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内容转载自:http://blog.csdn.net/lmj623565791/article/details/46596109
一、概述
对于MVP(Model View Presenter),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一二:“MVC的演化版本”,“让Model和View完全解耦”等等。本篇博文仅是为了做下记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帮助大家如何针对一个Activity页面去编写针对MVP风格的代码。
对于MVP,我的内心有一个问题:
为何这个模式出来后,就能被广大的Android的程序员接受呢?
问了些程序员,他们对于MVP的普遍的认识是:“代码很清晰,不过增加了很多类”。我在第一次看到MVP的时候,看了一个demo,看完以后觉得非常nice(但是回过头来,自己想个例子写,就头疼写不出来,当然这在后文会说)。nice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模式的确让代码的清晰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那么,提升一般都是对比出来的,回顾下,没有应用MVP的代码结构。很多人说明显是MVC么:
View:对应于布局文件
Model:业务逻辑和实体模型
Controllor:对应于Activity
看起来的确像那么回事,但是细细的想想这个View对应于布局文件,其实能做的事情特别少,实际上关于该布局文件中的数据绑定的操作,事件处理的代码都在Activity中,造成了Activity既像View又像Controller(当然了Data-Binder的出现,可能会让View更像View吧)。这可能也就是为何,在该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
Most of the modern Android applications just use View-Model architecture,everything is connected with Activity.
而当将架构改为MVP以后,Presenter的出现,将Actvity视为View层,Presenter负责完成View层与Model层的交互。现在是这样的:
View 对应于Activity,负责View的绘制以及与用户交互
Model 依然是业务逻辑和实体模型
Presenter 负责完成View于Model间的交互
ok,先简单了解下,文中会有例子到时候可以直观的感受下。
小总结下,也就是说,之所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是因为这次的跳跃是从并不标准的MVC到MVP的一个转变,减少了Activity的职责,简化了Activity中的代码,将复杂的逻辑代码提取到了Presenter中进行处理。与之对应的好处就是,耦合度更低,更方便的进行测试。借用两张图(出自:该文),代表上述的转变:
转换为:
二、MVP 与 MVC 区别
ok,上面说了一堆理论,下面我们还是需要看一看MVC与MVP的一个区别,请看下图(来自:本文):
其实最明显的区别就是,MVC中是允许Model和View进行交互的,而MVP中很明显,Model与View之间的交互由Presenter完成。还有一点就是Presenter与View之间的交互是通过接口的(代码中会体现)。
还有一堆概念性的东西,以及优点就略了,有兴趣自行百度。下面还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需求来展示如何编写MVP的demo。
三、MyMvp demo
效果图:
我们来看一下项目的结构:
我自己还没看透,以下我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自己研究研究。
实例转载自:http://www.jianshu.com/p/14283d8d3a60
[点击我下载demo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uniquemei/9561058)