状态下闹钟使用绝对时间,状态值为0;

AlarmManager.POWER_OFF_WAKEUP表示闹钟在手机关机状态下也能正常进行提示功能,所以是5个状态中用的最多的状态之一,该状态下闹钟也是用绝对时间,状态值为4;不过本状态好像受SDK版本影响,某些版本并不支持;

(2)long startTime: 闹钟的第一次执行时间,以毫秒为单位,可以自定义时间,不过一般使用当前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本属性与第一个属性(type)密切相关,如果第一个参数对 应的闹钟使用的是相对时间(ELAPSED_REALTIME和ELAPSED_REALTIME_WAKEUP),那么本属性就得使用相对时间(相对于 系统启动时间来说),比如当前时间就表示为:SystemClock.elapsedRealtime();如果第一个参数对应的闹钟使用的是绝对时间 (RTC、RTC_WAKEUP、POWER_OFF_WAKEUP),那么本属性就得使用绝对时间,比如当前时间就表示 为:System.currentTimeMillis()。

(3)long intervalTime:对于后两个方法来说,存在本属性,表示两次闹钟执行的间隔时间,也是以毫秒为单位。

(4)PendingIntent pi: 绑定了闹钟的执行动作,比如发送一个广播、给出提示等等。PendingIntent是Intent的封装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通过启动服务来实现闹钟提 示的话,PendingIntent对象的获取就应该采用Pending.getService(Context c,int i,Intent intent,int j)方法;如果是通过广播来实现闹钟提示的话,PendingIntent对象的获取就应该采用 PendingIntent.getBroadcast(Context c,int i,Intent intent,int j)方法;如果是采用Activity的方式来实现闹钟提示的话,PendingIntent对象的获取就应该采用 PendingIntent.getActivity(Context c,int i,Intent intent,int j)方法。如果这三种方法错用了的话,虽然不会报错,但是看不到闹钟提示效果。

4.上面代码中

 RecommendService.class
类的具体内容:
public class RecommendService extends IntentServic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HandleIntent(Intent intent) {

}


}

该intentService的优势在于会按顺序执行被定时器多次启动的发送过来的intent的操作,并且耗时的intent操作不用在新建子线程,因为intentSevice已经为每个intent建立workThread。

%26nbsp;

%26nbsp;

参考文献: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10/23/11991_259460170.shtml

    http://1028826685.iteye.com/blog/1485800

%26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